具有全向抗冲击能力的抛投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349822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4 18: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全向抗冲击能力的抛投机器人,涉及机器人领域,包括:抛投机器人的承载平台,其中包含电机和控制系统,电机通过齿轮和棘轮与一种能把旋转运动转变为直线运动的单向槽相连,通过单向槽间接控制轮毂的伸展,当轮毂收缩时,抛投机器人呈球状,提高其全向抗冲击能力;当轮毂伸展时,抛投机器人呈哑铃状,从而增强了机器人的运动能力;轮毂与电机通过非接触式的磁力齿轮相连,不仅隔绝了碰撞传导给电机的冲击力,还使电机拥有过载保护的功能,使机器人拥有更强的抗冲击能力。使机器人拥有更强的抗冲击能力。使机器人拥有更强的抗冲击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全向抗冲击能力的抛投机器人


[000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全向抗冲击能力的抛投机器人,涉及机器人领域。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抛投机器人主要有两类:一类主要包括两轮哑铃结构、球形结构。该类机器人结构紧凑、质量轻、便于手持抛掷,但机动性、复杂地面的通过性能较差,且由于自身体积小,携带能源有限,机器人的续航时间和无线通信距离较短。另一类采用与常见的四轮式、履带式移动平台相同的结构,但体积明显增大且抗跌落冲击性减小。相对于第一类机器人而言,第二类机器人略重,但仍可人工抛掷,其机动性、负载能力、越障性能提高。这两种类型的抛投式机器人可由操作者抛至工作环境,并在一定范围内运动,可完成指定的探测或救援任务。
[0003]对于抛投探测机器人来讲,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在质量与体积,越障性能与抗冲击性能之间平衡。因此,抛投探测机器人在越障、携带与抛投等方面性能需要综合考虑。现阶段的主流的抛投机器人多是人力手工抛投,抛投的高度和距离有限。用无人机抛投的机器人抛投高度一般不超过20m。而且越抗冲击的抛投机器人其机构越简单,越简单的机构其越障能力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全向抗冲击能力的抛投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缓冲外壳(1)和磁力齿轮组(3),缓冲外壳(1)内设置有C60轮毂(2),所述C60轮毂(2)向外与缓冲外壳(1)相胶接,向内与滚动轴承(24)相接,滚动轴承(24)与伸缩机构(4)连接;所述磁力齿轮组(3)由一对定子(20)、内转子(21)和外转子(22)组成,内转子(21)和定子(20)与伸缩机构外壳(23)相连,使之能和伸缩机构(4)一起伸缩,外转子(22)与C60轮毂(2)相连,从而使磁力齿轮组(3)能随伸缩机构(4)一起做伸缩运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全向抗冲击能力的抛投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机构(4)通过中空轴(28)与齿轮组(5)连接,所述齿轮组(5)包括两个外啮合的主动轮和从动轮,主动轮与电机(9)连接,从动轮通过中空轴(28)与伸缩机构(4)、磁力齿轮组(3)相接,把电机(9)的动力传输到C60轮毂(2)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全向抗冲击能力的抛投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机构(4)包括第一卡扣(12),第一卡扣(12)下有第二卡扣(13),轮毂(2)两边的卡扣之间具有弹簧装置(14),当抛投机器人收缩时,第一卡扣(12)与第二卡扣(13)相扣,弹簧装置(14)储能,当第二卡扣(13)下降至第一卡扣(12)未相扣时,弹簧装置(14)释放能量,伸缩机构舒展。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具有全向抗冲击能力的抛投机器人,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子建许懿董洋洋王永滨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