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流盘及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339289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4 17: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集流盘及电池,集流盘包括:集流盘本体,所述集流盘本体具有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适于与电池的极柱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适于与所述电池的极耳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厚度和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厚度不同。由此,通过设置第一连接部的厚度和集流盘的第二连接部的厚度不同,使得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能够分别满足不同的固定连接要求,从而避免集流盘与极柱、极耳之间出现连接异常的现象,提高集流盘与极柱、极耳之间的连接可靠性,保证集流盘与极柱、极耳之间的电连接稳定性,进而提高电池的生产合格率降及生产效率。降及生产效率。降及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集流盘及电池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集流盘及具有该集流盘的电池。

技术介绍

[0002]相关技术中,由于现有集流盘的不同区域厚度相同,致使集流盘不能同时满足与极柱、极耳的焊接需求,使得集流盘固定连接于电池的极柱和极耳时,集流盘与极柱之间易出现虚焊、拉力不够、残留不足、集流盘变形、撕裂等连接异常的现象,集流盘与极耳之间易出现虚焊、焊穿、短路等连接异常的现象,从而降低集流盘与极柱、极耳之间的连接可靠性,进而降低了电池的生产合格率及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集流盘,避免集流盘与极柱、极耳之间出现连接异常的现象,提高集流盘与极柱、极耳之间的连接可靠性。
[0004]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地提出了一种电池。
[000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集流盘,包括:
[0006]集流盘本体,所述集流盘本体具有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适于与电池的极柱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适于与所述电池的极耳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厚度和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厚度不同。
[000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集流盘,通过设置第一连接部的厚度和第二连接部的厚度不同,使得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能够分别满足与极柱、极耳的连接要求,从而避免集流盘与极柱、极耳之间出现连接异常的现象,提高集流盘与极柱、极耳之间的连接可靠性,保证集流盘与极柱、极耳之间的电连接稳定性,进而提高电池的生产合格率及生产效率。
[0008]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厚度。
[0009]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厚度为A,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厚度为B,满足关系式:0.1mm≤A≤0.4mm,0.1mm≤B≤0.4mm。
[0010]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示例中,A为0.3mm,B为0.4mm。
[0011]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沿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周向,所述第二连接部围绕所述第一连接部设置。
[0012]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间形成有间隙。
[0013]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间隙围绕所述第一连接部设置。
[0014]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间隙为弧形。
[0015]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一体成型。
[001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电池,包括上述的集流盘,
[0017]本专利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18]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0019]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集流盘的结构示意图。
[0020]附图标记:
[0021]集流盘100;
[0022]集流盘本体10;第一连接部11;第二连接部12;间隙13。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24]下面参考图1描述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集流盘100,该集流盘100可以应用于电池,但本专利技术不限于此,集流盘100可以应用于其他需要设置集流盘100的设备上,本申请以集流盘100应用于电池为例进行说明。
[0025]如图1所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集流盘100,集流盘100包括:集流盘本体10,集流盘本体10可以为“圆形”或“方形”等形状的片状结构。集流盘本体10具有第一连接部11和第二连接部12,第一连接部11和第二连接部12连接。第一连接部11适于与电池的极柱固定连接,第二连接部12适于与电池的极耳固定连接,例如:第一连接部11适于与电池的极柱焊接连接,第二连接部12适于与电池的极耳焊接连接,第一连接部11的厚度和第二连接部12的厚度不同。
[0026]具体地,第一连接部11与电池的极柱可以采用超声扭矩焊的焊接方式固定连接,第二连接部12与电池的极耳可以采用激光焊的焊接方式固定连接,从而实现将集流盘100固定连接于极柱和极耳之间的效果,进而实现极柱与极耳电连接的效果。进一步地,第一连接部11与电池的极柱固定连接时,焊接设备的焊头将第一连接部11压在电池的极柱上,同时焊接设备发出超声波,利用超声共振的原理,焊接设备的焊头带动第一连接部11进行高频扭转,第一连接部11与焊接设备的焊头之间的接触面发热熔化,焊接设备的焊头继续施压,使第一连接部11与电池的极柱固定连接。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连接部11和电池的极柱固定连接时,通常需要将焊接设备的焊头穿过电池的卷芯的中心孔,实现第一连接部11与电池的极柱之间的固定连接,由于现有的焊接设备的焊头结构用于焊接的材料有限,故第一连接部11的厚度越薄,第一连接部11与电池的极柱固定连接的效果越好。
[0027]进一步地,第二连接部12与电池的极耳固定连接时,焊接设备发出的激光作用在第二连接部12,第二连接部12吸收激光能量,使得第二连接部12熔融汽化,且形成一定深度的匙孔,同时,激光穿过匙孔并作用在极耳上,同理形成新的匙孔,当激光停止后,匙孔内的金属溶液和蒸汽迅速冷却凝固,使第二连接部12与电池的极耳固定连接。需要说明的是,第二连接部12与电池的极耳固定连接时,如果第二连接部12的厚度太薄,容易造成第二连接部12出现焊穿、甚至镭射到极片出现短路的危险,如果第二连接部12的厚度太厚,容易造成虚焊的危险。因此,第一连接部11与电池的极柱的固定连接方式、第二连接部12与电池的极耳固定连接方式不同,第一连接部11和第二连接部12的厚度要求也有所不同。
[0028]由此,通过使第一连接部11的厚度和第二连接部12的厚度不同,合理选择设置第一连接部11的厚度以及第二连接部12的厚度,能够使第一连接部11的厚度满足第一连接部11与极柱的焊接要求,也能够使第二连接部12的厚度满足第二连接部12与极耳的焊接要求,使得第一连接部11和第二连接部12能够分别满足与极柱、极耳的连接要求,从而避免集流盘100与极柱、极耳之间出现连接异常的现象,提高集流盘100与极柱、极耳之间的连接可靠性,保证集流盘100与极柱、极耳之间的电连接稳定性,进而提高电池的生产合格率及生产效率。
[0029]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第一连接部11的厚度小于第二连接部12的厚度。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以第一连接部11与电池的极柱采用超声扭矩焊的焊接方式固定连接、第二连接部12与电池的极耳采用激光焊的焊接方式固定连接为例进行说明,但本申请不限于此,第一连接部11和电池的极柱、第二连接部12和电池的极耳均可以采用其他方式的固定连接方式进行固定连接。通过使第一连接部11的厚度小于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流盘,其特征在于,包括:集流盘本体,所述集流盘本体具有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适于与电池的极柱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适于与所述电池的极耳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厚度和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厚度不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流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厚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流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厚度为A,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厚度为B,满足关系式:0.1mm≤A≤0.4mm,0.1mm≤B≤0.4mm。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集流盘,其特征在于,A为0.3mm,B为0.4mm。5.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鲁力伟霍林锋韩嘉豪周德华仲亮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小鹏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