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盖板及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331310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4 17: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电池结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电池盖板及电池。其中电池盖板包括盖板本体、转接件和绝缘件。转接件沿第一方向的两侧中的至少一侧设有极耳转接片,转接件具有沿第二方向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垂直,绝缘件夹设于盖板本体与转接件的第一端之间,绝缘件设有第一夹持部,转接件的第二端设有第二夹持部,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均位于转接件背离电池电芯的一侧。在对极耳转接片进行折弯操作时,可利用固定夹具分别夹住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从而对转接件起到支撑和固定的作用,使得转接件在极耳转接片进行弯折时,不会因受力而发生变形,从而避免了因为转接件变形而对电芯造成损坏。接件变形而对电芯造成损坏。接件变形而对电芯造成损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盖板及电池


[0001]本技术涉及电池结构
,尤其涉及一种电池盖板及电池。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方壳电池被广泛地应用于为高功率的装置提供动力,例如电动车辆等。
[0003]方壳电池一般包括盖板、壳体及容纳于壳体内部的电芯组成,壳体和盖板经过焊接形成密闭壳体,盖板主要包括正极极柱、负极极柱、防爆阀、注液孔、转接板和用于绝缘的塑胶层。
[0004]为了进一步提高方壳电池的能量密度,需要将转接片的“耳朵”进行弯折,以减小转接片占用方壳电池内部的体积,从而提升能量密度。但弯折时,转接片在较大的作用力下会发生变形,从而导致对电芯造成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盖板及电池,能够避免转接件在弯折极耳转接片时发生变形。
[0006]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7]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池盖板,包括:
[0008]盖板本体;
[0009]绝缘件和转接件,所述转接件沿第一方向的两侧中的至少一侧设有极耳转接片,所述转接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电池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盖板包括:盖板本体(1);绝缘件(2)和转接件(3),所述转接件(3)沿第一方向的两侧中的至少一侧设有极耳转接片(31),所述转接件(3)具有沿第二方向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所述绝缘件(2)夹设于所述盖板本体(1)与所述转接件(3)的所述第一端之间,所述绝缘件(2)设有第一夹持部(21),所述转接件(3)的所述第二端设有第二夹持部(32),所述第一夹持部(21)和所述第二夹持部(32)均位于所述转接件(3)背离电池电芯的一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部(21)的一端与所述绝缘件(2)连接,另一端沿所述第二方向自所述第一端向所述第二端延伸;所述第二夹持部(32)为L形结构,所述第二夹持部(32)的L形结构的一端连接于所述转接件(3)的端部,另一端沿所述第二方向自所述第二端向所述第一端延伸。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件(3)包括夹紧板(33)和折弯板(34),所述绝缘件(2)夹设于所述盖板本体(1)与所述夹紧板(33)之间,所述折弯板(34)的一端与所述夹紧板(33)连接并形成L形结构,所述折弯板(34)的另一端设有所述第二夹持部(3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夹持部(32)包括连接部(321)和固定部(322),所述连接部(321)的一端与所述折弯板(34)连接,所述连接部(321)的另一端与所述固定部(322)连接,所述固定部(322)的另一端沿所述第二方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峥王家兴冯玉川陈凯何泓材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清陶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