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过滤适配器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288075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3 09:59
本申请涉及碳纤维复合材料制备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过滤适配器及其制备方法。一种过滤适配器,包括进气管和出气管,进气管包括第一进气管和第二进气管,第一进气管的一端与第二进气管的一端固定连接且一体成型,第二进气管的外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均与第二进气管连通,第一连接管内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螺母,第一连接管与第一连接螺母一体成型,第二连接管内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螺母,第二连接管与第二连接螺母一体成型;其制备方法为:采用过滤适配器专用模具制备过滤适配器,合膜后,充气加压加热;脱膜,然后进行打磨,制得过滤适配器,其具有提高过滤适配器与连接螺母的连接强度的优点。连接强度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过滤适配器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碳纤维复合材料制备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过滤适配器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过滤适配器是用于汽车发动系统的一个部件,其工作环境为高温高压环境,所以对于其材质的强度有一定要求,而其主要材质为金属材质、塑料材质等。
[0003]过滤适配器与其他配件的连接,是通过在过滤适配器上安装连接螺母,通过连接螺母与其他配件固定连接。但是金属材质或塑料材质的连接螺母,都是在过滤适配器成型之后,再安装上去的。但是后安装上去的连接螺母与过滤适配器的连接强度较低,在长时间使用后,连接螺母与过滤适配器之间的连接强度会降低,使得过滤适配器与其他配件的连接强度降低。而这样会导致过滤的气体发生泄漏,汽车的发动系统产生故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提高过滤适配器与连接螺母的连接强度,本申请提供一种过滤适配器及其制备方法。
[0005]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过滤适配器,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过滤适配器,包括进气管和出气管,所述进气管包括第一进气管和第二进气管,所述第一进气管的一端与第二进气管的一端固定连接且一体成型,所述第二进气管远离第一进气管的一端与所述出气管固定连接且一体成型,所述第二进气管的外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和所述第二连接管均与所述第二进气管连通,所述第一连接管内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螺母,所述第一连接管与所述第一连接螺母一体成型,所述第二连接管内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螺母,所述第二连接管与所述第二连接螺母一体成型。
[000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使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均与连接螺母固定连接且一体成型,连接螺母与过滤适配器之间的连接强度高,使得过滤适配器的质量更高,并且无需后期在将连接螺母安装在过滤适配器,只需一次性成型即可,加快了过滤适配器的生产效率。
[0007]优选的,所述第一进气管与第二进气管之间呈夹角设置且连接处呈弧形,所述第一进气管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二进气管的内径,所述第一进气管远离第二进气管的一端至第二进气管朝向出气管的一端的内径逐渐减小。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第一进气管的进气端和第二进气管的出气端由大至小,使得气体更易收集和输送。
[0009]优选的,所述进气管、出气管、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的内部组成的碳纤维组织层间结构相同;以进气管为例,所述进气管包括上层经纬编树脂浸渍碳纤维布、下层经纬编树脂浸渍碳纤维布、0
°
树脂浸渍碳纤维布、90
°
树脂浸渍碳纤维布;所述0
°
树脂浸渍碳纤维
布一体形成于上层经纬编树脂浸渍碳纤维布、下层经纬编树脂浸渍碳纤维布之间;所述90
°
树脂浸渍碳纤维布一体形成于0
°
树脂浸渍碳纤维布、下层经纬编树脂浸渍碳纤维布之间。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提高过滤适配器的力学强度、耐腐蚀性、耐高温性,并且过滤适配器整体质量较轻,更便于安装与拆卸。
[0011]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过滤适配器的制备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过滤适配器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采用过滤适配器专用模具制备过滤适配器,使进气管、出气管、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一体成型,所述专用模具包括上模具和下模具,在所述上模具和所述下模具上均依次铺设上层经纬编树脂浸渍碳纤维布、下层经纬编树脂浸渍碳纤维布、0
°
树脂浸渍碳纤维布、90
°
树脂浸渍碳纤维布、连接螺母,合膜后,对专用模具充气加压,并进行加热;步骤2:加压加热成型后,脱膜,然后进行打磨,制得过滤适配器。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专用模具去制备过滤适配器,通过上模具和下模具互相配合,将上层经纬编树脂浸渍碳纤维布、下层经纬编树脂浸渍碳纤维布、0
°
树脂浸渍碳纤维布、90
°
树脂浸渍碳纤维布依次铺设,并且还铺设连接螺母,使得连接螺母能够与碳纤维布一同在模具内成型,并且使碳纤维布将连接螺母包裹,使连接螺母被保护起来,使得连接螺母能够与过滤适配器的连接强度较高,还防止连接螺母被腐蚀,并且减去了安装连接螺母的步骤。
[0013]优选的,所述专用模具包括上模具和下模具,所述上模具上依次开设有加压进气上腔、第一进气管上腔、第二进气管上腔、出气管上腔、第一连接管上腔、第二连接管上腔,所述第一进气管上腔、第二进气管上腔、出气管上腔、第一连接管上腔、第二连接管上腔的连接方式与所述第一进气管、第二进气管、出气管、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的连接方式相同且均相互连通;所述第一进气管上腔远离所述第二进气管上腔的一端面为四分之一球面形,所述加压进气上腔为半圆柱形,所述加压进气上腔垂直设置于第二进气管上腔的端面且与位于第二进气管上腔端面的中间位置;所述出气管上腔远离所述第二进气管上腔的一端面为四分之一球面形。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进气管上腔和出气管上腔的端面均呈四分之一球面形,使得在第一进气管上腔和出气管上腔成型时,在模具内能够留有足够的空间,使得过滤适配器更好的成型。
[0015]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管上腔的底壁上开设有第一半圆柱上腔、第二半圆柱上腔和第三连接上腔,所述第三连接上腔与所述第二进气管上腔连通,所述第二半圆柱上腔位于第一半圆柱上腔和第三连接上腔之间,所述第一连接管上腔的底壁呈倾斜设置且所述第三连接上腔高于所述第一半圆柱上腔和第二半圆柱上腔;所述第二半圆柱上腔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一半圆柱上腔的内径;所述第二连接管上腔包括第四半圆柱上腔、第五半圆柱上腔和第六连接上腔,所述第六连接上腔与所述第二进气管上腔连通,所述第五半圆柱上腔位于第四半圆柱上腔和第六连接上腔之间,所述第五半圆柱上腔的内径大于所述第四半圆柱上腔的内径。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第一连接管上腔分为第一半圆柱上腔、第二半圆柱上腔和第三连接上腔,第二半圆柱腔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一半圆柱内腔的内径,使得连接螺母能够很好的卡入第一连接管内,并且第三连接上腔能够使加压空气进入第一连接管上腔,
使得碳纤维布使连接螺母紧密连接。
[0017]优选的,所述下模具上依次开设有加压进气下腔、第一进气管下腔、第二进气管下腔、出气管下腔、第一连接管下块、第二连接管下腔,所述第一进气管下腔、第二进气管下腔、出气管下腔、第一连接管下块、第二连接管下腔的连接方式与所述第一进气管、第二进气管、出气管、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的连接方式相同且均相互连通,所述第一连接管下块可插入所述第一连接管上腔内;所述第一进气管下腔远离所述第二进气管下腔的一端面为四分之一球面形,所述加压进气下腔为半圆柱形,所述加压进气下腔垂直设置于第二进气管下腔的端面且与位于第二进气管下腔端面的中间位置;所述出气管下腔远离所述第二进气管下腔的一端面为四分之一球面形。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下模具与上模具相互配合,开的腔彼此对应,使得过滤适配器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过滤适配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气管(1)和出气管(2),所述进气管(1)包括第一进气管(11)和第二进气管(12),所述第一进气管(11)的一端与第二进气管(12)的一端固定连接且一体成型,所述第二进气管(12)远离第一进气管(11)的一端与所述出气管(2)固定连接且一体成型,所述第二进气管(12)的外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管(3)和第二连接管(4),所述第一连接管(3)和所述第二连接管(4)均与所述第二进气管(12)连通,所述第一连接管(3)内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螺母(31),所述第一连接管(3)与所述第一连接螺母(31)一体成型,所述第二连接管(4)内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螺母(41),所述第二连接管(4)与所述第二连接螺母(41)一体成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过滤适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气管(11)与第二进气管(12)之间呈夹角设置且连接处呈弧形,所述第一进气管(11)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二进气管(12)的内径,所述第一进气管(11)远离第二进气管(12)的一端至第二进气管(12)朝向出气管(2)的一端的内径逐渐减小。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过滤适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1)、出气管(2)、第一连接管(3)、第二连接管(4)的内部组成的碳纤维组织层间结构相同;以进气管(1)为例,所述进气管(1)包括上层经纬编树脂浸渍碳纤维布(01)、下层经纬编树脂浸渍碳纤维布(02)、0
°
树脂浸渍碳纤维布(03)、90
°
树脂浸渍碳纤维布(04);所述0
°
树脂浸渍碳纤维布(03)一体形成于上层经纬编树脂浸渍碳纤维布(01)、下层经纬编树脂浸渍碳纤维布(02)之间;所述90
°
树脂浸渍碳纤维布(04)一体形成于0
°
树脂浸渍碳纤维布(03)、下层经纬编树脂浸渍碳纤维布(02)之间。4.权利要求1

3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过滤适配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采用过滤适配器专用模具制备过滤适配器,使进气管(1)、出气管(2)、第一连接管(3)、第二连接管(4)一体成型,所述专用模具包括上模具(5)和下模具(6),在所述上模具(5)和所述下模具(6)上均依次铺设上层经纬编树脂浸渍碳纤维布(01)、下层经纬编树脂浸渍碳纤维布(02)、0
°
树脂浸渍碳纤维布(03)、90
°
树脂浸渍碳纤维布(04)、连接螺母,合膜后,对专用模具充气加压,并进行加热;步骤2:加压加热成型后,脱膜,然后进行打磨,制得过滤适配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过滤适配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专用模具包括上模具(5)和下模具(6),所述上模具(5)上依次开设有加压进气上腔(50)、第一进气管上腔(51)、第二进气管上腔(52)、出气管上腔(53)、第一连接管上腔(54)、第二连接管上腔(55),所述第一进气管上腔(51)、第二进气管上腔(52)、出气管上腔(53)、第一连接管上腔(54)、第二连接管上腔(55)的连接方式与所述第一进气管(11)、第二进气管(12)、出气管(2)、第一连接管(3)、第二连接管(4)的连接方式相同且均相互连通;所述第一进气管上腔(51)远离所述第二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路帆刘博
申请(专利权)人:嘉兴翔翌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