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锻造快速定位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285888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3 09: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锻造快速定位模具,涉及模具技术领域,旨在解决现有的锻造快速定位模具在制造完后,需要将产品从模具中取出,但产品往往与模具紧密贴合,通过外界的力度进行取件,往往会伤到产品本身,从而影响产品的质量;当产品锻造完毕后,在第一电机的带动下,第一齿轮带动第二齿轮旋转,从而第二转杆上的第三锥形齿轮带动预与之啮合的第二锥形齿轮和第一转杆旋转,另一组第二锥形齿轮通过第一锥形齿轮带动齿条,使内板向外移动,取消与第二凹槽内产品的贴合状态,同时在辅助机构的帮助下,向产品的底面吹出气体,使其产生的推力作用在产品的底部,使产品在不受外界的干扰的情况下,进行脱模,避免伤害到产品,从而造成的质量影响。质量影响。质量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锻造快速定位模具


[0001]本技术涉及模具
,具体为一种锻造快速定位模具。

技术介绍

[0002]模具,工业生产上用以注塑、吹塑、挤出、压铸或锻压成型、冶炼、冲压等方法得到所需产品的各种模子和工具,简而言之,模具是用来制作成型物品的工具,这种工具由各种零件构成,不同的模具由不同的零件构成,它主要通过所成型材料物理状态的改变来实现物品外形的加工,素有“工业之母”的称号。
[0003]锻造是一种利用锻压机械对金属坯料施加压力,使其产生塑性变形以获得具有一定机械性能、一定形状和尺寸锻件的加工方法,锻压(锻造与冲压) 的两大组成部分之一。通过锻造能消除金属在冶炼过程中产生的铸态疏松等缺陷,优化微观组织结构,同时由于保存了完整的金属流线,锻件的机械性能一般优于同样材料的铸件。相关机械中负载高、工作条件严峻的重要零件,除形状较简单的可用轧制的板材、型材或焊接件外,多采用锻件。
[0004]现有的锻造快速定位模具在制造完成后往往需要将锻造好的产品从模具中取出,但产品往往与模具紧密贴合,通过外界的力度进行取件,往往会伤到产品本身,从而影响产品的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鉴于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锻造快速定位模具,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底盘,所述底盘内设有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内设有微型处理器,所述底盘上设有支柱,所述支柱设有两组、左右对称设置,所述支柱的顶面设有伸缩柱,所述伸缩柱的顶面设有顶板,所述顶板的底面中部设有伸缩气缸,所述伸缩气缸的底端设有上压模,所述支柱的相向面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为“凸”字形,所述第一凹槽内竖直设有升降杆,所述升降杆上滑动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一端凸出第一凹槽、且相向面通过模具连接,所述第一凹槽内的所述连接块与所述第一凹槽的地面之间压装有缓冲弹簧,所述缓冲弹簧滑动连接在所述升降杆上;通过缓冲弹簧为连接块提供一个缓冲的作用;所述模具顶面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有内板,所述内板共两组左右对称设置,所述模具内设有“凹”字形的空腔,所述空腔的竖端相向面连通所述第二凹槽,所述内板的相反面设有齿条,所述齿条突入所述空腔内,所述空腔的内壁、齿条的下方设有一号杆,所述一号杆的两端前后连接所述空腔的内壁,所述一号杆上转动连接有第一锥形齿轮,所述第一锥形齿轮的外壁设有齿牙,所述齿牙与所述齿条之间相互啮合,所述第一锥形齿轮的下方设有第一转杆,所述第一转杆的底端与所述空腔内地面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杆上设有第二锥形齿轮;通过第一锥形齿轮的外壁设有齿牙,使其可以同时与齿条和第二锥形齿轮同时啮合,起到联动的作用;所述第二锥形齿轮共两组、一组设在所述第一转杆的顶端与所述第一锥形齿轮之间相互啮合,另一组所述第二锥形齿轮设在所述第一转杆的中端靠下处,所述空腔的横段内底面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共两组、左右对称设置,所述支撑
板上设有左右互通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内转动连接有第二转杆;通过支撑板为第二转杆起到一个支撑的作用;所述第二转杆的两端面均设有第三锥形齿轮,所述第三锥形齿轮与所述第二锥形齿轮之间相互啮合,所述第二转杆的中部设有第一齿轮,所述空腔的中部设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驱动轴上设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第一齿轮之间相互啮合,所述空腔下方设有二号空腔,所述二号空腔内设有辅助机构,所述辅助机构穿过所述空腔连通所述第二凹槽;所述微型处理器与所述伸缩柱、第一电机、伸缩气缸之间相互啮合。
[0006]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模具的外壁设有凸块,所述凸块共两组、左右对称设置,所述凸块包括上块和下块,所述上块与下块之间对称设置,所述连接块滑动连接在所述上块和所述下块之间,且所述上块、下块、连接块之间设有尺寸相同、位置相对应的螺纹孔,所述螺纹孔之间通过螺栓连接,通过采用螺栓连接,便于使用人员进行拆卸维护。
[000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辅助机构包括第二电机、主动齿轮、从动齿轮、连接带、升降件、底板,所述二号空腔的内底面设有所述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驱动轴上设有所述主动齿轮,所述二号空腔的内顶面转动连接有所述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共两组、左右对称设置,所述从动齿轮的内壁设有螺纹段,所述从动齿轮通过所述连接带与所述主动齿轮相连;通过连接带主动齿轮可以控制从动齿轮在二号空腔内顶面进行旋转,从而通过升降件控制底板进行升降,以实现将第三凹槽内的气体挤出,作用在产品底部,便于取出;所述二号空腔与所述空腔之间设有二号通孔,所述第二凹槽的内底面设有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凹槽内滑动连接有所述底板,且所述第三凹槽通过第三通孔连通所述空腔,所述第三通孔与第二通孔之间通过升降件连接,所述升降件还包括上部和下部,所述上部为“凹”形件,所述下部为螺纹柱,所述上部滑动连接在所述第三通孔、且与所述底板底面相连、且所述第二转杆处于所述上部的横段上方;通过第二转杆在上部的顶面,使其在使用的过程中,不会使二者之间起到冲突;所述下部穿过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螺纹段之间螺纹连接。
[000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三凹槽的厚度大于所述底板的厚度,留的气体空间,以便于可以将气体挤出完成辅助脱离的效果。
[000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底板上设有气孔,所述气孔设有多组。
[001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气孔的切面为梯形,通过气孔切面为梯形,使气体被挤压使可以拥有较大的冲力。
[0011]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模具包括上模、下模、底模板,所述上模、下模、底模板之间采用可拆卸连接,通过可拆卸连接便于使用人员对内部进行维护。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当产品锻造完毕后,在第一电机的带动下,第一齿轮带动第二齿轮旋转,从而第二转杆上的第三锥形齿轮带动预与之啮合的第二锥形齿轮和第一转杆旋转,另一组第二锥形齿轮通过第一锥形齿轮带动齿条,使内板向外移动,取消与第二凹槽内产品的贴合状态,同时在辅助机构的帮助下,向产品的底面吹出气体,使其产生的推力作用在产品的底部,使产品在不受外界的干扰的情况下,快速与模具进行分离,避免了伤害到产品本身,从而造成的质量影响,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001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0014]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的模具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的第一锥形齿轮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技术的模具侧面结构示意图;
[0018]图5为本技术的模具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6为本技术的模具分离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底盘;2、支柱;3、伸缩柱;4、顶板;5、伸缩气缸;6、上压模;7、模具;71、上模;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锻造快速定位模具,包括底盘(1),所述底盘(1)内设有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内设有微型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1)上设有支柱(2),所述支柱(2)设有两组、左右对称设置,所述支柱(2)的顶面设有伸缩柱(3),所述伸缩柱(3)的顶面设有顶板(4),所述顶板(4)的底面中部设有伸缩气缸(5),所述伸缩气缸(5)的底端设有上压模(6),所述支柱(2)的相向面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为“凸”字形,所述第一凹槽内竖直设有升降杆(10),所述升降杆(10)上滑动连接有连接块(9),所述连接块(9)的一端凸出第一凹槽、且相向面通过模具(7)连接,所述第一凹槽内的所述连接块(9)与所述第一凹槽的地面之间压装有缓冲弹簧(11),所述缓冲弹簧(11)滑动连接在所述升降杆(10)上;所述模具(7)顶面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有内板(12),所述内板(12)共两组左右对称设置,所述模具(7)内设有“凹”字形的空腔,所述空腔的竖端相向面连通所述第二凹槽,所述内板(12)的相反面设有齿条(13),所述齿条(13)突入所述空腔内,所述空腔的内壁、齿条(13)的下方设有一号杆,所述一号杆的两端前后连接所述空腔的内壁,所述一号杆上转动连接有第一锥形齿轮(14),所述第一锥形齿轮(14)的外壁设有齿牙,所述齿牙与所述齿条(13)之间相互啮合,所述第一锥形齿轮(14)的下方设有第一转杆(16),所述第一转杆(16)的底端与所述空腔内地面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杆(16)上设有第二锥形齿轮(15),所述第二锥形齿轮(15)共两组、一组设在所述第一转杆(16)的顶端与所述第一锥形齿轮(14)之间相互啮合,另一组所述第二锥形齿轮(15)设在所述第一转杆(16)的中端靠下处,所述空腔的横段内底面设有支撑板(19),所述支撑板(19)共两组、左右对称设置,所述支撑板(19)上设有左右互通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内转动连接有第二转杆(17),所述第二转杆(17)的两端面均设有第三锥形齿轮(18),所述第三锥形齿轮(18)与所述第二锥形齿轮(15)之间相互啮合,所述第二转杆(17)的中部设有第一齿轮(20),所述空腔的中部设有第一电机(21),所述第一电机(21)的驱动轴上设有第二齿轮(22),所述第二齿轮(22)与所述第一齿轮(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丽姜高星姜高祥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沃威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