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车辆电池包的连接支架及车辆电池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245288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07 09: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车辆电池包的连接支架,所述连接支架包括一体设置的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和位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之间的支撑部,所述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分别布置于彼此平行的不同平面,以将车辆电池包连接至车辆元件,所述第二连接部设置有紧固件附接部,所述紧固件附接部适于紧固件的预固定,其中,所述支撑部和/或所述紧固件附接部设置有溃缩结构,所述溃缩结构在车辆发生碰撞时溃缩形变。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车辆电池包,包括电池包壳体和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连接支架。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连接支架在保证连接强度的同时,提供了针对车辆经受撞击时的溃缩形变,保护了与连接支架连接的各个部件。护了与连接支架连接的各个部件。护了与连接支架连接的各个部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车辆电池包的连接支架及车辆电池包


[0001]本专利技术总的涉及车辆零部件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电池包的连接支架,以及一种包括该连接支架的车辆电池包。

技术介绍

[0002]现有设计中,混合动力电动汽车(HEV)、纯电动汽车(BEV)等新能源车辆通过电池包供能,电池模组设置在电池包壳体内。通常,电池包通过电池包壳体连接至车辆的下车体,除了在电池包壳体的两侧设置连接结构,在电池包壳体的顶部且大致中部的位置还设置有连接支架,该连接支架用于保证电池包壳体与车辆下车体之间的连接稳定性,并且能够避免由于电池包重量的原因而使电池包壳体发生变形。
[0003]如图1至图3所示,车辆电池包10包括电池包壳体11,电池包壳体11通过其两侧设置的主连接梁111与一车辆元件(例如图3所示的车辆的下车体20)连接。两个连接支架113设置在电池包壳体11的顶盖112的大致中部的区域,该连接支架113上设置有螺栓114,该螺栓114与下车体20一侧的螺母115接合,以将车辆电池包10的大致中部区域连接至车辆的下车体20,进一步保证车辆电池包10的安装稳定性。然而,这种连接支架113的刚性过大,如图3所示,在车辆受到如箭头P所示的横向方向的撞击时,连接支架113连同紧固件114在车辆的下车体20上产生了突发的剪切力,这种剪切力会破坏车辆的下车体20,带来维修费用高、维修困难等问题。
[0004]该
技术介绍
部分中描述的内容不因在
技术介绍
部分中被提及或与
技术介绍
相关联而被认为是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出一种连接支架,该连接支架用于车辆电池包,既能够保证车辆电池包与车辆元件的连接稳定性,又能够在车辆发生碰撞、尤其是发生横向碰撞时通过连接支架的形变来保护车辆元件。
[0006]为此,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出一种用于车辆电池包的连接支架,其中,所述连接支架包括一体设置的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和位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之间的支撑部,所述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分别布置于彼此平行的不同平面,以将车辆电池包连接至车辆元件,所述第二连接部设置有紧固件附接部,所述紧固件附接部适于紧固件的预固定,其中,所述支撑部和/或所述紧固件附接部设置有溃缩结构,所述溃缩结构在车辆发生碰撞时溃缩形变。
[0007]根据上述技术构思,本专利技术可进一步包括任何一个或多个如下的可选形式。
[0008]在一些可选形式中,所述支撑部包括分别位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两侧端的支撑臂,各个支撑臂连接至相应的所述第一连接部,所述溃缩结构设置在所述支撑臂上。
[0009]在一些可选形式中,各个支撑臂上设置的溃缩结构相同或不同。
[0010]在一些可选形式中,所述溃缩结构为从所述第二连接部至所述第一连接部逐级渐
缩或逐级渐增的阶梯结构,或者所述溃缩结构为形成于所述支撑臂上的孔和/或开槽。
[0011]在一些可选形式中,所述紧固件附接部构造成凸台,所述凸台包括台阶面和附接面,其中,所述台阶面用于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的顶面和所述附接面,所述溃缩结构设置在所述台阶面上。
[0012]在一些可选形式中,所述支撑部包括分别位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两侧端的支撑臂,所述溃缩结构为邻近所述支撑臂对称设置于所述台阶面上的弧形槽。
[0013]在一些可选形式中,所述紧固件适于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底面与所述紧固件附接部预固定。
[001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车辆电池包,包括电池包壳体,其中,还包括至少一个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所述的用于车辆电池包的连接支架,其中,所述连接支架的第一连接部与电池包壳体的顶盖的边缘以内的区域固定,第二连接部与车辆的下车体固定。
[0015]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车辆电池包还包括紧固件,所述紧固件通过焊接的方式预固定至所述连接支架。
[0016]本专利技术的连接支架用于车辆电池包、尤其用于车辆电池包壳体,连接支架设置在电池包壳体的顶部,用于进一步加强电池包壳体与车辆元件(例如车辆下车体)的连接稳定性,同时,连接支架上设置有溃缩结构,当车辆发生碰撞时,该溃缩结构使得连接支架易于发生形变,从而吸收碰撞能量,以避免连接支架与车辆元件(例如车辆下车体)之间的螺纹紧固件在车辆元件上产生过大的剪切力而导致车辆元件损坏。
附图说明
[0017]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以及优点将通过以下结合附图详细描述的可选实施方式更好地理解,其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识相同或相似的部件,附图中:
[0018]图1示出了现有设计中用于车辆电池包的连接支架的安装示意图;
[0019]图2示出了图1中局部A处的放大示意图;
[0020]图3示出了图2中B

B剖面线处的截面示意图;
[0021]图4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方式的连接支架的立体示意图;
[0022]图5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另一种实施方式的连接支架的立体示意图;
[0023]图6a示出了图5的俯视图,图6b示出了图5的另一角度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讨论实施例的实施和使用。然而,应当理解,所讨论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示范性地说明实施和使用本专利技术的特定方式,而非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在描述时各个部件的结构位置例如上、下、顶、底等方向的表述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当各个部件如图中所示布置时,这些方向表述是恰当的,但图中各个部件的位置改变时,这些方向表述也相应改变。
[0025]在本专利技术中,横向方向是指在水平面上沿着车辆的宽度所延伸的方向,纵向方向是指在水平面上垂直于横向方向的方向。
[0026]参照图4所示的一种实施方式的连接支架2a。该连接支架2a包括第一连接部21、第
二连接部22和位于第一连接部21和第二连接部22之间的支撑部23,其中,第一连接部21、第二连接部22、支撑部23一体设置。具体而言,第一连接部21、第二连接部22分别布置于彼此平行的不同平面,第一连接部21与车辆电池包固定,第二连接部22与车辆元件固定,通过该连接支架2a,将车辆电池包连接至车辆元件。更进一步地,第一连接部21上设置有连接孔211,第二连接部22上设置有紧固件附接部221,该紧固件附接部221适于紧固件3的预固定,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紧固件3通过焊接的方式预固定至连接支架2a,并且,紧固件3从第二连接部22的底面2202朝向顶面2201穿出,紧固件3(例如螺纹紧固件,诸如螺栓)的头部固定至第二连接部22的底面2202,紧固件3的螺纹部依次穿过第二连接部22、车辆元件后与车辆元件一侧设置的螺母(未示出)接合,从而实现连接支架2a的连接作用。
[0027]因此,连接支架2a加强了车辆电池包与车辆元件的连接稳固性,进一步地,为了避免车辆在受到横向撞击时,连接支架对车辆元件(例如车辆的下车体)的剪切力破坏,连接支架的支撑部和/或紧固件附接部设置有溃缩结构,该溃缩结构在车辆发生碰撞时溃缩形变。...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车辆电池包的连接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支架包括一体设置的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和位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之间的支撑部,所述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分别布置于彼此平行的不同平面,以将车辆电池包连接至车辆元件,所述第二连接部设置有紧固件附接部,所述紧固件附接部适于紧固件的预固定,其中,所述支撑部和/或所述紧固件附接部设置有溃缩结构,所述溃缩结构在车辆发生碰撞时溃缩形变。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电池包的连接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包括分别位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两侧端的支撑臂,各个支撑臂连接至相应的所述第一连接部,所述溃缩结构设置在所述支撑臂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车辆电池包的连接支架,其特征在于,各个支撑臂上设置的溃缩结构相同或不同。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车辆电池包的连接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溃缩结构为从所述第二连接部至所述第一连接部逐级渐缩或逐级渐增的阶梯结构,或者所述溃缩结构为形成于所述支撑臂上的孔和/或开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子叶李兵朱元园孙为王威
申请(专利权)人:标致雪铁龙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