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AI图像识别结合3D定位机器人用多角度抓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234002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04 12: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AI图像识别结合3D定位机器人用多角度抓取装置,涉及机器人抓取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机器人的抓取夹多数都是单一的旋转,导致需要来回多次进行抓取,不便一次进行多角度抓取的问题。所述抓取座的四周分别设置有第一气缸座、第二气缸座、第三气缸座和第四气缸座;还包括:双头气缸,其设置在所述第一气缸座、第二气缸座、第三气缸座和第四气缸座的内部,所述双头气缸的两端均设置有抓取夹;电机轴,其设置在所述第一气缸座、第二气缸座、第三气缸座和第四气缸座的一侧,所述电机轴的内部设置有伺服电机;变频电机,其设置在所述抓取座的上方,所述变频电机的下端设置有转动轴。有转动轴。有转动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AI图像识别结合3D定位机器人用多角度抓取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机器人抓取
,具体为一种AI图像识别结合3D定位机器人用多角度抓取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机器人可以代替人工做很多事情,比如对物料的抓取和运输,一般的机器人都是具有AI图像识别结合3D定位功能,通过机器人3D定位系统,引导机器人抓取曲轴并根据三维特征定点放置;通过3D视觉方案实现三维扫描定位,快速建立、更换数据模型满足小批量多品种的生产需求,智能分析工件抓取优先级,引导工业机器人快速精准抓取工件;
[0003]例如公告号为CN206510050U的中国授权专利(机器人抓取搬运装置):包括安装座,用于为机器人抓取手臂提供放置位;平动单元,设置在安装座底端,用于驱动安装座平动。由于通过安装座用于为机器人抓取手臂提供放置位,并通过平动单元驱动安装座进行平动,从而实现了通过同台机器人对工件进行夹取搬运,使得搬运效率提高。
[0004]但是,基于AI图像识别进行3D定位的机器人可以在对三维空间内的多个物体进行同时定位,但是现有机器人用的抓取夹多数都是单一的旋转,导致需要来回多次进行抓取,无法一次进行多角度抓取,导致基于AI图像识别进行3D定位的机器人虽然可以对三维空间内的多个物体进行定位,却无法一次抓取多个摆放角度不同的物体。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AI图像识别结合3D定位机器人用多角度抓取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AI图像识别结合3D定位机器人用多角度抓取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机器人的抓取夹多数都是单一的旋转,导致需要来回多次进行抓取,不便一次进行多角度抓取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AI图像识别结合3D定位机器人用多角度抓取装置,包括:抓取座,所述抓取座的四周分别设置有第一气缸座、第二气缸座、第三气缸座和第四气缸座;
[0007]还包括:
[0008]双头气缸,其设置在所述第一气缸座、第二气缸座、第三气缸座和第四气缸座的内部,所述双头气缸的两端均设置有抓取夹;
[0009]电机轴,其设置在所述第一气缸座、第二气缸座、第三气缸座和第四气缸座的一侧,所述电机轴的内部设置有伺服电机;
[0010]变频电机,其设置在所述抓取座的上方,所述变频电机的下端设置有转动轴。
[0011]优选的,所述抓取座的上表面设置有轴承槽,且轴承槽与抓取座为一体结构。
[0012]优选的,所述轴承槽的内部设置有第二滚珠轴承,且第二滚珠轴承的外壁与轴承槽内壁焊接连接,所述变频电机的上端设置有固定盘,所述固定盘与第二滚珠轴承之间设置有连接架,且连接架的一端与第二滚珠轴承内壁焊接连接。
[0013]优选的,所述电机轴与抓取座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一滚珠轴承,且电机轴通过第一滚珠轴承与抓取座转动连接。
[0014]优选的,所述抓取座的四周边缘处均设置有固定夹板,所述固定夹板的两端均设置有单头紧固件,且固定夹板通过单头紧固件与抓取座螺纹连接。
[0015]优选的,所述抓取座分为上下两部分,且通过固定夹板进行连接固定。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7]1、本技术通过在抓取座四周分别设置第一气缸座、第二气缸座、第三气缸座和第四气缸座,利用伺服电机带动电机轴转动,从而带动第一气缸座进行转动,便可以实现多角度抓取,第二气缸座、第三气缸座和第四气缸座也是同理转动,依靠变频电机带动转动轴转动,实现抓取座沿着第二滚珠轴承转动,对第一气缸座、第二气缸座、第三气缸座和第四气缸座位置调换,从而可以一次性抓取多个物件,不用来回多次抓取,提高便利性。
[0018]2、通过在抓取座的四周边缘处均设置固定夹板,抓取座分为上下两部分,且通过固定夹板进行连接固定,便于拆分取出伺服电机进行维修。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的第一气缸座与抓取座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技术的抓取座与固定盘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1、抓取座;2、固定夹板;3、单头紧固件;4、第一气缸座;5、第二气缸座;6、第三气缸座;7、第四气缸座;8、双头气缸;9、抓取夹;10、电机轴;11、固定盘;12、变频电机;13、第一滚珠轴承;14、伺服电机;15、转动轴;16、连接架;17、第二滚珠轴承;18、轴承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4]请参阅图1

3,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AI图像识别结合3D定位机器人用多角度抓取装置,包括:抓取座1,抓取座1的四周分别设置有第一气缸座4、第二气缸座5、第三气缸座6和第四气缸座7;
[0025]还包括:
[0026]双头气缸8,其设置在第一气缸座4、第二气缸座5、第三气缸座6和第四气缸座7的内部,双头气缸8的两端均设置有抓取夹9;
[0027]电机轴10,其设置在第一气缸座4、第二气缸座5、第三气缸座6和第四气缸座7的一侧,电机轴10的内部设置有伺服电机14;
[0028]变频电机12,其设置在抓取座1的上方,变频电机12的下端设置有转动轴15。
[0029]请参阅图3,抓取座1的上表面设置有轴承槽18,且轴承槽18与抓取座1为一体结构,便于第二滚珠轴承17放置。
[0030]请参阅图3,轴承槽18的内部设置有第二滚珠轴承17,且第二滚珠轴承17的外壁与轴承槽18内壁焊接连接,变频电机12的上端设置有固定盘11,固定盘11与第二滚珠轴承17
之间设置有连接架16,且连接架16的一端与第二滚珠轴承17内壁焊接连接,实现变频电机12带动转动轴15转动,转动轴15带动抓取座1沿着第二滚珠轴承17转动。
[0031]请参阅图2,电机轴10与抓取座1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一滚珠轴承13,且电机轴10通过第一滚珠轴承13与抓取座1转动连接,实现第一气缸座4、第二气缸座5、第三气缸座6和第四气缸座7转动,进行多角度抓取。
[0032]请参阅图1,抓取座1的四周边缘处均设置有固定夹板2,固定夹板2的两端均设置有单头紧固件3,且固定夹板2通过单头紧固件3与抓取座1螺纹连接,对抓取座1进行固定。
[0033]请参阅图1和图3,抓取座1分为上下两部分,且通过固定夹板2进行连接固定,便于拆分取出伺服电机14进行维修。
[0034]工作原理:使用时,分为上下两部分的抓取座1依靠固定夹板2和单头紧固件3进行固定,并且利用固定盘11外接基于AI图像识别结合3D定位机器人,在抓取物件的时候,利用第一气缸座4的抓取夹9先对物件进行夹取,依靠双头气缸8进行挤压固定,在夹取的时候利用伺服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AI图像识别结合3D定位机器人用多角度抓取装置,包括抓取座(1),所述抓取座(1)的四周分别设置有第一气缸座(4)、第二气缸座(5)、第三气缸座(6)和第四气缸座(7);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双头气缸(8),其设置在所述第一气缸座(4)、第二气缸座(5)、第三气缸座(6)和第四气缸座(7)的内部,所述双头气缸(8)的两端均设置有抓取夹(9);电机轴(10),其设置在所述第一气缸座(4)、第二气缸座(5)、第三气缸座(6)和第四气缸座(7)的一侧,所述电机轴(10)的内部设置有伺服电机(14);变频电机(12),其设置在所述抓取座(1)的上方,所述变频电机(12)的下端设置有转动轴(1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AI图像识别结合3D定位机器人用多角度抓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抓取座(1)的上表面设置有轴承槽(18),且轴承槽(18)与抓取座(1)为一体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AI图像识别结合3D定位机器人用多角度抓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槽(18)的内部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刚史栋廖雄波陈云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云集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