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藻酸盐敷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6224097 阅读:8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04 12: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海藻酸盐敷料,包含海藻酸钠、海藻酸钙和海藻酸胍;所述海藻酸胍是海藻酸和聚六亚甲基双胍盐酸盐的静电结合物;以占所述海藻酸盐敷料的质量百分比计,所述海藻酸钠的含量为10%~40%,所述海藻酸钙的含量为57%~89.6%,所述海藻酸胍的含量为0.4%~3%。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聚六亚甲基双胍盐酸盐在海藻酸盐敷料中分布不均且难以溶出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同时提供了一种海藻酸盐敷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海藻酸盐敷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海藻酸盐敷料
,尤其涉及一种海藻酸盐敷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0002]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负责保护身体免受环境的伤害,但是对于皮肤损伤的治疗仍存在着巨大的挑战。在美国,糖尿病足溃疡的治疗通常需要5万美元,每年支出超过250亿美元用于650万慢性伤口患者的治疗。在国内,每年超过1000万台手术,会产生巨额的伤口护理费用。
[0003]海藻酸盐敷料是目前最先进的医用敷料之一,海藻酸盐敷料的原料为海藻酸钠,海藻酸钠是从海洋植物中提取的一类多糖物质,是由α

L

古罗糖醛酸(G)和β

D

甘露糖醛酸(M)经过1,4键合形成的一种无规线性嵌段共聚物。在海藻酸钠水溶液中加入钙离子,可以产生交联作用,海藻酸盐纤维的制备过程即是将水溶的海藻酸钠通过钙离子交联作用制备成水不溶的海藻酸钙纤维的过程。为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海藻酸盐敷料的功能化是目前敷料领域的热点之一,其中负载银的海藻酸盐敷料已经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但越来越多研究显示,银具有持续的细胞毒性,会抑制成纤维细胞的胶原合成,阻碍伤口愈合。
[0004]而聚合物胍类抗菌剂是一类阳离子聚合物抗菌剂,它可以与细菌的磷脂膜或磷脂外膜结合,破坏膜导致细菌的细胞质泄漏,使细菌的细胞的保护层崩解,最终导致细胞崩溃和死亡。聚合物胍类抗菌剂具有广谱抗菌作用,抗菌活性强,低浓度条件下对人体几乎无毒性,聚六亚甲基双胍已经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其抗菌效果及安全性被广泛证实,聚六亚甲基双胍的英文简称为PHMB。PHMB可以通过浸渍方式加载到泡沫或者纱布上制备成敷料,或者直接溶解在水中制成液体敷料。但在该类敷料中,PHMB遇到溶液会短时完成全部的释放,并逐渐失去抗菌活性,不能达到长期抗菌的作用。有研究显示PHMB为阳离子聚合物,海藻酸盐为阴离子聚合物,两者在水溶液状态下很快发生静电聚合反应,并产生沉淀,PHMB的抗菌活性很快钝化。溶解状态的海藻酸盐分子中每个单元均含有带负电荷的羧基,可以中和大量PHMB。但当海藻酸盐以固态的方式,如海藻酸钙形式,可以通过静电结合作用负载PHMB,并且在盐溶液中PHMB得以释放,随着离子浓度提高PHMB释放增加。
[0005]公开号为CN107385917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抗菌藻酸盐纤维、其敷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将藻酸盐纤维用盐酸活化,在三氯甲烷有机溶液中加入PHMB,在催化剂条件下,将PHMB接枝到藻酸盐分子上,通过酰胺键将藻酸盐纤维和PHMB连接在一起。该方法制备的抗菌藻酸盐敷料,由于PHMB通过化学键结合到藻酸盐纤维上,PHMB不能溶出,其抗菌效果只能限制于材料本身,敷料内部有抗菌作用,伤口表面仍存在细菌繁殖;并且该制备方法用到很多有机溶剂、催化剂,如三氯甲烷、三苯基膦等,这些试剂都有很高的毒理学风险,如果在生产过程中未能完全清除,残留的试剂将会引起较高风险。
[0006]公开号为CN113975447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海藻酸盐纤维敷料,通过静电作用附着聚合物胍,通过浸泡或者喷涂PHMB水溶液来实现,聚合物胍与海藻酸盐有很强的静电
结合力,当浸泡或者喷涂时存在纤维结合PHMB不均匀的情况,浸泡藻酸盐纤维时,周边溶液的PHMB向藻酸盐纤维聚集,导致大部分PHMB被吸附到外部纤维,内部纤维PHMB负载量较少,由其制备方法可以判断所述的海藻酸盐纤维为海藻酸钙纤维,如果纤维中含有海藻酸钠,纤维会在水溶液中发生溶胀,不能保持纤维原有状态,干燥后纤维相互粘附板结。
[0007]因此,需要提供新型的海藻酸盐敷料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海藻酸盐敷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聚六亚甲基双胍盐酸盐在海藻酸盐敷料中分布不均且难以溶出的问题。
[0009]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海藻酸盐敷料包含海藻酸钠、海藻酸钙和海藻酸胍;
[0010]所述海藻酸胍是海藻酸和聚六亚甲基双胍盐酸盐的静电结合物;
[0011]以占所述海藻酸盐敷料的质量百分比计,所述海藻酸钠的含量为10%~40%,所述海藻酸钙的含量为57%~89.6%,所述海藻酸胍的含量为0.4%~3%。
[0012]本专利技术的所述海藻酸盐敷料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限定所述海藻酸钠的含量为10%~40%,所述海藻酸钙的含量为57%~89.6%,使得海藻酸盐敷料在吸收渗出液时仅发生溶胀,不会使得海藻酸盐敷料中的海藻酸钠发生溶解;所述海藻酸胍的含量为0.4%~3%,使得聚六亚甲基双胍盐酸盐能够均匀地负载到海藻酸盐敷料中,且能够使得聚六亚甲基双胍盐酸盐缓慢地脱离海藻酸盐敷料以长时间地作用于伤口。因此,本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聚六亚甲基双胍盐酸盐在海藻酸盐敷料中分布不均且难以溶出的问题。
[0013]可选的,所述海藻酸盐敷料的克重为110~150g/m2。
[0014]可选的,所述聚六亚甲基双胍盐酸盐的聚合度为7~17。
[0015]可选的,所述聚六亚甲基双胍盐酸盐的体外释放速率在4h时可达所述聚六亚甲基双胍盐酸盐的最终释放量的60%~70%,16h可达所述聚六亚甲基双胍盐酸盐的最终释放量的75%~85%,48h后可达所述聚六亚甲基双胍盐酸盐的最终释放量的85%~90%并趋近平衡。
[0016]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海藻酸盐敷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7]S0:提供含氯化钠的乙醇溶液、含聚六亚甲基双胍盐酸盐的乙醇溶液和海藻酸钙纤维;
[0018]S1:将所述海藻酸钙纤维加入到所述含氯化钠的乙醇溶液中,先在30~60摄氏度下循环流动4~24小时,然后经第一清洗处理后得到海藻酸盐纤维;
[0019]S2:将所述海藻酸盐纤维加入到所述含聚六亚甲基双胍盐酸盐的乙醇溶液中,先在30~60摄氏度下循环流动4~24小时,然后依次经第二清洗处理和干燥处理后得到海藻酸盐敷料。
[0020]本专利技术的所述海藻酸盐敷料的制备方法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将所述海藻酸钙纤维加入到所述含氯化钠的乙醇溶液中,先在30~60摄氏度下循环流动4~24小时,然后经第一清洗处理后得到海藻酸盐纤维,海藻酸钙纤维在乙醇溶液中与氯化钠发生取代反应,使得部分海藻酸钙纤维变成海藻酸钠纤维,因此海藻酸盐纤维包括海藻酸钙纤维和海藻酸钠纤维;将所述海藻酸盐纤维加入到所述含聚六亚甲基双胍盐酸盐的乙醇溶液中,先在30~60摄氏度下循环流动4~24小时,然后依次经第二清洗处理和干燥处理后得到海藻酸盐敷
料,海藻酸盐敷料包括海藻酸钙纤维、海藻酸钠纤维和海藻酸胍纤维,海藻酸钙纤维在乙醇溶液中与聚六亚甲基双胍盐酸盐发生离子交换。以乙醇溶液作为离子交换的介质,使得海藻酸钠纤维在乙醇溶液中不溶解以维持原来的形状,同时使得海藻酸盐分子上的羧基与聚六亚甲基双胍盐酸盐之间的静电作用减弱,从而使得羧基在吸附聚六亚甲基双胍盐酸盐的同时,一部分聚六亚甲基双胍盐酸盐电离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海藻酸盐敷料,其特征在于,包含海藻酸钠、海藻酸钙和海藻酸胍;所述海藻酸胍是海藻酸和聚六亚甲基双胍盐酸盐的静电结合物;以占所述海藻酸盐敷料的质量百分比计,所述海藻酸钠的含量为10%~40%,所述海藻酸钙的含量为57%~89.6%,所述海藻酸胍的含量为0.4%~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藻酸盐敷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海藻酸盐敷料的克重为110~150g/m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藻酸盐敷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六亚甲基双胍盐酸盐的聚合度为7~17。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藻酸盐敷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六亚甲基双胍盐酸盐的体外释放速率在4h时可达所述聚六亚甲基双胍盐酸盐的最终释放量的60%~70%,16h可达所述聚六亚甲基双胍盐酸盐的最终释放量的75%~85%,48h后可达所述聚六亚甲基双胍盐酸盐的最终释放量的85%~90%并趋近平衡。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海藻酸盐敷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0:提供含氯化钠的乙醇溶液、含聚六亚甲基双胍盐酸盐的乙醇溶液和海藻酸钙纤维;S1:将所述海藻酸钙纤维加入到所述含氯化钠的乙醇溶液中,先在30~60摄氏度下循环流动4~24小时,然后经第一清洗处理后得到海藻酸盐纤维;S2:将所述海藻酸盐纤维加入到所述含聚六亚甲基双胍盐酸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盖灵菲吴欣刘博文葛飞吉冬梅
申请(专利权)人:动之医学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