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杜娜专利>正文

一种医用抗菌纱布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537461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9 15: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医用抗菌纱布及其制备方法,涉及医用纱布技术领域,配方包括:棉纤维、壳聚糖纤维、竹纤维、陶瓷纤维、抗菌剂、氧化石墨烯分散液和整理液;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抗菌剂制备;步骤二,一次抗菌处理;步骤三,混纺处理;步骤四,二次抗菌处理。通过多种纤维混纺,以棉纤维为主体,配合壳聚糖纤维、竹纤维和陶瓷纤维混纺成医用纱布,较粗的经纱和较细的纬纱混纺,使纱布的表面形成不平整的网格状,提高纱布的透气性,减少纱布黏连伤口,同时通过壳聚糖纤维的使用,通过壳聚糖纤维与棉纤维混纺,可提高该纱布表面的顺滑性,减少纱布与伤口的分泌物产生黏连,减轻患者痛苦。者痛苦。者痛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医用抗菌纱布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用纱布
,具体为一种医用抗菌纱布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皮肤是保护人体免受侵害的第一道屏障,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难免会遇到各种意外,造成皮肤的损伤。烧伤是最为常见的一种类型,烧伤的程度往往是较大面积的皮肤损伤,而且在愈合的过程中极易在环境中受到病菌的感染,容易引起伤口的恶化,现有用于治疗轻度烧伤的主要是医用纱布,现有的医用纱布价格低廉,具有良好的透气性,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0003]医用纱布通常由棉纤维制作而成,由于其高的通透性,抗菌性能较差,如果长时间不更换,容易滋生细菌,造成伤口再次感染,减缓了伤口的愈合速度;同时伤口的分泌物与纱布黏连在一起,不易将纱布从伤口处揭除,在揭除纱布时给患者造成很大的痛苦,而且不易透风,在高温潮湿的环境中极易滋生病菌,易造成伤口再次感染,给患者造成很大的伤害,而现有的抗菌性医用纱布大多在现有医用纱布基础上喷涂抗菌材料,提高现有医用纱布的抗菌性,但是抗菌性能较差,仍然不能满足需求,因此,现阶段提供一种医用抗菌纱布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医用抗菌纱布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医用抗菌纱布,配方包括:棉纤维、壳聚糖纤维、竹纤维、陶瓷纤维、抗菌剂、氧化石墨烯分散液和整理液,各组分的重量份数分别是:棉纤维60~63份、壳聚糖纤维45~48份、竹纤维35~38份、陶瓷纤维8~10份、抗菌剂1.1~1.5份、氧化石墨烯分散液1.5~3份和整理液3~5份。
[0006]优选地,所述抗菌剂包括重量份数分别为36~38份的大叶桉叶、10~12份的黄栌叶、20~25份的黄连和8~10份的黄芩。
[0007]优选地,所述整理液包括重量份数分别为2~5份的羟丙基

β

环糊精,7~8份的柠檬酸,1~3份的磷酸二氢钠和90~110份的水。
[0008]一种医用抗菌纱布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抗菌剂制备;步骤二,一次抗菌处理;步骤三,混纺处理;步骤四,二次抗菌处理;
[0009]其中上述步骤一中,将抗菌剂原料进行粉碎处理,然后加入450~500份的水进行煎煮,煎煮至体积为原来的二十分之一,然后再过滤处理,再向滤渣中加入滤渣重量45~50倍量的体积分数为70~75%的酒精溶液,于40~45℃、30~35kHz超声提取30~40分钟,过滤,合并所有滤液,再蒸发至无酒精状态,然后使用AB

8大孔树脂进行纯化,收集纯化液,冷冻干燥至无水分,安全无毒,制得抗菌剂;
[0010]其中上述步骤二中,首先抗菌剂中加水,搅拌均匀,使抗菌剂的质量浓度为0.1~
0.3%,得抗菌液,然后将陶瓷纤维浸于抗菌液中,直至完全吸收,再进行冷冻干燥至含水量为0~3%,制得抗菌陶瓷纤维;冷冻干燥,温度为

35~

32℃;
[0011]其中上述步骤三中,将棉纤维和抗菌陶瓷纤维进行混纺,得中心纤维;将竹纤维与二分之一的中心纤维进行混纺,使竹纤维包裹中心纤维,得纬纱;将竹纤维、壳聚糖纤维与中心纤维进行混纺,使壳聚糖纤维包裹粗中心纤维,得经纱;将经纱和纬纱进行纺织,制得一次抗菌处理的医用抗菌纱布;
[0012]其中上述步骤四中,将步骤三中制得的医用抗菌纱布置于整理液中进行浸轧处理,然后进行蒸汽交联,再水洗后得到羟丙基

β

环糊精修饰的纱布,然后将修饰后的纱布浸渍于氧化石墨烯分散液中,加热反应,取出后水洗得到石墨烯修饰的纱布,再经过冷风干燥得到二次抗菌处理的医用抗菌纱布;浸轧处理后纱布的带液率为100~110%,蒸汽交联温度140~160℃,蒸汽交联时间3~5min;所述氧化石墨烯分散液中氧化石墨烯的浓度为1~3mg/mL,添加的抗坏血酸与氧化石墨烯的质量比为0.5~10:1;加热反应温度为60~80℃,反应时间为2~3h;冷风干燥温度为6~8℃。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多种纤维混纺,以棉纤维为主体,配合壳聚糖纤维、竹纤维和陶瓷纤维混纺成医用纱布,较粗的经纱和较细的纬纱混纺,使纱布的表面形成不平整的网格状,提高纱布的透气性,减少纱布黏连伤口,同时通过壳聚糖纤维的使用,通过壳聚糖纤维与棉纤维混纺,可提高该纱布表面的顺滑性,减少纱布与伤口的分泌物产生黏连,减轻患者痛苦,通过对陶瓷纤维混纺前就进行一次抗菌处理,提高该医用纱布的抗菌性能,通过对陶瓷纤维进行冷冻干燥,增加陶瓷纤维的多孔性,进而增强医用纱布的吸水性和透气性。
[0014]本专利技术通过大叶桉叶、黄栌叶、黄连和黄芩的使用,在大叶桉叶和黄栌叶的基础上,增加黄连和黄芩,其中黄连可治痈肿疔疮,具有抗菌、抗毒和抗溃疡的作用,进一步提高抗菌效果,其中黄芩具有止血和治痈肿疔疮的效果,且具有较好的抗菌性,不产生抗药性,如此,通过大叶桉叶、黄栌叶、黄连和黄芩配合,作为抗菌剂使用,具有明显的抗菌效果。
[0015]本专利技术在制备方法上在制成医用纱布后,再一次进行抗菌处理,通过氧化石墨烯分散液的使用,实现对医用纱布进行第二次抗菌处理,进一步提高医用纱布的抗菌性,通过陶瓷纤维多孔性,便于与氧化石墨烯分散液充分结合,便于陶瓷纤维充分吸收氧化石墨烯分散液,且通过整理剂将氧化石墨烯分散液很好的固化在医用纱布上,便于抗菌使用,进一步提高医用纱布的抗菌效果,实用性高。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8]请参阅图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技术方案:
[0019]实施例1
[0020]一种医用抗菌纱布,配方包括:棉纤维、壳聚糖纤维、竹纤维、陶瓷纤维、抗菌剂、氧化石墨烯分散液和整理液,各组分的重量份数分别是:棉纤维60份、壳聚糖纤维45份、竹纤维35份、陶瓷纤维8份、抗菌剂1.1份、氧化石墨烯分散液1.5份和整理液3份;抗菌剂包括重量份数分别为36份的大叶桉叶、10份的黄栌叶、20份的黄连和8份的黄芩,整理液包括重量份数分别为2份的羟丙基

β

环糊精,7份的柠檬酸,1份的磷酸二氢钠和90份的水。
[0021]一种医用抗菌纱布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抗菌剂制备;步骤二,一次抗菌处理;步骤三,混纺处理;步骤四,二次抗菌处理;
[0022]其中上述步骤一中,将抗菌剂原料进行粉碎处理,然后加入450份的水进行煎煮,煎煮至体积为原来的二十分之一,然后再过滤处理,再向滤渣中加入滤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用抗菌纱布,配方包括:棉纤维、壳聚糖纤维、竹纤维、陶瓷纤维、抗菌剂、氧化石墨烯分散液和整理液,其特征在于:各组分的重量份数分别是:棉纤维60~63份、壳聚糖纤维45~48份、竹纤维35~38份、陶瓷纤维8~10份、抗菌剂1.1~1.5份、氧化石墨烯分散液1.5~3份和整理液3~5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抗菌纱布,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剂包括重量份数分别为36~38份的大叶桉叶、10~12份的黄栌叶、20~25份的黄连和8~10份的黄芩。3.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医用抗菌纱布,其特征在于:所述整理液包括重量份数分别为2~5份的羟丙基

β

环糊精,7~8份的柠檬酸,1~3份的磷酸二氢钠和90~110份的水。4.一种医用抗菌纱布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抗菌剂制备;步骤二,一次抗菌处理;步骤三,混纺处理;步骤四,二次抗菌处理;其特征在于:其中上述步骤一中,将抗菌剂原料进行粉碎处理,然后加入450~500份的水进行煎煮,煎煮至体积为原来的二十分之一,然后再过滤处理,再向滤渣中加入滤渣重量45~50倍量的体积分数为70~75%的酒精溶液,于40~45℃、30~35kHz超声提取30~40分钟,过滤,合并所有滤液,再蒸发至无酒精状态,然后使用AB

8大孔树脂进行纯化,收集纯化液,冷冻干燥至无水分,安全无毒,制得抗菌剂;其中上述步骤二中,首先抗菌剂中加水,搅拌均匀,使抗菌剂的质量浓度为0.1~0.3%,得抗菌液,然后将陶瓷纤维浸于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娜王宇
申请(专利权)人:杜娜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