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江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夹衬加强筋型经编间隔织物及其编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218829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04 12:16
本申请关于一种夹衬加强筋型经编间隔织物及其编织方法,涉及纺织针织领域。该方法采用双针床经编机进行编织,该双针床经编机包括从前针床至后针床方向依次排列的梳栉GB1、GB2、GB3、GB4、GB5、GB6以及GB7,方法包括:送经准备,面层用纱、间隔丝以及加强筋分别从各自盘头上依次经过导纱杆、分纱筘以及张力杆后引至梳栉组的导纱针处;编织成圈,GB1、GB2、GB6以及GB7穿入面层用纱;GB4穿入间隔丝;GB3以及GB5穿入加强筋,编织形成夹衬加强筋型经编间隔织物;牵拉卷取,通过牵拉卷取机构将夹衬加强筋型经编间隔织物牵拉引出,并成卷打包。解决了现有经编间隔织物的间隔层对整体力学性能贡献不佳的问题,提高了经编间隔织物及其刚/柔性复合材料的服役工效。刚/柔性复合材料的服役工效。刚/柔性复合材料的服役工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夹衬加强筋型经编间隔织物及其编织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纺织针织
,特别涉及一种夹衬加强筋型经编间隔织物及其编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经编间隔织物是由中间层的间隔丝将相对的两个面层紧密连接起来的一种三维立体结构纺织品,其由拉舍尔双针床经编机生产,具有生产效率高,尺寸稳定性强,透气透湿、抗压回弹、重量轻等特点,现已被广泛用于鞋材箱包、服饰床垫等传统服饰家纺领域。而随着土工建筑、航天航空、交通运输等领域产业用纺织品用量的增大,人们对该类织物制品的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作为增强体制成的树脂基、水泥基刚性复合材料以及泡沫基、充气型柔性复合材料均需要经编间隔织物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以便在服役过程中具有更佳的使用寿命和防护功能。但现有商用经编间隔织物多为细度较小的常规涤纶、锦纶、丙纶等化纤长丝织造的轻薄产品,尚无法满足抗高速冲击、高载荷等性能要求。
[0003]目前,已有部分研究人员从经编间隔织物的面层组织结构和纱线原料入手,进行产品创新。申请号CN200910026189.0“一种三维增强经编间隔针织物的编织方法”设计采用高性能纤维丝束作为衬经、衬纬、间隔组织用纱,可有效提升织物的拉伸、剪切等力学性能。申请号CN202011166913.2“一种超大隔距经编间隔织物的制备方法”设计采用结圈纱作为经编间隔织物两个面层的连接纱,经水洗干燥即可获得超大厚度的经编间隔织物,进一步拓展了该类结构材料的使用范围。
[0004]在织物整体形貌上,间隔层占比最大,空间体积比可达90%以上,但相应结构设计方面的研究则较少,多为倾斜或交叉排列的连续化纤单丝分布层间。当现有经编间隔织物受到面外方向较大外力破坏时,主要由上下两个面层发挥外力耗散作用,而层间较细的间隔丝所起缓冲作用甚微。此外,在混凝土、塑胶等制品中,加强筋是常见的增强材料,通过中间夹衬加强筋可显著提升制品的拉伸、弯曲、冲击等性能,并且不会显著影响制品的重量。鉴于此,亟需提供一种具有优异层间加强作用的经编间隔织物。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夹衬加强筋型经编间隔织物及其编织方法,能进一步提高经编间隔织物及其刚/柔性复合材料的服役工效,以解决上述现有经编间隔织物的间隔层对整体力学性能贡献不佳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7]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夹衬加强筋型经编间隔织物的编织方法,所述方法采用双针床经编机进行编织,所述双针床经编机包括梳栉组,所述梳栉组包括从前针床至后针床方向依次排列的梳栉GB1、梳栉GB2、梳栉GB3、梳栉GB4、梳栉GB5、梳栉GB6以及梳栉GB7,所述方法包括:
[0008]S1、送经准备,面层用纱、间隔丝以及加强筋分别从各自盘头上依次经过导纱杆、
分纱筘以及张力杆后引至所述梳栉组的导纱针处;
[0009]S2、编织成圈,所述梳栉GB1以及所述梳栉GB2穿入所述面层用纱,与前针床上的织针、沉降片、脱圈板配合进行针前和针背垫纱,编织第一面层;所述梳栉GB6以及所述梳栉GB7也穿入所述面层用纱,与后针床上的织针、沉降片、脱圈板配合进行针前和针背垫纱,编织第二面层组织;所述梳栉GB4穿入所述间隔丝,通过所述梳栉GB4左右摆动与前针床和后针床的织针、沉降片、脱圈板交替配合成圈,将所述第一面层和所述第二面层组织相连形成三维立体结构织物;所述梳栉GB3以及所述梳栉GB5穿入所述加强筋,跟随所述梳栉GB4进行小幅度左右摆动和针前针背横移,最终随所述梳栉GB4循环移动后回到原位,编织形成夹衬加强筋型经编间隔织物;
[0010]S3、牵拉卷取,通过牵拉卷取机构将所述夹衬加强筋型经编间隔织物牵拉引出,并成卷打包。
[0011]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步骤S1中,所述面层用纱和所述间隔丝在送经过程中穿过的分纱筘和梳栉导纱针尺寸规格一致,均为高密分纱筘和高密梳栉,而所述加强筋则单独采用低密分纱筘和低密梳栉。
[0012]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步骤S1中,所述面层用纱、所述间隔丝以及所述加强筋在所述双针床经编机上由上至下输送,所述间隔丝的送经机构位于最上层,所述面层用纱的送经机构位于最下层,所述加强筋的送经机构位于所述间隔丝的送经机构与所述面层用纱的送经机构之间;
[0013]所述面层用纱的送经机构和所述加强筋的送经机构均具有两组,并沿所述双针床经编机的中心对称设置。
[0014]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步骤S1中,所述面层用纱的原料为普通化纤复丝、高性能纤维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5]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步骤S1中,所述间隔丝的原料为涤纶、锦纶、丙纶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间隔丝的直径范围为0.05

0.5mm。
[0016]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步骤S1中,所述加强筋的原料为涤纶、锦纶、丙纶、芳纶、聚乙烯纤维、玻璃纤维、碳纤维、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玄武岩纤维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加强筋的直径范围为0.5

10mm。
[0017]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步骤S1中,所述加强筋的细度小于空穿间距,且所述加强筋的细度小于针床隔距的三分之一。
[001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步骤S2中,所述间隔丝按照N穿N空的排列方式形成间隔层。
[0019]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步骤S2中,所述加强筋在导纱针上采用1空1穿的排列方式,所述加强筋的导纱针针距为所述间隔丝的导纱针针距的2N倍,所述间隔丝与所述加强筋交错分布。
[0020]另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根据上述任一夹衬加强筋型经编间隔织物的编织方法编织得到的夹衬加强筋型经编间隔织物,所述夹衬加强筋型经编间隔织物的隔距为5

65mm。
[0021]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
[0022]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夹衬加强筋型经编间隔织物的编织方法,有效解决了现有经编
间隔织物普遍层间结构单一、强力贡献率不佳的缺陷,在现有经编技术基础上通过经向引入两个平齐排列的轻质高强加强筋组,使织物在厚度方向从原先的两个平面增加至四个平面,规避了现有经编间隔织物及其复合材料中“叠层增强”所造成的加厚加重问题。此外,筋条在层间并没有弯曲,在受到平面方向外力作用时强力利用率极高。得益于一体成型织造技术和交错空穿排列工艺,较粗的加强筋能与间隔丝互锁固定,避免了筋条在层间的滑移,保障了织物的整体结构稳定性。当该类织物作为增强体制成刚/柔性复合板材后,层间的两排加强筋能大幅提升制品的拉伸、弯曲、剪切、压缩和抗冲击等力学性能,进一步扩大经编间隔织物的应用范围。
附图说明
[0023]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申请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限制。在附图中:
[0024]图1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夹衬加强筋型经编间隔织物的编织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夹衬加强筋型经编间隔织物的编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采用双针床经编机进行编织,所述双针床经编机包括梳栉组,所述梳栉组包括从前针床至后针床方向依次排列的梳栉GB1、梳栉GB2、梳栉GB3、梳栉GB4、梳栉GB5、梳栉GB6以及梳栉GB7,所述方法包括:S1、送经准备,面层用纱、间隔丝以及加强筋分别从各自盘头上依次经过导纱杆、分纱筘以及张力杆后引至所述梳栉组的导纱针处;S2、编织成圈,所述梳栉GB1以及所述梳栉GB2穿入所述面层用纱,与前针床上的织针、沉降片、脱圈板配合进行针前和针背垫纱,编织第一面层;所述梳栉GB6以及所述梳栉GB7也穿入所述面层用纱,与后针床上的织针、沉降片、脱圈板配合进行针前和针背垫纱,编织第二面层组织;所述梳栉GB4穿入所述间隔丝,通过所述梳栉GB4左右摆动与前针床和后针床的织针、沉降片、脱圈板交替配合成圈,将所述第一面层和所述第二面层组织相连形成三维立体结构织物;所述梳栉GB3以及所述梳栉GB5穿入所述加强筋,跟随所述梳栉GB4进行小幅度左右摆动和针前针背横移,最终随所述梳栉GB4循环移动后回到原位,编织形成夹衬加强筋型经编间隔织物;S3、牵拉卷取,通过牵拉卷取机构将所述夹衬加强筋型经编间隔织物牵拉引出,并成卷打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衬加强筋型经编间隔织物的编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所述面层用纱和所述间隔丝在送经过程中穿过的分纱筘和梳栉导纱针尺寸规格一致,均为高密分纱筘和高密梳栉,而所述加强筋则单独采用低密分纱筘和低密梳栉。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衬加强筋型经编间隔织物的编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所述面层用纱、所述间隔丝以及所述加强筋在所述双针床经编机上由上至下输送,所述间隔丝的送经机构位于最上层,所述面层用纱的送经机构位于最下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丕波马晓涛蒋高明陈超余贺海军
申请(专利权)人:江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