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保护板检测工作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203747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04 11: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保护板检测工作台,涉及保护板检测技术领域,针对人工进行保护板检测时效率低,错误率高,人力成本大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输送台,所述输送台的顶部设置有第一旋转臂,且所述第一旋转臂的一端连接有第一夹取机构,所述输送台的一侧设置有工作台,且所述工作台的上方设置有第二旋转臂,所述第二旋转臂的一端连接有第二夹取机构,所述工作台的顶面设置有保护板检测仪,且所述工作台的一侧侧面连接有自动控制台。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装置能够同时检测多块保护板,大大提高了检测效率,降低了检测过程中的错误率,降低了保护板检测的经济成本,会自动进行优劣分类摆放,后期收整更方便。后期收整更方便。后期收整更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保护板检测工作台


[0001]本技术涉及保护板检测
,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保护板检测工作台。

技术介绍

[0002]保护板,顾名思义,它是用来保护电池不让其损坏与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而且它只在电池出现极端问题的情况下作出最稳定最有效的保护防止出现意外,平时不应该动作,当然,监视工作是必须要的,就像我们的家用电器中的保险丝或保险开关一样,保护板在出厂前通常需要使用电路保护板检测仪对其电路情况进行检测,常见的锂电池保护板检测装置通常为工作人员使用电路保护板检测仪直接进行检测;
[0003]人工使用保护板检测仪对保护板进行检测一次只能检测一块保护板,效率低下,人工检测错误率较高,耗费大量人力,人力成本较高,因此,为了解决此类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种多功能保护板检测工作台。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多功能保护板检测工作台,解决了人工进行保护板检测时效率低,错误率高,人力成本大的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多功能保护板检测工作台,包括输送台,所述输送台的顶部设置有第一旋转臂,且所述第一旋转臂的一端连接有第一夹取机构,所述输送台的一侧设置有工作台,且所述工作台的上方设置有第二旋转臂,所述第二旋转臂的一端连接有第二夹取机构,所述工作台的顶面设置有保护板检测仪,且所述工作台的一侧侧面连接有自动控制台。
[0007]优选的,所述输送台的两端设置有安装槽,且所述安装槽内安装有辊轮,所述辊轮的两端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输送台的外围设置有输送带,且所述输送带与辊轮的部分弧面直接接触。
[0008]优选的,所述第一旋转臂的一端连接有气缸,且所述第一旋转臂的底端连接有底座,所述底座的上表面设置有限位槽,且所述限位槽的内部设置有第二电机。
[0009]优选的,所述第一夹取机构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内部设置有两对齿口板,且所述齿口板相邻的两个之间设置有与其齿口相互啮合的齿轮,所述齿轮的下端与第三电机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齿口板的一端下表面连接有连接杆,且所述连接杆的下表面连接有夹板,所述夹板的一侧表面设置有多个力传感器,所述外壳的下表面连接有红外测距射线头和摄像头。
[0010]优选的,所述工作台的上表面设置有一对第一劣质盘,且所述工作台的上表面还设置有一对优质盘,所述优质盘之间设置有第二劣质盘。
[0011]优选的,所述第二旋转臂的结构与第一旋转臂完全相同,所述第二夹取机构的结构除没有摄像头外其余全部相同。
[0012]优选的,所述保护板检测仪的上表面设置有检测台,且所述保护板检测仪的上表
面还设置有一对检测笔,所述检测笔的一端设置有金属检测触点。
[0013]优选的,所述自动控制台与第一电机、气缸、第二电机、第三电机、力传感器、红外测距射线头、摄像头、保护板检测仪电性连接。
[00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5]1、本技术通过机械装置代替了人工检测,一次能够同时检测多块保护板,提高了效率,且错误率低。
[0016]2、本技术省去了大量的检测人员的人力成本,降低了保护板检测过程中的经济成本。
[0017]3、本技术在使用过程中会自动将保护板按照优劣进行分类摆放,对于后期的收整更为方便。
[0018]综上所述,该装置能够同时检测多块保护板,大大提高了检测效率,降低了检测过程中的错误率,降低了保护板检测的经济成本,会自动进行优劣分类摆放,后期收整更方便。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的输送台分解示意图。
[0021]图3为本技术的工作台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本技术的第一夹取机构的分解示意图。
[0023]图5为本技术图3中A处的放大图。
[0024]图中标号:1、输送台;101、安装槽;102、辊轮;103、第一电机;104、输送带;2、第一旋转臂;201、气缸;202、底座;203、限位槽;204、第二电机;3、第一夹取机构;301、外壳;302、齿口板;303、齿轮;304、第三电机;305、连接杆;306、夹板;307、力传感器;308、红外测距射线头;309、摄像头;4、工作台;401、第一劣质盘;402、优质盘;403、第二劣质盘;5、第二旋转臂;6、第二夹取机构;7、保护板检测仪;701、检测台;702、检测笔;703、金属检测触点;8、自动控制台。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6]参照图1

图5,一种多功能保护板检测工作台,包括输送台1,输送台1的顶部设置有第一旋转臂2,且第一旋转臂2的一端连接有第一夹取机构3,输送台1的一侧设置有工作台4,且工作台4的上方设置有第二旋转臂5,第二旋转臂5的一端连接有第二夹取机构6,工作台4的顶面设置有保护板检测仪7,且工作台4的一侧侧面连接有自动控制台8。
[0027]如图2所示,输送台1的两端设置有安装槽101,且安装槽101内安装有辊轮102,辊轮102的两端连接有第一电机103,为输送台1提供输送的动力,输送台1的外围设置有输送带104,且输送带104与辊轮102的部分弧面直接接触,使得辊轮102转动能够带动输送带104运转,第一旋转臂2的一端连接有气缸201,且第一旋转臂2的底端连接有底座202,底座202
的上表面设置有限位槽203,且限位槽203的内部设置有第二电机204,第二电机204的输出端与第一旋转臂2的底部相连接,第二电机204运转能够带动第一旋转臂2转动。
[0028]如图4所示,第一夹取机构3包括外壳301,外壳301的内部设置有两对齿口板302,且齿口板302相邻的两个之间设置有与其齿口相互啮合的齿轮303,齿轮303转动能够带动齿口板302移动,齿轮303的下端与第三电机304的输出端相连接,第三电机304运转会带动齿轮303转动,齿口板302的一端下表面连接有连接杆305,且连接杆305的下表面连接有夹板306;齿口板302移动会带动夹板306发生位移,夹板306的一侧表面设置有多个力传感器307,力传感器307能够感受其受到的挤压力的大小,外壳301的下表面连接有红外测距射线头308和摄像头309,红外测距射线头308能够根据红外线的射出距离判断距离目标的距离,摄像头309会拍摄并分析出其下方的保护板外形是否有瑕疵。
[0029]如图3所示,工作台4的上表面设置有一对第一劣质盘401,用来放置外表有瑕疵的保护板,且工作台4的上表面还设置有一对优质盘402,用来放置合格的保护板,优质盘402之间设置有第二劣质盘403,用来放置经过第二次筛选后被判定为劣质品的保护板,第二旋转臂5的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保护板检测工作台,包括输送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台(1)的顶部设置有第一旋转臂(2),且所述第一旋转臂(2)的一端连接有第一夹取机构(3),所述输送台(1)的一侧设置有工作台(4),且所述工作台(4)的上方设置有第二旋转臂(5),所述第二旋转臂(5)的一端连接有第二夹取机构(6),所述工作台(4)的顶面设置有保护板检测仪(7),且所述工作台(4)的一侧侧面连接有自动控制台(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保护板检测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台(1)的两端设置有安装槽(101),且所述安装槽(101)内安装有辊轮(102),所述辊轮(102)的两端连接有第一电机(103),所述输送台(1)的外围设置有输送带(104),且所述输送带(104)与辊轮(102)的部分弧面直接接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保护板检测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旋转臂(2)的一端连接有气缸(201),且所述第一旋转臂(2)的底端连接有底座(202),所述底座(202)的上表面设置有限位槽(203),且所述限位槽(203)的内部设置有第二电机(204)。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保护板检测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取机构(3)包括外壳(301),所述外壳(301)的内部设置有两对齿口板(302),且所述齿口板(302)相邻的两个之间设置有与其齿口相互啮合的齿轮(303),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席来刘益周彬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市城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