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交联剂生产用反应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200866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04 11: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化工设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交联剂生产用反应釜,包括支架,以及所述支架上固定安装的釜体,所述釜体的内部中心位置固定安装有加热柱,所述加热柱下方固定在釜体的底部,上方不与釜体接触,且与釜体之间的距离不小于加热柱的六分之一,不大于加热柱的三分之一,所述加热柱的顶部和釜体顶部之间活动安装有转动块,靠近所述转动块底部位置的周围固定安装有耐热网状接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在釜体内设置有耐热网状接盘,所述耐热网状接盘会接住进料口落下的材料,细小的会落下,结块的会在耐热网状接盘上进行预热后落下,能达到有效提高搅拌充分性的效果。到有效提高搅拌充分性的效果。到有效提高搅拌充分性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交联剂生产用反应釜


[0001]本技术涉及化工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交联剂生产用反应釜。

技术介绍

[0002]反应釜是综合反应容器,根据反应条件对反应釜结构功能及配置附件的设计。从开始的进料-反应-出料均能够以较高的自动化程度完成预先设定好的反应步骤,对反应过程中的温度、压力、力学控制(搅拌、鼓风等)、反应物/产物浓度等重要参数进行严格的调控。
[0003]经本人检索,专利号CN210815264U公开了一种PVC交联剂生产反应釜用底部固定结构,包括螺杆、固定环、釜体和固定板,所述固定环的下端面环形阵列固定有支撑腿,所述固定环的两侧中间处均开设有螺孔,所述螺杆螺纹安装在螺孔的内部,所述螺杆位于固定环外侧的一端固定有转盘,所述螺杆背离转盘的一端通过轴承活动安装有圆弧杆,且圆弧杆位于固定环的内部。
[0004]上述装置虽然达到稳定固定反应釜,但在对物料充分搅拌的方面并不能使其搅拌充分,有的材料长时间堆积会结块,直接落入胶化后的材料中会使其被包裹,会使其不能及时充分与反应材料混合,会使产品的质量不稳定,从而影响产品的产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主要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因此,本人提供一种交联剂生产用反应釜。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交联剂生产用反应釜,包括支架,以及所述支架上固定安装的釜体,所述釜体的内部中心位置固定安装有加热柱,所述加热柱下方固定在支架的底部,上方不与釜体接触,且与釜体之间的距离不小于加热柱的六分之一,不大于加热柱的三分之一,所述加热柱的顶部和釜体顶部之间活动安装有转动块,靠近所述转动块底部位置的周围固定安装有耐热网状接盘,所述转动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穿透支架,由釜体上方的驱动装置带动,驱动装置包括电机、第一齿轮、第二齿轮。
[0007]作为优选,所述转动块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数个搅拌柱,所述搅拌柱不与加热柱接触,所述搅拌柱底部固定安装了辅助块,所述辅助块活动安装在加热柱上。
[0008]作为优选,所述搅拌柱上固定安装有数个搅拌叶,所述搅拌叶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刮刀,所述刮刀与釜体底部接触的一侧固定连接了辅助块,所述刮刀与釜体侧壁接触的一侧的高度不超过耐热网状接盘所在位置高度。
[0009]作为优选,所述釜体的顶部安装有环管,所述环管的底部均匀安装有数个喷口,所述喷口上方连通有辅料管,所述辅料管穿透釜体连通内外。
[0010]作为优选,所述电机安装在釜体的顶部,所述电机的驱动轴上安装有第一齿轮,所述连接轴在支架外侧的一边安装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之间相互啮合。
[0011]作为优选,所述釜体的侧边设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开设的位置高于支架内部耐热网状接盘的位置,所述釜体的底部设有出料口。
[0012]有益效果
[0013]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交联剂生产用反应釜。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4](1)、该一种交联剂生产用反应釜,在釜体内设置有耐热网状接盘,所述耐热网状接盘会接住进料口落下的材料,细小的会落下,结块的会在耐热网状接盘上进行预热,达到预热效果后会从耐热网状接盘中落下加入搅拌,能有效提高搅拌充分性,提高产品质量。
[0015](2)、该一种交联剂生产用反应釜,在釜体的内部设有加热柱,釜体通过加热块加热,内部通过加热柱加热,两连同时加热能使反应釜快速达到预计温度,使等待时间减少,能更快投入工作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的,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申获得其他的实施附图。
[0017]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的能涵盖的范围内。
[0018]图1为本技术主要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整体平面图;
[0020]图3为本技术图1中A处放大图。
[0021]图例说明:1、支架;2、釜体;3、加热柱;4、耐热网状接盘;5、加热块;6、电机;7、第一齿轮;8、第二齿轮;9、连接轴;10、转动块;11、辅助块;12、搅拌叶;13、刮刀;14、搅拌柱;15、环管;16、辅料管;17、喷口;18、进料口;19、出料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条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实施例:一种交联剂生产用反应釜,如图1至图3所示,包括支架1,以及支架1上固定安装的釜体2,釜体2的内部中心位置固定安装有加热柱3,加热柱3能加快对容器内部的加热,加热柱3下方固定在釜体2的底部,上方不与釜体2接触,且与釜体2之间的距离不小于加热柱3的六分之一,不大于加热柱3的三分之一,在加热柱3的顶部和釜体2顶部之间活动安装有转动块10,装动块10不与加热柱3接触,靠近转动块10底部位置的周围固定安装有耐热网状接盘4,能接住落入材料,对落入材料进行初步筛分和初步加热,同时耐热网状接盘4
会随转动块10转动更均匀的把材料分布在容器内,随转动块10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轴9,连接轴9穿透釜体2,由釜体2上方的驱动装置驱动,转动块10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数个搅拌柱14,搅拌柱14不与加热柱3接触,从而加大了材料与加热柱3的接触面积,搅拌柱14底部固定安装了辅助块11,对搅拌柱14起到为稳定作用,辅助块11活动安装在加热柱3上,11的内部与3的外端贯穿活动连接,在加热柱3周围随搅拌柱14转动。
[0024]搅拌柱14上固定安装有合理数量的搅拌叶12,对材料进行搅拌,搅拌叶12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刮刀13,来刮除粘连在桶壁上的材料,刮刀13与釜体2底部接触的一侧固定连接了辅助块11,刮刀13与釜体2侧壁接触的一侧的高度不超过耐热网状接盘4在位置高度,且与耐热网状接盘4不接触。
[0025]釜体2的顶部安装有环管15,环管15的底部均匀安装有数个喷口17,使液体材料也能均匀地进入搅拌容器内,喷口17上方连通有辅料管16,辅料管16穿透釜体2连通内外,液体材料通过辅料管16进入釜体2内。
[0026]电机6安装在釜体2的顶部,电机6的驱动轴上安装有第一齿轮7,连接轴9在釜体2外侧的一边安装有第二齿轮8,第一齿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交联剂生产用反应釜,包括支架(1),以及所述支架(1)上固定安装的釜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釜体(2)的内部中心位置固定安装有加热柱(3),所述加热柱(3)下方固定在釜体(2)的底部,上方不与釜体(2)接触,且与釜体(2)之间的距离不小于加热柱(3)的六分之一,不大于加热柱(3)的三分之一,所述加热柱(3)的顶部和釜体(2)顶部之间活动安装有转动块(10),靠近所述转动块(10)底部位置的周围固定安装有耐热网状接盘(4),所述转动块(10)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轴(9),所述连接轴(9)穿透釜体(2),由釜体(2)上方的驱动装置带动,驱动装置包括电机(6)、第一齿轮(7)、第二齿轮(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联剂生产用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块(10)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搅拌柱(14),所述搅拌柱(14)不与加热柱(3)接触,所述搅拌柱(14)底部固定安装了辅助块(11),所述辅助块(11)活动安装在加热柱(3)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交联剂生产用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柱(14)上固定安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大伟
申请(专利权)人:莆田市秀屿区中特塑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