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木网壳节点构件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结构
,具体为一种新型木网壳节点构件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木结构建筑正在不断的取代传统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成为土建行业发展的一种新趋势,相较于钢混建筑,木结构具有施工周期短、节能环保、抗震性能好等优点,胶合木技术的出现使木材性能得到显著提升,让大跨度木网壳结构成为可能。目前研究比较广泛的木网壳节点连接装置通常采用钢夹板、钢填板连接的方式,现有的连接方式设计或多或少仍有一些不足之处,目前常用的结点连接方式均会使用到螺栓连接件,但在弯矩作用下,螺栓孔会受到相应角度的斜纹压应力,导致木材螺栓孔区域产生横纹拉应力,引起木材横纹受拉破坏,甚至开裂;结构中很多节点都由于钢构件比例大而存在着节点自重大、暴露在外的钢构件过多的问题,导致节点本该呈现的木质外观受到影响;现代大跨度木网壳结构节点多属于装配式节点,节点设计过于复杂会对之后施工和安装的质量产生较高要求,加大施工和安装过程中产生更多误差的风险,经大量数据分析研究可知施工和安装误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木网壳节点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中间结构以及与中间结构连接在一起的木构件(3),所述中间结构包括连接在一起的上钢毂(1)以及下钢毂(2),上钢毂(1)以及下钢毂(2)的侧边分别焊接有上翼缘板(1b)以及下翼缘板(2b),上钢毂(1)以及下钢毂(2)内部分别焊接有上加劲肋(1d)以及下加劲肋(2d),所述上钢毂(1)以及下钢毂(2)在侧面上下边二分之一连线处焊接上波纹腹板(1a)以及下波纹腹板(2a),上波纹腹板(1a)以及下波纹腹板(2a)分别与对应的上翼缘板(1b)以及下翼缘板(2b)接触面焊接,上钢毂(1)以及下钢毂(2)的底面分别设置有上螺栓孔(1c)以及下螺栓孔(2c),木构件(3)的端部开设有波纹形式的卯榫槽口(3a)。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木网壳节点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卯榫槽口(3a)的中波纹水平直线长度为木构件(3)宽度的一点五倍,所述卯榫槽口(3a)深度为木构件(3)高度的一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木网壳节点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波纹腹板(1a)以及下波纹腹板(2a)的弯折形式为相同或者相互交错,卯榫槽口(3a)的形状与上波纹腹板(1a)以及下波纹腹板(2a)对应。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木网壳节点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钢毂(1)以及下钢毂(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