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古建筑木结构重建施工工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998741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7 23: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古建筑木结构重建施工工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原古建筑资料收集:收集原古建筑的相关资料;电脑建模:对收集到的原古建筑进行电脑建模;了解材料性能、确定材料品种;采购原材料;原材料进场验收、做好保存;木结构构件制作;原材放样、配料;柱类构件及梁类构件原材初加工;数控机床木构件榫头、卯口精加工;构件榫头、卯口防腐处理;汇榫;脚手架搭设:根据大木构件安装方案搭设脚手架并经验收合格;试吊装;大木构架安装。本工法适用于古建筑木结构施工、制作和安装工程的施工技术需要,也可用于园林木结构建筑工程、文旅木结构建筑工程施工,大木构架建筑物构件制作及安装的施工技术需要。及安装的施工技术需要。及安装的施工技术需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古建筑木结构重建施工工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古建筑木结构重建
,具体涉及一种古建筑木结构重建施工工法。

技术介绍

[0002]古建筑木结构主要靠榫卯形式将成千上万个单件组合而成,构造简单也要有数以百计的木构件。这样多的木构件,除椽子、望板外,其余构件几乎全部是凭榫卯结合在一起的。随着木结构建筑物年代的久远,这些建筑出现了严重的损毁,并且,又因为城市的建设,其中大量木结构被拆除,所以,对于古建筑木结构重建的意义重大。但是,对于这些木结构建筑物的重建会考虑到不同的情况,单体建筑或者群体建筑。在城市更新中,也会考虑到建筑在城市中的意义,城市格局等,所以对于古建筑木结构重建的工法实施却是一个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古建筑木结构重建施工工法,本工法适用于古建筑木结构施工、制作和安装工程的施工技术需要,也可用于园林木结构建筑工程、文旅木结构建筑工程施工,大木构架建筑物构件制作及安装的施工技术需要。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古建筑木结构重建施工工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6](1)原古建筑资料收集:收集原古建筑的相关资料;
[0007](2)电脑建模:对收集到的原古建筑进行电脑建模;
[0008](3)了解材料性能、确定材料品种:选取在城市更新中,被拆除保存下来的老建筑物的木构件,作为建筑原材;选取木材属于防腐木种类,木材重且硬坚韧强度高;
[0009](4)采购原材料:采购时选择材质质地坚韧、树杆挺直、圆率比例匀称、正常、无障节、霉变、无裂缝、色泽一致、干燥的原木、锯材;
[0010](5)原材料进场验收、做好保存:对用于工程的主要材料,进场时必须具备正式的材料合格证和材质检验报告;
[0011](6)木结构构件制作:选用木材,对所有进场的木材按施工图要求下料加工,根据不同加工精度留足加工余量;
[0012](7)原材放样、配料:按设计要求,以幢号为单位,开列出各种构件所需材料的种类、数量、规格方面的料单;对已进场验收合格的材料根据图纸进行锯材加工。
[0013](8)柱类构件及梁类构件原材初加工:柱类构件制作的工艺流程如下:在柱料两端直径面上分出中点,吊垂直线,再用方尺画出十字中线;然后根据两端八卦线,顺柱身弹出直线,依照此线砍刨柱料成八方;再弹十六瓣线,砍刨成十六方,直至把柱料砍圆刮光;按柱身线四面去荒刮平后,四角起梅花线角,圆楞后将柱身净光;弹画柱身中线,按优面朝外原则,选定各柱位置;
[0014]梁类构件制作的工艺流程如下:在梁两端画出迎头立线,依据立线放出平水线、抬头线、熊背线及梁底线、两肋线;将两端各线分别弹在梁身各面;按线将梁身去荒刮平,再用分丈杆点出梁头外端线及各步架中线,用方尺勾画到梁的各面;画出各部位榫、卯及海眼、瓜柱眼、檩碗、鼻子和垫板口子线;依照样板在老角梁上、下面弹出顺身中线,点画出各搭交檩的老中及里、外由中线,再用斜檩碗样板画出檩碗,然后锯挖檩碗,凿暗销眼,钻角梁钉孔,加工角梁头尾;按样板制作仔角梁;钻角梁钉孔,加工梁头梁尾,锯挖檩碗;在两侧金檩外由中的外金盘线至老角梁头六椽径处剔凿翼角椽槽;复弹各线,标记位置号;
[0015](9)数控机床木构件榫头、卯口精加工:进行电脑数控加工前技术人员应根据构件尺寸大小及加工精度等要求的参数进行加工程序编程设计;加工程序编程设计好及数控机床的各项安全运行检查完成后,用废弃的边角料进行试加工查看加工效果及精度情况;最后按电脑数控机床操作进行构件加工;
[0016](10)构件榫头、卯口防腐处理:对各类已加工好的柱类构件和梁类构件的卯口、榫头进行防腐处理;
[0017](11)汇榫:汇榫即试装,在加工场内将构件按图有序组合,把做好的榫汇入卯中;
[0018](12)脚手架搭设:根据大木构件安装方案搭设脚手架并经验收合格;
[0019](13)试吊装:根据方案进行试吊,确认构件吊点的合理性及绳扣的可靠性以保证各大木构件安装顺利完成;
[0020](14)大木构架安装:主要施工工艺流程如下:从明间开始吊装柱子,绑临时撑杆,再依次立好次间、稍间柱子,安装柱头枋和穿插枋;屋架就位后,安装脊檩、拉杆或临时支撑;下架立齐后,验核尺寸,进行“草拨”,并掩上“卡口”,固定节点;然后支好迎门撑、龙门撑、野撑及柱间横、纵向拉杆;按先下后上的次序,安装梁、板、枋、瓜柱等各部构件。
[0021]优选地,所述步骤(3)中,木材的气干密度达到0.80

0.94g/cm3,木材未烘干密度在1.3kg/m3

1.5kg/m3。
[0022]优选地,所述步骤(5)中,对于进场材料应严格按布置图分类堆放,堆放整齐,堆放不超标准,堆场不作他用,仓贮间有材料收发管理制度。
[0023]优选地,所述步骤(6)中,加工后的木构件及时核对规格及数量,分类整齐堆放;对易变形的硬杂木,堆放时适当采取防变形措施。
[0024]优选地,所述步骤(8)中,柱类构件制作中,圆柱依据十字中线放出八卦线,柱头按柱高的7

~10

收分,方柱依据十字中线放出柱身线,柱头收分宜比圆柱小,线角深度按柱子看面尺寸的1/10~1/15确定,外檐柱按柱高7

~10

弹出升线。
[0025]优选地,所述步骤(8)中,梁类构件制作中,瓜柱眼视需要做单眼或双眼,眼长按瓜柱侧面宽的1/2,深按眼长的2/3.梁头鼻子宽按粱头宽的1/3,两侧檩碗要与檩的弧度相符;加工完成后复弹中线、平水线、抬头线;按各面宽度1/10圆楞,梁头上面及两边刮出八字楞。
[0026]优选地,所述步骤(11)中,通过套中线尺寸、校衬头、套中线、照构件翘曲面、看两构件垂直度等来决定榫卯的修整程度,使对应的榫卯松紧度合适,对应构件结合紧密。
[002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8]本工法对城市更新中的古建筑木结构施工工法从材料选用到构件制作安装的全过程进行深入研究,收集古建筑老物件及原有古建筑测绘资料,采用“老物件”木作为结构用料,通过现代技术的二次加工,其榫卯连接件的加工与拼接在古建筑重建施工中比传统
的连接更强调其精细度,并通过电脑技术,提高了加工精度。在“老物件”木结构安装过程中,提前对榫口作防腐处理,对榫缝作封闭处理,提高木结构在古建筑重建施工中的安装质量采用“老物件”木材作为古建筑重建木结构构件的主材,比一般的木材做古建筑更耐腐、耐久;古建筑的使用寿命会大幅增加,也将明显减少维修和保养费用的支出。对各木结构构件的加工制作采用先进的电脑技术进行加工,实现标准化加工制作,确保构件加工精度,提高木材利用率、减少废料余量,提升工作效率、加快施工速度,促进工程提前完成、早日发挥经济效益。采用本项目研究成果进行施工,节约木材加工构件造成的多余材料损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古建筑木结构重建施工工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原古建筑资料收集:收集原古建筑的相关资料;(2)电脑建模:对收集到的原古建筑进行电脑建模;(3)了解材料性能、确定材料品种:选取在城市更新中,被拆除保存下来的老建筑物的木构件,作为建筑原材;选取木材属于防腐木种类,木材重且硬坚韧强度高;(4)采购原材料:采购时选择材质质地坚韧、树杆挺直、圆率比例匀称、正常、无障节、霉变、无裂缝、色泽一致、干燥的原木、锯材;(5)原材料进场验收、做好保存:对用于工程的主要材料,进场时必须具备正式的材料合格证和材质检验报告;(6)木结构构件制作:选用木材,对所有进场的木材按施工图要求下料加工,根据不同加工精度留足加工余量;(7)原材放样、配料:按设计要求,以幢号为单位,开列出各种构件所需材料的种类、数量、规格方面的料单;对已进场验收合格的材料根据图纸进行锯材加工;(8)柱类构件及梁类构件原材初加工:柱类构件制作的工艺流程如下:在柱料两端直径面上分出中点,吊垂直线,再用方尺画出十字中线;然后根据两端八卦线,顺柱身弹出直线,依照此线砍刨柱料成八方;再弹十六瓣线,砍刨成十六方,直至把柱料砍圆刮光;按柱身线四面去荒刮平后,四角起梅花线角,圆楞后将柱身净光;弹画柱身中线,按优面朝外原则,选定各柱位置;梁类构件制作的工艺流程如下:在梁两端画出迎头立线,依据立线放出平水线、抬头线、熊背线及梁底线、两肋线;将两端各线分别弹在梁身各面;按线将梁身去荒刮平,再用分丈杆点出梁头外端线及各步架中线,用方尺勾画到梁的各面;画出各部位榫、卯及海眼、瓜柱眼、檩碗、鼻子和垫板口子线;依照样板在老角梁上、下面弹出顺身中线,点画出各搭交檩的老中及里、外由中线,再用斜檩碗样板画出檩碗,然后锯挖檩碗,凿暗销眼,钻角梁钉孔,加工角梁头尾;按样板制作仔角梁;钻角梁钉孔,加工梁头梁尾,锯挖檩碗;在两侧金檩外由中的外金盘线至老角梁头六椽径处剔凿翼角椽槽;复弹各线,标记位置号;(9)数控机床木构件榫头、卯口精加工:进行电脑数控加工前技术人员应根据构件尺寸大小及加工精度等要求的参数进行加工程序编程设计;加工程序编程设计好及数控机床的各项安全运行检查完成后,用废弃的边角料进行试加工查看加工效果及精度情况;最后按电脑数控机床操作进行构件加工;(10)构件榫头、卯口防腐处理:对各类已加工好的柱类构件和梁类构件的卯口、榫头进行防腐处理;(11)汇榫:汇榫即试装,在加工场内将构件按图有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健袁德新刘树杰赵森翔吴广宇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新基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