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芯杆及旋转抽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116228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8 14: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模芯杆及旋转抽芯装置,一种模芯杆包括顶杆,所述顶杆上端设有模芯,所述顶杆侧壁上至少设有一长条状凸起,所述长条状凸起沿顶杆长度方向设置,所述顶杆上设有受力环,所述受力环设置在长条状凸起下方。一种旋转抽芯装置包括基板,所述基板下端设有油缸,所述基板上端设有支座,所述油缸与所述模芯杆连接,所述支座上设有与长条状凸起配合工作的旋转驱动机构,所述支座上还设有与受力环配合工作的受力机构。具有结构设计合理、先旋转后抽芯、加工产品质量高、使用寿命长等优点。等优点。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芯杆及旋转抽芯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模具
,具体涉及一种模芯杆及旋转抽芯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实际生产中,很多产品上设计有通孔,例如滑板砖,这就要求使用模具加工产品时还要同时加工出通孔,而模芯杆正是为了加工通孔而设计的工具。
[0003]现有模芯杆(又叫芯杆)结构普遍采用柱状,产品加工成型后直接顶出或抽出,但现有模芯杆结构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一些不足,一是针对压制成型的产品,或者材料摩擦系数大的产品,例如滑板砖压制成型时,产品在压制过程中使得模芯杆与产品之间产生很大的挤压增大摩擦,模芯杆直接抽出会对产品通孔内壁造成损坏,导致产品加工质量下降或只能通过后续工艺进行弥补;二是现有模芯杆在受力时直接将作用力传递到驱动器上,例如使用油缸驱动模芯杆时,模芯杆受到的作用力直接传递到油缸上,而压制成型过程中产生的冲击力较大,因此油缸会受到较大的冲击力,很容易造成油缸及油路系统中其他部件的损坏,同时由于油缸受到冲击也会导致模芯杆的位置发生改变,影响加工质量。因此,有必要改进现有模芯杆以及驱动结构,以期提高使用寿命和加工产品质量。
[0004]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内容属于专利技术人的技术认知范畴,并不必然构成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模芯杆及旋转抽芯装置,具有结构设计合理、先旋转后抽芯、加工产品质量高、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0006]本技术通过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
[0007]一种模芯杆,包括顶杆,所述顶杆上端设有模芯,所述顶杆侧壁上至少设有一长条状凸起,所述长条状凸起沿顶杆长度方向设置,所述顶杆上设有受力环,所述受力环设置在长条状凸起下方。
[0008]所述长条状凸起与所述顶杆一体成型设置;
[0009]或者,所述顶杆侧壁上设有长条状凹槽,所述长条状凸起插入长条状凹槽内。
[0010]所述顶杆侧壁上对称设有两长条状凸起。
[0011]所述受力环与所述顶杆一体成型;
[0012]或者,所述受力环与顶杆螺纹连接,所述顶杆外壁上设有外螺纹,所述受力环中心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壁上设有与外螺纹匹配的内螺纹。
[0013]所述模芯与顶杆一体成型;
[0014]或者,所述模芯与顶杆螺纹连接,所述顶杆上端设有螺纹孔,所述模芯下端设有与螺纹孔匹配的螺纹柱。
[0015]所述顶杆分体设计,包括串联的下顶杆和上顶杆,所述长条状凸起和受力环分别设置在下顶杆上,所述模芯与上顶杆螺纹连接,所述上顶杆上端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的上部设计成螺纹孔A,所述模芯下端设有与螺纹孔A匹配的螺纹柱A,所述下顶杆上端设有凹
槽,所述凹槽内设有连接螺纹孔,所述上顶杆下端设有与凹槽匹配的凸起,所述上顶杆中心设有连接通孔,所述连接通孔直径小于安装孔直径,所述连接通孔内设有连接螺栓,所述连接螺栓下端安装在连接螺纹孔上。
[0016]一种旋转抽芯装置,包括基板,所述基板下端设有油缸,所述基板上端设有支座,所述油缸与上述模芯杆连接,所述支座上设有与长条状凸起配合工作的旋转驱动机构,所述支座上还设有与受力环配合工作的受力机构。
[0017]所述旋转驱动机构包括轴承座,所述轴承座通过轴承与旋转套连接,所述轴承座上设有用于对旋转套竖向限位的压板,所述旋转套上设有供顶杆穿过的通孔A,所述通孔A内壁上竖向设有与长条状凸起匹配的卡槽,所述长条状凸起插入卡槽内,所述旋转套上设有摆臂,所述支座上设有气缸安装座,所述气缸安装座上转动设有旋转驱动气缸,所述旋转驱动气缸与摆臂转动连接。
[0018]所述受力机构包括设置在支座上的受力座,所述受力座中心设有供顶杆通过的通孔B,所述受力座上对称设有两受力驱动气缸,所述受力驱动气缸连接有受力板,所述受力座上设有受力滑道,所述受力板滑动设置在受力滑道上,两所述受力板相对的端面上分别设有与顶杆匹配的圆弧形凹槽。
[0019]所述油缸的活塞杆上设有连接头,所述连接头侧壁上设有下定位凹槽,所述连接头上端设有插孔,所述顶杆侧壁上设有上定位凹槽,所述顶杆下端插入插孔内,所述下定位凹槽和上定位凹槽上设有定位挡圈,所述定位挡圈分体设计,所述定位挡圈包括一体成型设置的上平板和侧圆弧板,所述上平板通过螺栓紧固在连接头上端且插入上定位凹槽内,所述上平板厚度小于上定位凹槽的宽度,所述侧圆弧板上设有与下定位凹槽匹配的下定位凸起,所述下定位凸起插入下定位凹槽内。
[0020]本技术采用上述结构,能够带来如下有益效果:
[0021](1)通过在顶杆上设计长条状凸起和受力环,能够实现用长条状凸起作为旋转驱动的受力部件,用受力环作为传递冲击力的部件,避免将冲击力传递给驱动器;(2)通过在模芯杆的基础上设计相应的旋转抽芯装置,实现对模芯杆的先旋转后抽芯的目的,有效提高产品加工质量;(3)通过设计受力机构可以实现在加工过程中通过受力环将冲击力作用在受力机构上,而不会对油缸造成冲击,延长油缸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模芯杆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1中顶杆采用圆柱状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2模芯杆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3模芯杆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4模芯杆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5模芯杆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5模芯杆的主视图;
[0029]图8为图7中的A

A向剖视图;
[0030]图9为本技术旋转抽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10为本技术旋转抽芯装置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11为本技术省略模芯杆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12为本技术油缸与模芯杆安装的结构示意图;
[0034]图13为本技术油缸与模芯杆安装结构的爆炸图;
[0035]图中,1、顶杆,101、下顶杆,102、上顶杆,103、安装孔,104、螺纹孔A,105、螺纹柱A,106、凹槽,107、连接螺纹孔,108、凸起,109、连接通孔,110、连接螺栓,2、模芯,3、长条状凸起,4、受力环,401、通孔,5、长条状凹槽,6、外螺纹,7、内螺纹,8、螺纹孔,9、螺纹柱,10、基板,11、油缸,12、支座,13、旋转驱动机构,1301、轴承座,1302、轴承,1303、旋转套,1304、压板,1305、通孔A,1306、卡槽,1307、摆臂,1308、气缸安装座,1309、旋转驱动气缸,14、受力机构,1401、受力座,1402、通孔B,1403、受力驱动气缸,1404、受力板,1405、受力滑道,1406、圆弧形凹槽,15、连接头,16、下定位凹槽,17、插孔,18、上定位凹槽,19、定位挡圈,1901、上平板,1902、侧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芯杆,其特征在于,包括顶杆,所述顶杆上端设有模芯,所述顶杆侧壁上至少设有一长条状凸起,所述长条状凸起沿顶杆长度方向设置,所述顶杆上设有受力环,所述受力环设置在长条状凸起下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芯杆,其特征在于,所述长条状凸起与所述顶杆一体成型设置;或者,所述顶杆侧壁上设有长条状凹槽,所述长条状凸起插入长条状凹槽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模芯杆,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杆侧壁上对称设有两长条状凸起。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模芯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受力环与所述顶杆一体成型;或者,所述受力环与顶杆螺纹连接,所述顶杆外壁上设有外螺纹,所述受力环中心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壁上设有与外螺纹匹配的内螺纹。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模芯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模芯与顶杆一体成型;或者,所述模芯与顶杆螺纹连接,所述顶杆上端设有螺纹孔,所述模芯下端设有与螺纹孔匹配的螺纹柱。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一种模芯杆,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杆分体设计,包括串联的下顶杆和上顶杆,所述长条状凸起和受力环分别设置在下顶杆上,所述模芯与上顶杆螺纹连接,所述上顶杆上端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的上部设计成螺纹孔A,所述模芯下端设有与螺纹孔A匹配的螺纹柱A,所述下顶杆上端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连接螺纹孔,所述上顶杆下端设有与凹槽匹配的凸起,所述上顶杆中心设有连接通孔,所述连接通孔直径小于安装孔直径,所述连接通孔内设有连接螺栓,所述连接螺栓下端安装在连接螺纹孔上。7.一种旋转抽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所述基板下端设有油缸,所述基板上端设有支座,所述油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江涛傅师杰王程邱同昌王肖亮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圣德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