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格拉默公司专利>正文

具有座椅深度调节装置的车辆座椅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10674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8 14: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辆座椅(1),该车辆座椅(1)具有座位部分框架(2)和带有座椅深度调节元件(5)的座椅深度调节装置(4),该座椅深度调节元件(5)可相对于座位部分框架(2)位移,其中第一连接元件(6)被设置和设计成将座椅深度调节元件(5)连接到座位部分框架(2)并相对于座位部分框架(2)引导座椅深度调节元件(5)。位部分框架(2)引导座椅深度调节元件(5)。位部分框架(2)引导座椅深度调节元件(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座椅深度调节装置的车辆座椅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座位框架和带有座椅深度调节元件的座椅深度调节装置的车辆座椅,其中座椅深度调节元件可相对于座椅框架位移。

技术介绍

[0002]具有用于调节车辆座椅,特别是人可以坐在其上的座椅表面的座椅深度的座椅深度调节装置的现有技术车辆座椅是已知的。
[0003]这种座椅深度调节装置例如借助于几个杆元件被引导,从而相应的座椅深度调节元件在杆元件上沿这些杆元件被引导。杆元件刚性连接到座位框架。在刚性和承载能力方面,该设计适合于交通中的正常使用,但不适用于越野使用。相应的调整与相当大的额外努力相关联,特别是为了将杆元件设计成即使在重负载下它们也不会与座位框架分离。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辆座椅,借助于该车辆座椅可以克服上述问题并且借助于该车辆座椅可以减少所需组件的数量。
[0005]该目的通过本专利技术的车辆座椅中的任一项来解决。本专利技术的有利实施方案可以在具体实施方式中找到。
[0006]本专利技术的中心思想是提供一种车辆座椅,所述车辆座椅包括座位部分框架和包括座椅深度调节元件的座椅深度调节装置,座椅深度调节元件可相对于座位部分框架位移,其中第一连接元件被设置和适于将座椅深度调节元件连接到座位部分框架和相对于座位部分框架引导座椅深度调节元件。
[0007]座位部分框架应理解为座位部分的框架,其中座位部分表示车辆座椅的人可以就座的部分。优选地,座位部分在其上侧具有垫子和/或罩子。/>[0008]根据本专利技术,座椅深度调节元件可相对于座位部分框架位移,优选地可线性移动。特别优选地,位移使得座椅深度调节元件可平移地位移。优选地,座椅深度调节元件在纵向方向上是可位移的,其中纵向方向可以对应于车辆座椅的纵向方向。通过使座椅深度调节元件相对于座位部分框架位移,可以调节车辆座椅,尤其是座位部分的座椅深度,因为座椅表面可以通过座椅深度调节元件改变。
[0009]根据优选的实施方案,座椅深度调节装置行程高达100mm,更优选80mm,特别优选60mm。座椅深度调节装置行程是指座椅深度调节元件可以相对于座位部分框架位移的距离。这意味着座椅深度调节元件可以具有最小位移位置和最大位移位置,其中每个位置可以位于该位移位置之间。在最小位移位置和最大位移位置之间,座椅深度调节元件行进位移路径。
[0010]根据本专利技术,因此设想不再设置如现有技术中已知的用于引导的杆元件,而是仅设置至少一个连接元件,一方面,借助于该至少一个连接元件,座椅深度调节元件连接到座位部分框架,并且借助于该至少一个连接元件,座椅深度调节元件可以相对于座位部分框
架被引导。因此,双重功能可以归因于连接元件。
[0011]特别优选地,座椅深度调节元件由塑料制成,其中优选地,座椅深度调节元件可以在注塑过程中制造。
[0012]根据一个特别优选的实施方案,座位部分框架包括第一延长孔,其中第一连接元件延伸穿过第一延长孔并且其中第一连接元件由第一延长孔引导。
[0013]优选地,第一延长孔被设置为座位部分框架的间隙或凹部,即,第一延长孔是座位部分框架的一体部分,使得可以省略如从现有技术已知的延伸超出座位部分框架的额外的引导件等。
[0014]特别优选地,第一延长孔被设计成在纵向方向上延伸,使得座椅深度调节元件在纵向方向上的线性引导是可能的。
[0015]特别优选地,第一连接元件形成为垂直于第一延长孔的延伸方向延伸,优选地垂直于纵向方向延伸。
[0016]根据另一优选的实施方案,第一连接元件被设置成由第一连接元件部和第二连接元件部形成,其中第一连接元件部和第二连接元件部至少非固定地(non

positively),优选固定地,相互连接。在此可以想到,第一连接元件部和第二连接元件部彼此螺纹连接、铆接等。
[0017]进一步优选地,第一连接元件部或第二连接元件部可以被设置成用塑料二次成型(overmoulded),其中优选地,第一连接元件部或第二连接元件部由座椅深度调节元件二次成型。
[0018]根据另一优选的实施方案,第一连接元件可以被设置为包括第一连接部分和第二连接部分,其中进一步优选地,第一连接部分与座椅深度调节元件直接接触,第二连接部分与座位部分框架直接或间接接触,其中特别优选间接接触。
[0019]通过连接部分,可以实现第一连接元件、座椅深度调节元件和座位部分框架之间的良好连接。
[0020]如根据本专利技术所描述的,该连接使得座椅深度调节元件向座位部分框架的位移是可能的。
[0021]根据一个特别优选的实施方案,可以设置第一弹簧单元,优选盘式弹簧单元,其在圆周方向上至少部分地围绕第一连接元件,其中第一弹簧单元有效连接到(operatively connected)座位部分框架和第一连接元件至少使得弹簧力作用于第一连接元件和作用于座位部分框架。
[0022]特别优选地,第一弹簧单元刚性连接到第一连接元件。
[0023]进一步优选地,第一弹簧单元被设计成使得弹簧力作用在高度方向上,该高度方向可以对应于车辆座椅高度方向或第一连接元件的延伸方向。优选地,第一弹簧单元被设计成使得弹簧力作用在高度方向上和在宽度方向上,该高度方向可以对应于车辆座椅高度方向或第一连接元件的延伸方向。
[0024]特别优选地,第一弹簧单元连接到第一连接元件的第二连接部分和座位部分框架,从而可以在垂直于第一延长孔的方向上进行公差补偿,并且座椅深度调节元件在第一延长孔中的良好引导和可位移性是可能的。进一步优选地,第一弹簧单元可以被设计成使得第一连接元件相对于该延长孔的公差补偿也是可能的。优选地,如在纵向方向上所见,第
一弹簧元件延伸穿过第一延长孔并且与第一连接元件和第一延长孔有效接触。
[0025]根据另一优选的实施方案,第一弹簧单元被设置成由塑料制成。
[0026]特别优选地,塑料具有弹性特性,使得第一连接元件和座位部分框架之间的公差补偿是可能的。进一步优选地,例如取决于第一连接元件的第一连接元件部和第二连接元件部相互连接的方式,例如连接元件部相互拧入多远,第一弹簧元件可用于调节座位部分框架与第一连接元件之间的连接强度。
[0027]特别优选地,第一弹簧单元具有滑动特性,从而可以进一步改进座椅深度调节元件相对于座位部分框架的位移。例如,可以想到第一弹簧单元的材料具有滑动特性。
[0028]根据另一优选的实施方案,可以设置第二连接元件,该第二连接元件被设置和设计成将座椅深度调节元件连接到座位部分框架并且相对于座位部分框架引导座椅深度调节元件,并且其中座位部分框架具有第二延长孔,其中第二连接元件延伸穿过第二延长孔并且其中第二连接元件由第二延长孔引导。
[0029]进一步优选地,可以设置第二连接元件和第三连接元件,它们被设置和构造成将座椅深度调节元件连接到座位部分框架并且相对于座位部分框架引导座椅深度调节元件,并且其中座位部分框架具有第二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车辆座椅(1),其中所述车辆座椅(1)具有座位部分框架(2)和带有座椅深度调节元件(5)的座椅深度调节装置(4),其中所述座椅深度调节元件(5)可相对于所述座位部分框架(2)位移,其特征在于,第一连接元件(6)被设置和设计成将所述座椅深度调节元件(5)连接到所述座位部分框架(2)并相对于所述座位部分框架(2)引导所述座椅深度调节元件(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座椅(1),其特征在于所述座位部分框架(2)具有第一延长孔(7),其中所述第一连接元件(6)延伸穿过所述第一延长孔(7)并且其中所述第一连接元件(6)由所述第一延长孔(7)引导。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座椅(1),其特征在于设置优选为盘式弹簧单元的第一弹簧单元(12),所述第一弹簧单元(12)在圆周方向上至少部分地围绕所述第一连接元件(6),所述第一弹簧单元(12)有效连接到所述座位部分框架(2)和所述第一连接元件(6至少使得弹簧力作用于所述第一连接元件(6)和作用于所述座位部分框架(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座椅(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簧单元(12)由塑料制成。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座椅(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元件(6)由第一连接元件部(13)和第二连接元件部(14)形成,所述第一连接元件部(13)和所述第二连接元件部(14)至少非固定地,优选固定地,相互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座椅(1),其特征在于设置第二连接元件(8)和第三连接元件(10),所述第二连接元件(8)和所述第三连接元件(10)被设置和设计成将所述座椅深度调节元件(5)连接到所述座位部分框架(2)并相对于所述座位部分框架(2)引导所述座椅深度调节元件(5),其中所述座位部分框架(2)具有第二延长孔(9)和第三延长孔(11),其中所述第二连接元件(8)延伸穿过所述第二延长孔(9)并且其中所述第二连接元件(8)由所述第二延长孔(9)引导,其中所述第三连接元件(10)延伸穿过所述第三延长孔(11)并且其中所述第三连接元件(10)由所述第三延长孔(11)引导。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座椅(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延长孔(7)在纵向方向(L)上延伸。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座椅(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延长孔(7)、所述第二延长孔(9)和所述第三延长孔(11)被设置成彼此平行。9.车辆座椅(1),其中所述车辆座椅(1)包括座位部分框架(2)和带有座椅深度调节元
件(5)的座椅深度调节装置(4),其中所述座椅深度调节元件(5)可相对于所述座位部分框架(2)位移,其特征在于所述座位部分框架(2)具有第一延长孔(7)并且所述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康斯坦丁
申请(专利权)人:格拉默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