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铁路车辆缓解阀拉绳安装吊座装置及铁路车辆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08825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4 11: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铁路车辆缓解阀拉绳安装吊座装置及铁路车辆,涉及铁路车辆制动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吊座结构,吊座结构包括支撑组件和吊座;至少一个拉绳,拉绳的一端与铁路车辆的缓解阀手柄连接,支撑组件,支撑组件的一端固接在铁路车辆的侧梁上;吊座,吊座的一端转动连接在支撑组件上,吊座靠近侧梁的一面下部设有支撑孔,拉绳的另一端贯穿支撑孔,拉绳上且位于其另一端与支撑孔之间设有防脱挡圈;弹性复位件,弹性复位件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支撑组件与吊座上,弹性复位件能够使吊座转动到竖直状态。吊座在装、卸车时受到货物、装载机和叉车等车外侧的外力撞击时,该装置的吊座摆动功能避免了由于外力碰撞致使吊座弯曲变形的发生。变形的发生。变形的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铁路车辆缓解阀拉绳安装吊座装置及铁路车辆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铁路车辆制动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铁路车辆缓解阀拉绳安装吊座装置及铁路车辆。

技术介绍

[0002]120型空气控制阀是铁路车辆制动装置的核心部件,主要实现车辆的制动与缓解,是制动装置的控制中枢。缓解阀拉杆是车辆空气制动系统中实现手动缓解的主要操作件,其与120型空气控制阀的缓解阀手柄直接相连,以实现车辆手动缓解功能。
[0003]缓解阀拉杆的布置既要便于地面工作人员的安全操作,也要避免操作时因阻滞等造成的缓解不良现象。现有缓解阀拉杆的布置及设计主要依据铁路车辆的结构而定,布置于车辆车体结构中部或布置于车辆车体结构的端部,并通过缓解阀拉杆吊座等附属件固定。如图1至图3所示,铁路车辆中的通用敞车、平车、棚车、部分罐车等绝大多数车型由于受到车体结构限制,将120型空气控制阀26通过其安装座安装在车体底架中部的中梁24一侧下方,对应将长短不一致采用直径为10mm圆钢制造的左缓解阀拉杆27和右缓解阀拉杆28朝向车内扁平端设置的安装孔与120型空气控制阀26的缓解阀手柄29用第三开口销30连接后,左、右缓解阀拉杆朝向车外的另一端分别延伸到车体底架两侧的侧梁7下方,为左、右防止缓解阀拉杆脱落的发生,将左、右两侧的缓解阀拉杆手把31端部分别在穿入L形防脱板32下方的安装孔后,然后将缓解阀拉杆手把31煨制成直边长度为200mm的梯形结构,并将其接口处采用电焊进行封闭焊接,再采用专用拉铆钉33和专用拉铆钉套环34将已安装在缓解阀拉杆手把31端防脱板32的上方两孔与组焊在侧梁7内侧安装缓解阀拉杆底座35上的缓解阀拉杆吊座36下部设置的两个安装孔对齐固定,以方便操纵人员站在车辆两侧的任意一侧通过推拉缓解阀拉杆手把31对铁路车辆120型空气控制阀26进行手动缓解操纵,保证车辆制动、缓解工作状态良好。
[0004]现有的缓解阀拉杆吊座在铁路车辆通用敞车、平车等车型使用过程中,为避免原来缓解阀拉杆手把露在侧梁外侧,易受到装卸时坠落物体的打击,造成缓解阀拉杆吊座的非正常受力及缓解阀拉杆吊架安装的位置比较靠外导致装车时易受到撞击造成缓解阀拉杆吊座从焊接处折断或者严重弯曲变形,采用分别将缓解阀拉杆手柄由露在侧梁外侧改为侧梁下方、缓解阀拉杆吊座安装的位置由原来侧梁下方改进为靠侧梁里侧布置的方案,但是,实际装车时改进后的缓解阀拉杆吊座仍易受到撞击造成缓解阀拉杆吊座从焊接处折断或者严重弯曲变形,同时现有的缓解阀拉杆吊座等固定的附属件及缓解阀拉杆也会出现裂损、磨损和脱落丢失,影像铁路车辆制动缓解性能和行车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不足提供一种铁路车辆缓解阀拉绳安装吊座装置及铁路车辆,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缓解阀拉杆吊座易受到撞击造成缓解阀拉杆吊座从焊接处折断或者严重弯曲变形,同时现有的缓解阀拉杆吊座等固定的附属件及缓解
阀拉杆也会出现裂损、磨损和脱落丢失,影像铁路车辆制动缓解性能和行车安全性问题。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铁路车辆缓解阀拉绳安装吊座装置,该装置包括:
[0007]至少一个吊座结构,所述吊座结构包括支撑组件、缓解阀拉绳吊座和弹性复位件;
[0008]至少一个拉绳,所述拉绳的一端与铁路车辆的缓解阀手柄连接,
[0009]所述支撑组件的一端固接在铁路车辆的侧梁上;
[0010]所述缓解阀拉绳吊座的一端转动连接在支撑组件上,所述缓解阀拉绳吊座靠近所述侧梁的一面下部设有支撑孔,所述拉绳的另一端贯穿所述支撑孔,所述拉绳上且位于其另一端与所述支撑孔之间设有防脱挡圈;
[0011]所述弹性复位件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支撑组件与所述缓解阀拉绳吊座上,所述弹性复位件能够使所述缓解阀拉绳吊座转动到竖直状态。
[0012]优选地,所述支撑组件包括:
[0013]缓解阀拉绳底座,所述缓解阀拉绳底座的一端固接在侧梁的内侧腹板上,所述缓解阀拉绳底座的两端与底部之间设有第一凹槽,部分所述第一凹槽的底部固接在侧梁的下翼,所述缓解阀拉绳吊座的一端转动连接在另一部分所述第一凹槽的内侧;
[0014]限位挡板,所述限位挡板固接在所述第一凹槽的内侧且位于所述缓解阀拉绳吊座与所述下翼之间,所述缓解阀拉绳吊座贴合在所述限位挡板上时,所述缓解阀拉绳吊座处于竖直状态;
[0015]至少一个筋板,所述筋板固接在侧梁的内侧腹板与所述缓解阀拉绳底座的顶部。
[0016]优选地,所述弹性复位件为扭簧。
[0017]优选地,所述缓解阀拉绳吊座的两端与所述缓解阀拉绳吊座远离所述限位挡板的一侧之间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二凹槽之间设有转动组件;
[0018]所述弹性复位件套接在所述转动组件上,所述弹性复位件的一端连接在第一凹槽的内侧顶部,其另一端连接在缓解阀拉绳吊座的内侧且靠近所述限位挡板的一侧。
[0019]优选地,该吊座结构还包括导向组件,所述导向组件包括:
[0020]两第一圆销,两所述第一圆销的一端均穿过所述第二凹槽的内侧且分别连接在所述支撑孔圆心的上部与下部。
[0021]两导向套,两所述导向套分别套接在两所述第一圆销上,所述导向套的圆周壁上设有第一环形槽,两所述第一环形槽之间设有间隙,所述间隙的距离小于所述支撑孔的直径,所述拉绳穿过所述间隙。
[0022]优选地,所述转动组件包括:
[0023]第二圆销,所述第二圆销的一端贯穿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二凹槽;
[0024]两隔离垫,两所述隔离垫均套接在所述第二圆销上,其中一个所述隔离垫设置在所述第一凹槽的内部一侧与所述第二凹槽的外部一侧之间,另一个所述隔离垫设置在第一凹槽的内部另一侧与所述第二凹槽的外部另一侧之间。
[0025]优选地,所述拉绳的另一端回绕成封闭的第二环体,所述第二环体上套接有手把。
[0026]优选地,所述拉绳的直径为φ3mm

φ3.5mm,所述拉绳为不锈钢钢丝绳。
[0027]优选地,还包括至少一个托架,所述托架连接在铁路车辆的底架上且位于所述缓解阀与所述缓解阀拉绳吊座之间,所述托架上也设有用于引导且支撑拉绳的导向组件。
[0028]一种铁路车辆,包括:
[0029]120型空气控制阀和缓解阀,设置在所述铁路车辆的中梁一侧,所述缓解阀上设置有缓解阀手柄,所述缓解阀手柄呈U形状,所述缓解阀手柄的U形口朝下,所述缓解阀手柄的内侧转动连接有防护套,所述防护套的圆周壁上设有第二环形槽,所述拉绳的一端回绕在第二环形槽内且形成封闭的第一环体;
[0030]所述的一种铁路车辆缓解阀拉绳安装吊座装置;
[0031]所述吊座结构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吊座结构对称设置并分别与所述铁路车辆的两个侧梁连接;
[0032]所述拉绳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拉绳的长度不同。
[003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铁路车辆缓解阀拉绳安装吊座装置,其有益效果在于:该装置的缓解阀拉绳吊座一端转动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铁路车辆缓解阀拉绳安装吊座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吊座结构,所述吊座结构包括支撑组件、缓解阀拉绳吊座和弹性复位件;至少一个拉绳,所述拉绳的一端与铁路车辆的缓解阀手柄连接;所述支撑组件的一端固接在铁路车辆的侧梁上;所述缓解阀拉绳吊座的一端转动连接在支撑组件上,所述缓解阀拉绳吊座靠近所述侧梁的一面下部设有支撑孔,所述拉绳的另一端贯穿所述支撑孔,所述拉绳上且位于其另一端与所述支撑孔之间设有防脱挡圈;所述弹性复位件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支撑组件与所述缓解阀拉绳吊座上,所述弹性复位件能够使所述缓解阀拉绳吊座转动到竖直状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铁路车辆缓解阀拉绳安装吊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包括:缓解阀拉绳底座,所述缓解阀拉绳底座的一端固接在侧梁的内侧腹板上,所述缓解阀拉绳底座的两端与底部之间设有第一凹槽,部分所述第一凹槽的底部固接在侧梁的下翼,所述缓解阀拉绳吊座的一端转动连接在另一部分所述第一凹槽的内侧;限位挡板,所述限位挡板固接在所述第一凹槽的内侧且位于所述缓解阀拉绳吊座与所述下翼之间,所述缓解阀拉绳吊座贴合在所述限位挡板上时,所述缓解阀拉绳吊座处于竖直状态;至少一个筋板,所述筋板固接在侧梁的内侧腹板与所述缓解阀拉绳底座的顶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铁路车辆缓解阀拉绳安装吊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复位件为扭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铁路车辆缓解阀拉绳安装吊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解阀拉绳吊座的两端与所述缓解阀拉绳吊座远离所述限位挡板的一侧之间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二凹槽之间设有转动组件;所述弹性复位件套接在所述转动组件上,所述弹性复位件的一端连接在第一凹槽的内侧顶部,其另一端连接在缓解阀拉绳吊座的内侧且靠近所述限位挡板的一侧。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铁路车辆缓解阀拉绳安装吊座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缓解阀拉绳吊座结构还包括导向组件,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文胜李旭英郭欢苑玉刚马俊峰哈彩霞张蓓吴佳冯凯袁太红吴春梅吴胜财刘娟郭丹丹晁束丽孟越常二亮
申请(专利权)人:中车太原机车车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