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弯薄壁型钢-聚丙烯系杆PEC剪力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043273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1 10: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冷弯薄壁型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冷弯薄壁型钢

聚丙烯系杆PEC剪力墙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钢结构
,涉及一种冷弯薄壁型钢

聚丙烯系杆PEC剪力墙。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双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中,其主要是由钢板、混凝土以及剪力连接件组成。然而,为保证钢板与混凝土作为整体共同工作,需在钢板上焊接大量剪力连接件,造成该组合剪力墙的制作工序繁琐,造价增加。同时它在水平荷载作用下易发生剪切破坏、钢板内部存在焊接残余应力等问题,从而制约了该结构在工程实践中的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了一种冷弯薄壁型钢

聚丙烯系杆PEC剪力墙,该剪力墙具有较高的延性且不存在焊接残余应力。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冷弯薄壁型钢

聚丙烯系杆PEC剪力墙包括中间骨架,其中,所述中间骨架包括两块缩口式压型钢板,其中,两块缩口式压型钢板上的各缩口一一对应,且第一块缩口式压型钢板上的各缩口与第二块缩口式压型钢板上的对应缩口相扣合,以形成若干通道,中间骨架的两端均设置有两块冷弯薄壁C形钢,其中,第一块冷弯薄壁C形钢的腹板背靠于第一块缩口式压型钢板上,第二块冷弯薄壁C形钢的腹板背靠于第二块缩口式压型钢板上,连接件依次穿过第一块冷弯薄壁C形钢的腹板、第一块缩口式压型钢板、第二块缩口式压型钢板及第二块冷弯薄壁C形钢;
[0005]第一聚丙烯打包带的一端依次穿过第一块冷弯薄壁C形钢的上翼缘、第一冷弯薄壁C形钢的下翼缘、最外侧的通道、第二冷弯薄壁C形钢的下翼缘及第二冷弯薄壁C形钢的上翼缘后与第一聚丙烯打包带的另一端相连接;
[0006]相邻通道之间通过第二聚丙烯打包带相连接,各通道中、两块缩口式压型钢板中相邻缩口之间以及两块冷弯薄壁C形钢的上翼缘和下翼缘之间均浇筑有轻质高强混凝土。
[0007]第二聚丙烯打包带的一端依次穿过相邻两个通道后与第二聚丙烯打包带的另一端相连接。
[0008]所述连接件为螺栓或拉铆钉。
[0009]第二聚丙烯打包带与各通道的轴线相垂直。
[0010]第一聚丙烯打包带与冷弯薄壁C形钢的轴线相垂直。
[0011]各第一聚丙烯打包带沿轴向依次分布。
[0012]两侧相邻第一聚丙烯打包带之间的距离为50mm;中间相邻第一聚丙烯打包带之间的间距为100mm。
[0013]各第二聚丙烯打包带沿轴向依次分布。
[0014]两侧相邻第二聚丙烯打包带之间的距离为50mm;中间相邻第二聚丙烯打包带之间的间距为100mm。
[0015]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6]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冷弯薄壁型钢

聚丙烯系杆PEC剪力墙在具体操作时,通过第一聚丙烯打包带、第二聚丙烯打包带及连接件将两块缩口式压型钢板及两块冷弯薄壁C形钢相连接,然后浇筑轻质高强混凝土,需要说明的是,本专利技术中利用聚丙烯打包带在剪力墙中起张拉作用并兼做抗剪连接件,在边缘约束构件中起张拉作用并兼做横向系杆,利用聚丙烯打包带及缩口式压型钢板上的板肋将混凝土嵌固,促进压型钢板与混凝土协调工作,以提高结构的延性、耗能能力以及抗剪切冲击性能,且不存在焊接残余应力。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正视图;
[0019]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俯视图;
[0020]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侧视图;
[0021]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细部构造图。
[0022]其中,1为缩口式压型钢板、2为冷弯薄壁C形钢、3为轻质高强混凝土、41为第一聚丙烯打包带、42为第二聚丙烯打包带、5为连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的实施例,不是全部的实施例,而并非要限制本专利技术公开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的混淆本专利技术公开的概念。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在附图中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公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这些图并非是按比例绘制的,其中为了清楚表达的目的,放大了某些细节,并且可能省略了某些细节。图中所示出的各种区域、层的形状及它们之间的相对大小、位置关系仅是示例性的,实际中可能由于制造公差或技术限制而有所偏差,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实际所需可以另外设计具有不同形状、大小、相对位置的区域/层。
[0025]参考图1、图2、图3、图4以及图5,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冷弯薄壁型钢

聚丙烯系杆PEC剪力墙包括中间骨架,其中,所述中间骨架包括两块缩口式压型钢板1,其中,两块缩口式压型钢板1上的各缩口一一对应,且第一块缩口式压型钢板1上的各缩口与第二块缩口式压型钢板1上的对应缩口相扣合,以形成若干通道,中间骨架的两端均设置有两块冷弯薄壁C形钢2,其中,第一块冷弯薄壁C形钢2的腹板背靠于第一块缩口式压型钢板1上,第二块冷弯薄壁C形钢2的腹板背靠于第二块缩口式压型钢板1上,连接件5依次穿过第一块冷弯薄壁C形钢2的腹板、第一块缩口式压型钢板1、第二块缩口式压型钢板1及第二块冷弯薄壁C形钢2;
[0026]第一聚丙烯打包带41的一端依次穿过第一块冷弯薄壁C形钢2的上翼缘、第一冷弯薄壁C形钢2的下翼缘、最外侧的通道、第二冷弯薄壁C形钢2的下翼缘及第二冷弯薄壁C形钢2的上翼缘后与第一聚丙烯打包带41的另一端相连接;
[0027]相邻通道之间通过第二聚丙烯打包带42相连接,其中,第二聚丙烯打包带42的一
端依次穿过相邻两个通道后与第二聚丙烯打包带42的另一端相连接。
[0028]各通道中、两块缩口式压型钢板1中相邻缩口之间以及两块冷弯薄壁C形钢2的上翼缘和下翼缘之间均浇筑有轻质高强混凝土3。
[0029]所述连接件5为螺栓或拉铆钉。
[0030]第二聚丙烯打包带42与各通道的轴线相垂直,第一聚丙烯打包带41与冷弯薄壁C形钢2的轴线相垂直。
[0031]各第一聚丙烯打包带41沿轴向依次分布,且两侧相邻第一聚丙烯打包带41之间的距离为50mm;中间相邻第一聚丙烯打包带41之间的间距为100mm;各第二聚丙烯打包带42沿轴向依次分布,且两侧相邻第二聚丙烯打包带42之间的距离为50mm;中间相邻第二聚丙烯打包带42之间的间距为100mm。
[0032]本专利技术在具体施工时,在工厂中,在两块缩口式压型钢板1平直边开设圆孔、缩口截面处开长圆孔,并在两块冷弯薄壁C形钢2的腹板处开圆孔、翼缘处开长圆孔,运送至施工现场后,通过第一聚丙烯打包带41、第二聚丙烯打包带42及连接件5将两块缩口式压型钢板1及两块冷弯薄壁C形钢2相连接,然后浇筑轻质高强混凝土3,形成冷弯薄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冷弯薄壁型钢

聚丙烯系杆PEC剪力墙,其特征在于,包括中间骨架,其中,所述中间骨架包括两块缩口式压型钢板(1),其中,两块缩口式压型钢板(1)上的各缩口一一对应,且第一块缩口式压型钢板(1)上的各缩口与第二块缩口式压型钢板(1)上的对应缩口相扣合,以形成若干通道,中间骨架的两端均设置有两块冷弯薄壁C形钢(2),其中,第一块冷弯薄壁C形钢(2)的腹板背靠于第一块缩口式压型钢板(1)上,第二块冷弯薄壁C形钢(2)的腹板背靠于第二块缩口式压型钢板(1)上,连接件(5)依次穿过第一块冷弯薄壁C形钢(2)的腹板、第一块缩口式压型钢板(1)、第二块缩口式压型钢板(1)及第二块冷弯薄壁C形钢(2);第一聚丙烯打包带(41)的一端依次穿过第一块冷弯薄壁C形钢(2)的上翼缘、第一冷弯薄壁C形钢(2)的下翼缘、最外侧的通道、第二冷弯薄壁C形钢(2)的下翼缘及第二冷弯薄壁C形钢(2)的上翼缘后与第一聚丙烯打包带(41)的另一端相连接;相邻通道之间通过第二聚丙烯打包带(42)相连接,各通道中、两块缩口式压型钢板(1)中相邻缩口之间以及两块冷弯薄壁C形钢(2)的上翼缘和下翼缘之间均浇筑有轻质高强混凝土(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弯薄壁型钢

聚丙烯系杆PEC剪力墙,其特征在于,第二聚丙烯打包带(42)的一端依次穿过相邻两个通道后与第二聚丙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金光张培洲梁建永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