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极片轧制用微型轧辊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极片辊压加工
,尤其涉及一种电池极片轧制用微型轧辊机。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各种电器产品对高能量密度化学电源的需求,对锂离子二次电池的比容量要求越来越大。由于金属锂质量轻,理论比容量大,是一种理想的锂电池负极材料,常被加工成锂箔。目前锂箔轧制通常采用辊轧机进行加工处理,轧辊主要包括辊身、辊颈和轴头三部分,其中辊身是实际参与轧制金属的轧辊中间部分。辊颈安装在轴承中,并通过轴承座和压下装置将轧制力传给机架,传动端轴头通过连接轴与齿轮座相连,将电动机的转动力矩传递给轧辊机构。为了满足对锂箔厚度的不同要求,生产时需要调整上下轧辊间隙。
[0003]目前上下轧辊之间的间隙调节主要采用单一楔块滑动结构或螺母丝杠传动结构来调节。通过楔块滑动配合进行调节只能进行粗调,而在下轧辊支座和上轧辊支座上直接螺纹安装调节丝杠,利用丝杠旋转来调节间隙的方式也无法实现细微的拧动,因此,上述单一楔块滑动配合调节结构或螺母丝杠配合调节结构的间隙调节精度有限,无法达到微米级的调节控制,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极片轧制用微型轧辊机,包括:机架(10);轧辊组件,包括在上下方向上相对设置的定轧辊(11)以及动轧辊(12),所述动轧辊(12)位于所述定轧辊(11)的下方,所述动轧辊(12)以能相对定轧辊(11)上下移动、且位置可调的方式滑动设置在所述机架(10)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左右方向上相对布置、且与所述动轧辊(12)的左右两端相对应的两个间隙调节装置,每个间隙调节装置包括:楔块调节机构(20),设于所述机架(10)上,并支撑在所述动轧辊(12)之下,包括在上下方向上依次设置的上楔块(22)和下楔块(21),所述下楔块(21)能由驱动机构驱动而前后滑移,所述下楔块(21)与上楔块(22)之间通过导向斜面滑动配合将下楔块(21)在前后方向上的移动转化为上楔块(22)在上下方向上的移动;弹性位移缩小机构(30),设于所述上楔块(22)与所述动轧辊(12)之间,该弹性位移缩小机构(30)具有能由外力驱动而在上下方向上产生位移的动力输入端以及与动力输入端位移方向相同的动力输出端,该弹性位移缩小机构(30)能将其动力输入端在上下方向上产生的位移缩小设定比例后通过所述动力输出端输出并作用于所述动轧辊(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极片轧制用微型轧辊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楔块(21)前后滑动地设置在所述机架(10)上,其顶部具有第一导向斜面(211),所述上楔块(22)位于所述下楔块(21)的上方,并能上下滑动地设于所述机架(10)上,该上楔块(22)底部具有用来与所述下楔块(21)的第一导向斜面(211)滑动配合的第二导向斜面(221),所述下楔块(21)的第一导向斜面(211)与第二导向斜面(221)被配置为仅能由外力驱动使上、下楔块(21)产生相对位移,而在外力撤销后使两者保持相对静止状态;所述楔块调节机构(20)还包括驱动滑块(23),该驱动滑块(23)由驱动机构驱动而能前后滑动地设于上楔块(22)的顶部,该驱动滑块(23)的底部具有向下延伸、并用来在可选择的设定行程内驱动所述下楔块(21)前后移动的驱动杆(231),该驱动滑块(23)的顶部具有与所述下楔块(21)的第一导向斜面(211)的倾斜方向基本一致的第三导向斜面(232),该第三导向斜面(232)作用于所述弹性位移缩小机构(30)的动力输入端,以在该驱动滑块(23)前后移动过程中使该弹性位移缩小机构(30)的动力输入端向上或向下移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极片轧制用微型轧辊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楔块(22)上具有上下贯通的第一让位孔(222),所述下楔块(21)至少在顶部与所述第一让位孔(222)相对应的位置开设有第二让位孔(212),所述驱动滑块(23)的驱动杆(231)穿过所述第一让位孔(222)延伸至所述第二让位孔(212)内,所述第二让位孔(212)在前后方向上的尺寸小于所述第一让位孔(222)在前后方向上的尺寸,所述第二让位孔(212)还被构造成具有允许所述驱动杆(231)在前后方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金建,高兴文,沈芳明,周健,郑磊磊,吴孟杰,徐冬红,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衢州永正锂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