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原位改善复合固态电解质界面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03196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1 10:33
一种原位改善复合固态电解质界面的方法,涉及复合固态电解质领域。通过冷却固化第一反式晶体固化液,在正极和复合固态电解质之间构筑第一反式异构塑性晶体层;通过冷却固化第二反式晶体固化液,在复合固态电解质和负极之间构筑第二反式异构塑性晶体层;第一反式晶体固化液包括反式异构塑性晶体和锂盐,第二反式晶体固化液包括反式异构塑性晶体、锂盐和添加剂。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构筑反式异构塑性晶体层改善固态电解质界面,反式异构分子能绕中心C原子或C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原位改善复合固态电解质界面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复合固态电解质
,具体涉及一种原位改善复合固态电解 质界面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锂离子电池作为如今能源转换与储存器件的主力军,广泛地应用于人们的日 常生活之中。然而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研究者发现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已经 到达了极限,无法满足新能源汽车高续航、长寿命的要求。同时,有机液态电解 质具有易燃的特性,多次循环后容易形成锂枝晶刺穿隔膜,电池的安全性受到极 大的威胁。固态电解质的使用能够引入金属锂负极,降低电解液的使用,极大提 高电池的安全性。
[0003]纯陶瓷的固态电解质虽然能够与锂负极兼容,有效抑制锂枝晶,但其天然的 刚性则带来了极大的界面电阻,实际商业化还需很长时间。复合固态电解质则兼 具高分子的柔性以及无机物的刚性,在抑制锂枝晶的同时也能兼顾与电极的接触。 然而,为了降低电池的界面阻抗,现有复合固态电解质在应用时往往也需要滴加 少许电解液改善界面接触,并不能完全避免电解液的使用,仍然存在安全隐患; 同时,复合固态电解质室温结晶度较高,无定形区域较少,锂离子通过链段运动 传输较慢,因而组装的电池室温阻抗较大,目前的复合固态电池大多在高温下工 作测试,利用高温降低聚合物结晶度,降低电池阻抗,这与实际应用不相符。如 何完全排除电解液的使用,并降低复合固态电池的室温阻抗仍然是一个挑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
技术介绍
中复合固态电解质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 种原位改善复合固态电解质界面的方法。本专利技术通过构筑反式异构塑性晶体层原 位改善固态电解质界面,反式异构分子具有中心对称的特性,能绕中心C原子 或C

C键旋转,结合塑性晶体(PC)本身存在的强极性基团,使得该反式异构 塑性晶体对锂盐具有极强的解离性能,两者结合具有相当高的离子电导率(10
‑3S cm
‑1),将其与添加剂合理配比组成反式晶体固化液。利用反式晶体固化液高温 呈液态、室温呈胶态/固态的性质,通过原位降温固化的方式,改善与电极的界 面,降低界面电阻。同时,利用反式异构塑性晶体高介电常数、高极性的特性, 降低复合固态电解质界面处的结晶度,提高其无定形区,促进锂离子的传输,极 大降低电池的阻抗。与未滴电解液的电池相比,本专利技术反式异构塑性晶体改善后 的复合固态电解质界面阻抗显著降低,比容量与循环稳定性提升十分明显,具有 优异的电化学性能。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原位改善复合固态电解质界面的方法,通过冷却固化第一反式晶体固化 液,在正极和复合固态电解质之间构筑第一反式异构塑性晶体层;通过冷却固化 第二反式晶体固化液,在复合固态电解质和负极之间构筑第二反式异构塑性晶体 层;其中,所述第一
反式晶体固化液的组成为:82~91wt%的反式异构塑性晶体 和9~18wt%的锂盐;所述第二反式晶体固化液的组成为:82~91wt%的反式异构 塑性晶体,8~17wt%的锂盐和0.1~3%的添加剂;反式异构塑性晶体为丙二腈、 丁二腈(SN)、戊二腈(GN)、己二腈(ADN)、庚二腈中的一种或几种,添加 剂为氟代碳酸乙烯酯(FEC)、聚丙烯腈(PAN)、硝酸锂(LiNO3)中的一种或 几种。
[0007]进一步的,所述锂盐为双三氟甲烷磺酰亚胺锂(LiTFSI)、高氯酸锂(LiClO4)、 双氟磺酰亚胺锂(LiFSI)、双草酸硼酸锂(LiBOB)、二氟草酸硼酸锂(LiDFOB)、六 氟磷酸锂(LiPF6)、四氟硼酸锂(LiBF4)中的一种或几种。
[0008]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原位改善复合固态电解质界面的方法,构筑的反式异构塑 性晶体层中,锂盐容易解离,锂离子迁移较快,液态向固态转变的物理固化能有 效降低界面电阻;同时,反式异构塑性晶体内含大量极性基团,与复合固态电解 质膜接触时可降低复合膜界面的结晶度,进一步促进锂离子的传输,整体上降低 电池的电阻,促进电池动力学。
[0009]一种原位改善复合固态电解质界面的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10]步骤1.制备第一反式晶体固化液和第二反式晶体固化液;
[0011]将82~91wt%的反式异构塑性晶体和9~18wt%的锂盐混合,在50~100℃下 融化,充分搅拌混合后冷却至室温,液体固化为胶态或固态,得到第一反式晶体 固化液;
[0012]将82~91wt%的反式异构塑性晶体、8~17wt%的锂盐和0.1~3%的添加剂混 合,在50~100℃下融化,充分搅拌混合后冷却至室温,液体固化为胶态或固态, 得到第二反式晶体固化液;
[0013]其中,反式异构塑性晶体为丙二腈、丁二腈(SN)、戊二腈(GN)、己二腈 (ADN)、庚二腈中的一种或几种,添加剂为氟代碳酸乙烯酯(FEC)、聚丙烯腈 (PAN)、硝酸锂(LiNO3)中的一种或几种,锂盐为双三氟甲烷磺酰亚胺锂 (LiTFSI)、高氯酸锂(LiClO4)、双氟磺酰亚胺锂(LiFSI)、双草酸硼酸锂(LiBOB)、 二氟草酸硼酸锂(LiDFOB)、六氟磷酸锂(LiPF6)、四氟硼酸锂(LiBF4)中的一种或 几种;
[0014]步骤2.制备复合固态电解质;
[0015]步骤3.制备正极;
[0016]步骤4.将步骤1得到的第一反式晶体固化液加热至50~100℃,使其融化为 液态,然后滴加至步骤3制备的正极上,滴加量为3~15uL/cm2,冷却至室温固 化后形成第一反式异构塑性晶体层,再将步骤2制备的复合固态电解质覆盖至第 一反式异构塑性晶体层上;
[0017]步骤5.将步骤1得到的第二反式晶体固化液加热至50~100℃,使其融化为 液态,然后滴加至步骤4的复合固态电解质上,滴加量为3~15uL/cm2,冷却至 室温固化后形成第二反式异构塑性晶体层,再将负极覆盖至第二反式异构塑性晶 体层上,封装电池;
[0018]步骤6.将步骤5封装的电池静置1~2h,然后置于50~100℃的烘箱中保温 5~20min,取出后在室温下冷却固化,即可完成复合固态电解质界面的改善,得 到改善界面后的复合固态电池。
[0019]进一步的,步骤2中制备复合固态电解质的过程为:将有机聚合物、锂盐、 无机陶瓷按照质量比1:(0.5~1):(0.15~1)的比例混合,得到的混合粉料溶于 5~8倍质量的溶剂中,充分搅拌均匀后,采用流延法刮涂于玻璃板或PTFE板上, 在40~100℃下烘干,于手套箱中搁置48h以上,得到复合固态电解质膜。其中, 有机聚合物为聚环氧乙烷(PEO)、聚丙
烯腈(PAN)、聚偏氟乙烯(PVDF)、聚甲 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四氟乙烯(PTFE)或聚乙烯醇(PVA),优选为聚丙 烯腈(PAN)或聚偏氟乙烯(PVDF)。无机陶瓷为石榴石型、钙钛矿型或NASICON 型固体电解质中的一种或几种,石榴石型固体电解质包括Li7La3Zr2O
12
、或 Li7La3Zr2O...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原位改善复合固态电解质界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冷却固化第一反式晶体固化液,在正极和复合固态电解质之间构筑第一反式异构塑性晶体层;通过冷却固化第二反式晶体固化液,在复合固态电解质和负极之间构筑第二反式异构塑性晶体层;其中,所述第一反式晶体固化液的组成为:82~91wt%的反式异构塑性晶体和9~18wt%的锂盐;所述第二反式晶体固化液的组成为:82~91wt%的反式异构塑性晶体,8~17wt%的锂盐和0.1~3%的添加剂;反式异构塑性晶体为丙二腈、丁二腈、戊二腈、己二腈、庚二腈中的一种或几种,添加剂为氟代碳酸乙烯酯、聚丙烯腈、硝酸锂中的一种或几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位改善复合固态电解质界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锂盐为双三氟甲烷磺酰亚胺锂、高氯酸锂、双氟磺酰亚胺锂、双草酸硼酸锂、二氟草酸硼酸锂、六氟磷酸锂、四氟硼酸锂中的一种或几种。3.一种原位改善复合固态电解质界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制备第一反式晶体固化液和第二反式晶体固化液;将82~91wt%的反式异构塑性晶体和9~18wt%的锂盐混合,在50~100℃下融化,充分搅拌混合后冷却至室温,得到第一反式晶体固化液;将82~91wt%的反式异构塑性晶体、8~17wt%的锂盐和0.1~3%的添加剂混合,在50~100℃下融化,充分搅拌混合后冷却至室温,得到第二反式晶体固化液;步骤2.制备复合固态电解质;步骤3.制备正极;步骤4.将步骤1得到的第一反式晶体固化液加热至50~100℃,然后滴加至步骤3制备的正极上,滴加量为3~15uL/cm2,冷却至室温固化后形成第一反式异构塑性晶体层,再将步骤2制备的复合固态电解质覆盖至第一反式异构塑性晶体层上;步骤5.将步骤1得到的第二反式晶体固化液加热至50~100℃,然后滴加至步骤4的复合固态电解质上,滴加量为3~15uL/cm2,冷却至室温固化后形成第二反式异构塑性晶体层,再将负极覆盖至第二反式异构塑性晶体层上,封装电池;步骤6.将步骤5封装的电池静置,然后置于50~100℃的烘箱中保温5~20min,取出后在室温下冷却固化,得到改善界面后的复合固态电池。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原位改善复合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自强张志豪方梓烜吴孟强周海平张庶冯婷婷
申请(专利权)人:电子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