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辆转向系统的转向精度补偿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029193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1 10: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车辆转向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辆转向系统的转向精度补偿方法,包括:S1:选取一转弯半径,根据转弯半径分别生成左转向轮与齿条位移的第一函数关系,以及右转向轮与齿条位移的第二函数关系;S2:根据第一函数关系和第二函数关系判断车辆转向系统是否满足精度要求;若是,转向S3;S3:选取一侧车轮为参考点,计算对应于转弯半径的转向偏差;S4:根据转向偏差进行精度补偿。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特定转向半径下构建转向轮与齿条位移间的函数关系,从而准确判断出因转向系统设计导致的转向偏差,并对转向偏差进行了量化,避免了现有技术中无法准确获取到车辆转向系统的转向偏差的问题,实现了对车辆转向系统的转向精度的有效补偿。向精度的有效补偿。向精度的有效补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辆转向系统的转向精度补偿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转向系统
,具体涉及一种车辆转向系统的转向精度补偿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车辆转向系统,指设置在汽车上用来改变或保持汽车行驶或倒退方向的一系列装置、机械结构。通常来说,该类系统实现汽车转向的原理是,驾驶员通过一套专设的机构,比如相互连接、啮合的齿条、摆臂、连杆等,使汽车转向桥(一般是前桥)上的车轮相对于汽车纵轴线偏转一定角度,进而使得车辆驶向特定的方向。由于车辆转向系统在实现汽车转向时通常需要依赖一系列机械传动机构使得车轮偏转。因此,机械结构自身的一些缺陷,比如,不同齿轮啮合时的相位差、机械部件之间的干涉均会造成转向系统存在误差,进而使得车辆转向系统不能保持较为准确的指向。
[0003]现有技术中,针对上述问题已存在有相应的改进方案来降低车辆转向系统的误差,比如,通过改变转向齿条的生产、装配工艺来提高转向系统整体的机械精度,从而避免装夹误差等因素对转向精度造成的影响。但是,在实际实施过程中,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技术中通常仅通过工艺和动力学方面对车辆转向系统作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转向系统的转向精度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S1:选取一转弯半径,根据所述转弯半径分别生成左转向轮与齿条位移的第一函数关系,以及右转向轮与所述齿条位移的第二函数关系;步骤S2:根据所述第一函数关系和所述第二函数关系判断所述车辆转向系统是否满足精度要求;若是,转向步骤S3;若否,结束精度补偿过程;步骤S3:选取一侧车轮为参考点,计算对应于所述转弯半径的转向偏差;步骤S4:根据所述转向偏差进行精度补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精度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包括:步骤S11:针对所述转弯半径分别生成左转向轮转角和对应于所述左转向轮转角的第一齿条位移,以及右转向轮转角和对应于所述右转向轮转角的第二齿条位移;步骤S12:根据所述左转向轮转角、所述第一齿条位移、所述右转向轮转角和所述第二齿条位移生成所述第一函数关系和所述第二函数关系。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精度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根据所述第一函数关系和所述第二函数关系判断所述车辆转向系统是否满足精度要求;的方法包括:计算当Δs(R)=0时,表明满足精度要求;当Δs(R)≠0时,表明不满足精度要求;其中,Δs(R)为所述转弯半径下的转向偏差函数,s
g
为所述第一函数关系中的所述齿条位移,s
d
为所述第二函数关系中的所述齿条位移;A
c
为转向轮与齿条之间的第一距离,其计算方式为其中,K为所述车辆转向系统的轮距,l3为所述齿条的长度;l1为第一连杆的长度,α
g
为所述左转向轮的实际转角,α
d
为所述右转向轮的实际转角,l2为第二连杆的长度,d为所述齿条和所述左转向轮与所述右转向轮连线的距离。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精度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所述转向偏差的生成方法为:其中,D
偏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江帆秦岭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琪埔维半导体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