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依替巴肽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000230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7 23:17
本申请涉及一种依替巴肽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以替代度为2.0~9.1 mmol/g的Fmoc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依替巴肽的制备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多肽合成
,尤其是涉及一种依替巴肽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依替巴肽,又名依非巴特,英文名为Eptifibatide,分子式为:C
35
H
49
N
11
O9S2,分子量为831.96。化学结构式如下:依替巴肽是一种人工合成的含一个巯基丙酸和六个氨基酸残基的环肽。它是一种具有特异针对性的血小板糖蛋白GP II b/IIIa受体拮抗剂,选择性、可逆性抑制血小板聚集的最终共同通路(血浆凝血因凝血因子Ⅰ与GPⅡb/Ⅲa结合),可逆转因血栓形成而导致的缺血状态。依替巴肽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其主要的不良反应是出血,大多数出血为轻中度出血,最主要的出血部位为PCI时血管刺穿部位,脑出血少见。依替巴肽最早由美国COR Therapeuties公司研发,1998年7月以Integrelin为商品名在美国首次上市。
[0003]专利号为CN102040652A的中国专利报道了依替巴肽的一种固液合成法,采按照Fmoc法合成五肽树脂H

Gly

Asp(OtBu)

Trp(Boc)

Pro

Cys(Trt)

RinkAM,将Trt

Mpa

Har(Boc)2

OH和五肽树脂键合得肽树Trt

Mpa

Har(Boc)2

Gly

Asp(OtBu)

Trp(Boc)

Pro

Cys(Trt)

RinkAM,裂解后经碘氧化得依替巴肽粗品,再经离子交换树脂纯化后得依替巴肽。该反应周期长,产品纯度低,不利于大规模生产。
[0004]专利号为CN102584944B的中国专利中公开了一种依非巴特的制备方法,其过程是在氨基树脂上通过固相偶联合成法依次接入下列序列中相对应的保护氨基酸或片段,得到依非巴特树脂:X

Y

Trp(R1)

Pro

Cys(R2)

氨基树脂;其中X为Mpr(Trt)

Harg;Y为Gly

Asp(OtBu)。在该专利中,将四个保护氨基酸按照顺序位置关系形成两个二肽片段。该制备方法复杂,不利于大规模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申请提供一种新的依替巴肽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的合成步骤简单,采用最小保护策略,降低了原料成本,且制得的依替巴肽的收率和纯度均较为优异。
[0006]为此,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依替巴肽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以替代度为2.0~9.1mmol/g的Fmoc

Rink Amide氨甲基树脂为载体,采用Fmoc固相多肽逐步缩合法,从N端至C端,将Fmoc

Gly

OH、Fmoc

Pro

OH、Fmoc

Trp(Boc)

OH、Fmoc

Asp(OtBu)

OH、Fmoc

Gly

OH、Fmoc

HomoArg(Boc)2

OH和三苯甲基巯基丙酸依次活化偶联至所述载体上,其间依次脱去Fmoc保护基团,得到依替巴肽树脂肽;S2,对所述依替巴肽树脂肽进行裂解后,经沉降、洗涤和干燥得到依替巴肽直链肽;S3,将所述依替巴肽直链肽的水溶液与氧化剂混合,进行环化反应,获得依替巴肽粗品;S4,对所述依替巴肽粗品进行纯化,获得依替巴肽。
[0007]本申请中,“替代度”指的是单位量的树脂所负载的物质的摩尔量,单位为“mmol/g”。本申请中,作为载体的Fmoc

Rink Amide氨甲基树脂不低于2.0mmol/g,最高可到9.1mmol/g,通过选用替代度为2.0~9.1mmol/g的树脂减少了依替巴肽生产过程中树脂、溶剂、裂解液等原料的用量,降低了原料成本。
[0008]本申请中,Fmoc

Rink Amide氨甲基树脂(Fmoc

Rink Amide AM Resin)中的Fmoc

Rink Amide为Fmoc

连接剂,其化学名称:4

[(2,4

二甲氧基苯基)(Fmoc

氨基)甲基]苯氧乙酸,Cas号:145069

56

3,分子量:539.58。
[000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步骤S1中,所述活化偶联过程中采用的缩合剂为DIC和HOBt,所述DIC和HOBt的摩尔比为1:1。
[001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缩合剂中HOBt与Fmoc

Rink Amide氨甲基树脂的摩尔比为(2.4~2.6):1;优选为(2.45~2.55):1。
[001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步骤S1中,每一步氨基酸的活化偶联过程中,使用的氨基酸与Fmoc

Rink Amide AM Resin的摩尔比为(2.3~2.5):1;优选为(2.35~2.45):1。
[0012]本申请中,在活化偶联的过程中,通过将氨基酸、缩合剂和Fmoc

Rink Amide氨甲基树脂的用量控制在上述范围内,能够获得更好的效果,如使制得的依替巴肽的收率和纯度更高。
[001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步骤S1中,所述活化偶联的反应温度为25~35℃,反应时间为2.5~3h。
[0014]本申请中,所述活化偶联的反应条件温和,室温下就能进行;且在上述反应条件下,能够使待偶联的氨基酸有效连接至载体树脂上。活化偶联反应的终点可以以茚三酮法检测为准。
[0015]本申请中,所述偶联活化反应在有机溶剂中进行,所述有机溶剂例如可以为DMF等。
[0016]本申请中,前6步氨基酸偶联过程中,每一步氨基酸活化偶联结束后,均需对载体树脂进行清洗,以去除未偶联的氨基酸。具体的清洗方式可以为:采用DMF与IPA交替洗2次后再采用DMF洗涤2次。
[0017]本申请,最后一步氨基酸偶联结束后,清洗方式除了采用DMF与IPA交替洗2次后再采用DMF洗涤2次外,最后再采用MTBE洗涤产物2次,以尽可能去除依替巴肽树脂肽中的杂质,并有利于后续的裂解反应。
[0018]本申请,脱除Fmoc保护基团时采用的试剂为DBLK,其为20%六氢吡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依替巴肽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以替代度为2.0~9.1 mmol/g的Fmoc

Rink Amide 氨甲基树脂为载体,采用Fmoc固相多肽逐步缩合法,从N端至C端,将Fmoc

Gly

OH、Fmoc

Pro

OH、Fmoc

Trp(Boc)

OH、Fmoc

Asp(OtBu)

OH、Fmoc

Gly

OH、Fmoc

HomoArg(Boc)2

OH和三苯甲基巯基丙酸依次活化偶联至所述载体上,其间依次脱去Fmoc保护基团,得到依替巴肽树脂肽;S2,对所述依替巴肽树脂肽进行裂解后,经沉降、洗涤和干燥得到依替巴肽直链肽;S3,将所述依替巴肽直链肽的水溶液与氧化剂混合,进行环化反应,获得依替巴肽粗品;S4,对所述依替巴肽粗品进行纯化,获得依替巴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活化偶联过程中采用的缩合剂为DIC和HOBt,所述DIC和HOBt的摩尔比为1:1;所述缩合剂中HOBt与Fmoc

Rink Amide 氨甲基树脂的摩尔比为(2.4~2.6):1;优选为(2.45~2.55):1。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每一步氨基酸的活化偶联过程中,使用的氨基酸与Fmo...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敏锦宋志英朱宁罗霞段陈平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德元堂药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