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的连杆、发动机及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986469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7 23: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发动机的连杆、发动机及车辆,连杆具有中心面,连杆包括杆身及设在杆身两端的两个连杆头,杆身包括:第一主体部,第一主体部上设有第一面;两个第一凸起部;第二主体部,第二主体部设在第一主体部关于中心面的相对一侧,第二主体部上设有第二面;两个第二凸起部;其中,第一面与中心面之间的距离为C,第二面与中心面之间的距离为D,D大于C;第一凸起部与中心面之间的最大距离为A,第二凸起部与中心面之间的最大距离为B,B大于A。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高连杆对较小空间的适应性,提高强度与抗弯曲能力,减小失稳现象出现的概率。减小失稳现象出现的概率。减小失稳现象出现的概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发动机的连杆、发动机及车辆


[0001]本技术涉及车辆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发动机的连杆、发动机及车辆。

技术介绍

[0002]相关技术中,水平对置发动机的连杆通常为对称结构,但考虑水平对置发动机中连杆承受较大的力,同时连杆的体积受到限制,连杆的刚度与屈曲方面存在不足,容易出现失稳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发动机的连杆。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5]一种发动机的连杆,所述连杆具有中心面,所述连杆包括杆身及设在所述杆身两端的两个连杆头,所述杆身包括:第一主体部,所述第一主体部上设有第一面;两个第一凸起部,两个所述第一凸起部与所述第一主体部设在所述中心面的同一侧,且两个所述第一凸起部设在所述第一主体部的相对两侧;第二主体部,所述第二主体部设在所述第一主体部关于所述中心面的相对一侧,所述第二主体部上设有第二面;两个第二凸起部,两个所述第二凸起部与所述第二主体部设在所述中心面的同一侧,且两个所述第二凸起部设在所述第二主体部的相对两侧;其中,所述第一面与所述中心面之间的距离为C,所述第二面与所述中心面之间的距离为D,D大于C;所述第一凸起部与所述中心面之间的最大距离为A,所述第二凸起部与所述中心面之间的最大距离为B,B大于A。
[0006]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发动机的连杆,提高对较小空间的适应性,提高连杆的强度与抗弯曲能力,减小失稳现象出现的概率。
[0007]另外,根据本技术上述实施例的发动机的连杆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0008]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两个所述连杆头与所述杆身之间均设有过渡段。
[0009]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过渡段的侧边呈圆弧状。
[0010]本技术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发动机,包括:曲轴;两个活塞,两个所述活塞水平同轴设置在所述曲轴的两侧;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一端连接所述曲轴的一端,所述连接件的另一端连接一个所述活塞;连杆,所述连杆为上述的发动机的连杆,所述连杆的一端连接所述曲轴的另一端,所述连杆的另一端连接另一个所述活塞。
[0011]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发动机,通过应用上述连杆,提高对较小空间的适应性,提高连杆的强度与抗弯曲能力,减小失稳现象出现的概率,提高了发动机的安全性。
[0012]另外,根据本技术上述实施例的发动机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0013]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另一个所述活塞与所述曲轴之间设有多个连杆,多个所述连杆在所述活塞的长度方向上间隔设置。
[0014]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两个活塞分别为第一活塞与第二活塞,所述第一活塞通过所述连接件连接所述曲轴,所述第二活塞通过两个所述连杆连接所述曲轴;其中,所述第一活塞上设有第一活塞销以连接所述连接件,所述第二活塞上设有第二活塞销以连接所述连杆,所述第一活塞销与所述第二活塞销的质量不同。
[0015]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活塞销被构造为实心活塞销,所述第二活塞销被构造为空心活塞销。
[0016]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曲轴包括:曲轴主体;第一颈部,所述第一颈部设在所述曲轴主体上,所述第一颈部与所述连接件连接;两个第二颈部,两个所述第二颈部设在所述曲轴主体上,两个所述第二颈部分别设在所述第一颈部的相对两侧,两个所述第二颈部与两个所述连杆一一对应连接;其中,所述第一颈部的中心轴线与两个所述第二颈部的中心轴线重合。
[0017]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颈部与所述曲轴主体之间的距离为W1,两个所述第二颈部之间的距离为W2,W2大于W1。
[0018]本技术的第三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辆。
[0019]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20]一种车辆,包括上述的发动机。所述车辆和所述发动机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0021]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22]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连杆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是图1中A

A向剖视图。
[0024]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发动机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5]附图标记:
[0026]10、连杆;
[0027]11、杆身;111、第一主体部;1111、第一面;112、第一凸起部;113、第二主体部;1131、第二面;114、第二凸起部;121、过渡段;122、连杆大头;1221、上端面;1222、下端面;123、连杆小头;F1、中心面;
[0028]100、发动机;20、曲轴;21、曲轴主体;22、第一颈部;23、第二颈部;31、第一活塞;311、第一活塞销;32、第二活塞;321、第二活塞销;40、连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29]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30]下面将参考图1

图3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
[0031]如图1、图2所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发动机的连杆10,连杆10具有中心面F1,连杆10包括杆身11及设在杆身11两端的两个连杆头,杆身11包括:第一主体部111、两个
第一凸起部112、第二主体部113及两个第二凸起部114。
[0032]第一主体部111上设有第一面1111。
[0033]两个第一凸起部112与第一主体部111设在中心面F1的同一侧,且两个第一凸起部112设在第一主体部111的相对两侧。例如,两个第一凸起部112设在第一主体部111的左右两侧,增强强度。
[0034]第二主体部113设在第一主体部111关于中心面F1的相对一侧,第二主体部113上设有第二面1131。
[0035]两个第二凸起部114与第二主体部113设在中心面F1的同一侧,且两个第二凸起部114设在第二主体部113的相对两侧。例如,两个第二凸起部114设在第二主体部113的左右两侧,增强强度。
[0036]其中,第一面1111与中心面F1之间的距离为C,第二面1131与中心面F1之间的距离为D,D大于C;第一凸起部112与中心面F1之间的最大距离为A,第二凸起部114与中心面F1之间的最大距离为B,B大于A。
[0037]相关技术中,连杆通常为对称结构,同时发动机内部空间小,提供给连杆的空间受到限制,连杆的刚度不足,不利于发动机的平稳运行,本技术通过设置非对称结构的连杆10,在满足杆身11与气缸壁间隙符合设计要求的同时,提高了连杆10的刚度及杆身11屈曲稳定性。
[0038]根据本技术的发动机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动机的连杆(10),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10)具有中心面(F1),所述连杆(10)包括杆身(11)及设在所述杆身(11)两端的两个连杆头(12),所述杆身(11)包括:第一主体部(111),所述第一主体部(111)上设有第一面(1111);两个第一凸起部(112),两个所述第一凸起部(112)与所述第一主体部(111)设在所述中心面(F1)的同一侧,且两个所述第一凸起部(112)设在所述第一主体部(111)的相对两侧;第二主体部(113),所述第二主体部(113)设在所述第一主体部(111)关于所述中心面(F1)的相对一侧,所述第二主体部(113)上设有第二面(1131);两个第二凸起部(114),两个所述第二凸起部(114)与所述第二主体部(113)设在所述中心面(F1)的同一侧,且两个所述第二凸起部(114)设在所述第二主体部(113)的相对两侧;其中,所述第一面(1111)与所述中心面(F1)之间的距离为C,所述第二面(1131)与所述中心面(F1)之间的距离为D,D大于C;所述第一凸起部(112)与所述中心面(F1)之间的最大距离为A,所述第二凸起部(114)与所述中心面(F1)之间的最大距离为B,B大于A。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的连杆(10),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连杆头(12)与所述杆身(11)之间均设有过渡段(12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的连杆(10),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段(121)的侧边呈圆弧状。4.一种发动机(100),其特征在于,包括:曲轴(20);两个活塞,两个所述活塞水平同轴设置在所述曲轴(20)的两侧;连接件(40),所述连接件(40)的一端连接所述曲轴(20)的一端,所述连接件(40)的另一端连接一个所述活塞;连杆(10),所述连杆(10)为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动机的连杆(10),所述连杆(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德华刘涛张树旻渠娜成晨同尹吉杨乐
申请(专利权)人: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