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体外部构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96868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4 11: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车体外部构件结构,可抑制气流在其外部通道共振而产生的异音。车体外部构件结构包括:车体外部构件;饰板,连接于所述车体外部构件,其中所述车体外部构件的侧面与所述饰板之间形成外部通道,所述外部通道具有出口部,所述饰板在所述出口部处具有凸缘部;以及多个块部,配置于所述凸缘部的上游侧且彼此间隔地排列。且彼此间隔地排列。且彼此间隔地排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体外部构件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车辆局部结构,尤其涉及一种车体外部构件结构。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提供对于也考虑了交通参与人中老年人或儿童等处于弱势立场的人的可持续输送系统的存取的努力正在活跃化。为了实现所述目的,通过与车辆的行为稳定性有关的开发而致力于更进一步改善交通的安全性或便利性的研究开发。可是,在车辆的行为稳定性中,用以在车门外侧导引气流的外部通道容易因气流在其内共振而产生异音。因此,有必要对车门结构及其外部信道的设计进行改良以克服所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提供一种车体外部构件结构,可抑制气流在其外部通道共振而产生的异音。
[0004]本技术提供一种车体外部构件结构,包括:车体外部构件;饰板,连接于所述车体外部构件,其中所述车体外部构件的侧面与所述饰板之间形成外部通道,所述外部通道具有出口部,所述饰板在所述出口部处具有凸缘部;以及多个块部,配置于所述凸缘部的上游侧且彼此间隔地排列。
[0005]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多个块部的突出高度小于所述凸缘部的突出高度。
[0006]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外部通道的所述出口部连通于轮罩。
[0007]基于上述,在本技术的车体外部构件结构中,外部通道的出口部处的凸缘部的上游侧增设了彼此间隔排列的多个块部,使得撞击凸缘部而反弹的气流可与撞击块部而反弹的气流混合,以降低气流撞击凸缘部后产生的共振程度。从而,本技术的车体外部构件结构可抑制气流在其外部通道共振而产生的异音。
[0008]为让本技术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0009]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车体外部构件结构的立体图;
[0010]图2是图1的车体外部构件结构的分解图;
[0011]图3是图1的车体外部构件结构沿I

I线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0012]图4是图3的饰板上设置块部的局部立体图;
[0013]图5是图4的饰板及块部沿II

II线的剖面图。
[0014]附图标记说明:
[0015]50:轮罩;
[0016]100:车体外部构件结构;
[0017]110:车体外部构件;
[0018]110a:侧面;
[0019]120:饰板;
[0020]122:凸缘部;
[0021]130:块部;
[0022]C:外部通道;
[0023]FD、RD:方向
[0024]IP:入口部;
[0025]OP:出口部;
[0026]X、Y、Z:轴向。
具体实施方式
[0027]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车体外部构件结构的立体图,其中标示出轴向X、Y、Z。图2是图1的车体外部构件结构的分解图。请参考图1及图2,本实施例的车体外部构件结构100例如是车门结构且包括车体外部构件110及饰板120。车体外部构件110例如是车辆的后门,饰板120连接于车体外部构件110的外侧。当车辆行驶时,气流可通过饰板120与车体外部构件110之间的通道(即,后述的外部通道)而流动。
[0028]图3是图1的车体外部构件结构沿I

I线的局部剖面示意图,为使附图较为简洁,图4及图5中的块部130未在图3中绘出。请参考图3,具体而言,本实施例的车体外部构件110的侧面110a与饰板120之间形成外部通道C,外部通道C具有入口部IP及出口部OP,出口部OP连通于车辆的后轮的轮罩50(示意性地示出于图3),饰板120在外部通道C的出口部IP处具有凸缘部122。当车辆沿着平行于轴向X的方向FD(标示于图3)往前行驶时,气流大致上的流动方式为沿着平行于轴向X的方向RD(标示于图3)从入口部IP进入外部通道C且从出口部OP离开外部通道C。基于气流的此流动方式,可将凸缘部122在车辆的前后方向上的前方视为凸缘部122的上游侧,且将凸缘部122在车辆的前后方向上的后方视为凸缘部122的下游侧。
[0029]图4是图3的饰板上设置块部的局部立体图。图5是图4的饰板及块部沿II

II线的剖面图。请参考图4及图5,本实施例的车体外部构件结构100还包括多个块部130,这些块部130连接于饰板120而配置于凸缘部122的上游侧且沿着方向Z彼此间隔地排列。各块部130例如邻接于凸缘部122。经由在外部通道C的出口部OP处的凸缘部122的上游侧增设彼此间隔排列的多个块部130,可使撞击凸缘部122而反弹的气流与撞击块部130而反弹的气流混合,以降低气流撞击凸缘部122后产生的共振程度,从而可抑制气流在外部通道C共振而产生的异音。块部130可经由胶合或其他适当方式而结合于饰板120,本技术不对此加以限制。
[0030]在本实施例中,块部130在平行于轴向Y的方向上的突出高度例如小于凸缘部122在平行于轴向Y的方向上的突出高度。从而,可避免块部130过高而阻碍气流的流动。块部130的高度可如图4及图5所示略低于凸缘部122的高度。在其他实施例中,块部130可依设计或制造上的需求而具有其他高度,本技术不对块部130的实际高度加以限制。
[0031]综上所述,在本技术的车体外部构件结构中,外部通道的出口部处的凸缘部的上游侧增设了彼此间隔排列的多个块部,使得撞击凸缘部而反弹的气流可与撞击块部而
反弹的气流混合,以降低气流撞击凸缘部后产生的共振程度。从而,本技术的车体外部构件结构可抑制气流在其外部通道共振而产生的异音。
[0032]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体外部构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体外部构件;饰板,连接于所述车体外部构件,其中所述车体外部构件的侧面与所述饰板之间形成外部通道,所述外部通道具有出口部,所述饰板在所述出口部处具有凸缘部;以及多个块部,配置于所述凸缘部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须崎晃成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