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光件及使用其的发光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91971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0 11: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导光件及使用其的发光组件,包括:沿光路顺次设置的用于将光源发射的光线汇聚的聚光部、用于将经聚光部的光线反射的反射部、用于传导反射部反射有的光线的传导部,以及用于将传导部传导的光线投射出的出光面;其中反射部包括沿光路顺次设置的第一反射面、第二反射面以及第三反射面;以及出光面成形有光学微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兼顾均匀发光的问题和提高光线传输的效率。匀发光的问题和提高光线传输的效率。匀发光的问题和提高光线传输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导光件及使用其的发光组件


[0001]本技术涉及发光结构
,尤其涉及一种导光件及使用其的发光组件。

技术介绍

[0002]信号灯中,需要利用导光结构对光线进行准直。常用的厚壁导光结构主要包括直射式、反射式,以及直射和反射相结合的厚壁导光结构。信号灯需要设置连续的点灯区域,以及需要对应连续设置多个光源以及导光结构。厚壁因为其不点亮时候的深邃感、通透感,而点亮之后的立体感和晶体感深受消费者喜欢。厚壁件也因其光效利用率较高,均匀性较好,广泛应用于各类信号指示灯,如日行灯,转向灯,制动灯,尾灯等等。
[0003]对于造型比较简单的厚壁,如果要达到比较好的均匀发光效果,对空间要求较大,而且容易有亮斑,如果是双功能,要求更高。同时在日行灯/前位置灯设计过程中,如果厚壁深度过长,点亮容易发黄,这时就需要用到更高color bin的LED和更好的厚壁件材料来弥补发黄的缺陷,造成成本的增加。
[0004]此外,对于导光件来说,不仅要考虑到均匀发光的问题,还需要兼顾光线传输的效率,当发光效率较低时,需要采用高功率光源进行导光,容易引起光导体烧蚀,为此需要大散热空间和散热结构,影响整灯其他零部件设计和整灯的造型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导光件,以解决优化出光效果的技术问题。
[0006]本技术的第二目的是提供一种发光组件,以解决优化出光效果的技术问题。
[0007]本技术的导光件是这样实现的:
[0008]一种导光件,包括:沿光路顺次设置的用于将光源发射的光线汇聚的聚光部、用于将经聚光部的光线反射的反射部、用于传导反射部反射有的光线的传导部,以及用于将传导部传导的光线投射出的出光面;其中
[0009]所述反射部包括沿光路顺次设置的第一反射面、第二反射面以及第三反射面;以及
[0010]所述出光面成形有光学微结构。
[0011]在本技术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光学微结构为光学花纹。
[0012]在本技术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反射面和第二反射面平行,且第一反射面与第二反射面分别与第三反射面形成的夹角为86
°
~94
°
;其中
[0013]所述第三反射面由第二反射面向出光面倾斜;以及
[0014]所述第三反射面与出光面形成的夹角为43
°
~47
°

[0015]在本技术可选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反射面、第二反射面和第三反射面中至少一个反射面的表面成形有光导齿。
[0016]本技术的发光组件是这样实现的:
[0017]一种发光组件,包括:配合使用的所述的导光件和若干个光源;其中
[0018]所述导光件的聚光部包括沿直线式排列的多个聚光件;
[0019]每个所述聚光件均具有分置于自身两端的第一折射部和第二折射部;
[0020]所述第一折射部朝向该聚光件对应的光源布置。
[0021]在本技术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聚光件朝向光源的端面成型有凹槽;
[0022]所述凹槽的底壁和周壁形成所述第一折射部。
[0023]在本技术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聚光件的外壁上设有全反射区。
[0024]在本技术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全反射区包括沿光线传输路径依次布置的第一锥形面和柱形面。
[0025]在本技术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全反射区包括沿光线传输路径依次布置的第一锥形面和第二锥形面。
[0026]在本技术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导光件上成形反射部和传导部和出光面的部位采用PMMA材质制成;以及
[0027]所述聚光部采用PC材质制成。
[0028]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导光件及使用其的发光组件,光线依次进行汇聚、第一反射面、第二反射面以及第三反射面的三次反射后再出射,能够适用于对于开口较大的车灯造型,高效的实现均匀点灯效果。
[0029]再者,在聚光件的两端设置第一折射部和第二折射部,并使第一折射部朝向光源布置,有利于光线的汇聚和出射。
[0030]此外,聚光件采用PC材料制成,而导光件上成形反射部和传导部和出光面的部位采用PMMA材质制成,如此配合,聚光件主要用于提高光源的效率,而反射部和传导部用于负责整体点亮效果,两者配合可改善现有导光件采用单一材质而容易出现光学效率低和容易色散的不足,从而有利于发光组件实现更加优异的出光性能。
附图说明
[0031]图1为本技术的导光件的第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0032]图2为本技术的导光件的第二视角结构示意图;
[0033]图3为图2的A向剖视示意图;
[0034]图4为对应图3的状态下的光线传导路径示意图
[0035]图5为本技术的导光件结构对应又一种实施情况下的聚光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6]图6为本技术的又一种实施情况下的聚光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7]图中:聚光件1、光源2、传导部5、第一反射面6、第二反射面7、第三反射面8、出光面9、光学微结构91、凹槽101、折射面102、第一锥形面103、第二锥形面104、柱形面105、底壁1011、周壁1012、扩散花纹 200。
具体实施方式
[0038]为了使本技术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39]实施例1:
[0040]请参阅图1至图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导光件,包括:沿光路顺次设置的用于
将光源2发射的光线汇聚的聚光部、用于将经聚光部的光线反射的反射部、用于传导反射部反射有的光线的传导部5,以及用于将传导部5传导的光线投射出的出光面9;其中反射部包括沿光路顺次设置的第一反射面6、第二反射面7以及第三反射面。也就是说对于光线来说,通过聚光部的汇聚后依次经过第一反射面6、第二反射面7和第三反射面8这三次反射作用最后经过传导部5从出光面9射出。
[0041]接下来结合附图举例一种具体可选的情况来说,为优化全反射效果,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反射面6和第二反射面7平行,且第一反射面6与第二反射面7分别与第三反射面8形成的夹角为86
°
~94
°
;其中第三反射面 8由第二反射面7向出光面9倾斜。更为详细的,第三反射面8与第二反射面7顺接,而传导部5则是同时与第一反射面6和第二反射面7顺接。
[0042]还需要加以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第三反射面8与出光面9形成的夹角为43
°
~47
°
。其中的第一反射面6还可以在其表面镀有铝膜来避免漏光问题。
[0043]此外,对于上述三个反射面,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下,第一反射面6、第二反射面7和第三反射面8均设有扩散花纹200,且分别位于三个反射面上的扩散花纹200的尺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导光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沿光路顺次设置的用于将光源发射的光线汇聚的聚光部、用于将经聚光部的光线反射的反射部、用于传导反射部反射有的光线的传导部,以及用于将传导部传导的光线投射出的出光面;其中所述反射部包括沿光路顺次设置的第一反射面、第二反射面以及第三反射面;以及所述出光面成形有光学微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微结构为光学花纹。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导光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射面和第二反射面平行,且第一反射面与第二反射面分别与第三反射面形成的夹角为86
°
~94
°
;其中所述第三反射面由第二反射面向出光面倾斜;以及所述第三反射面与出光面形成的夹角为43
°
~47
°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反射面、第二反射面和第三反射面中至少一个反射面的表面成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飘丁康张胜雷争光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星宇车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