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薄前保发光模组及使用其的汽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68615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1 09:23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超薄前保发光模组及使用其的汽车,包括:壳体、设于壳体中的匀光板、导光板、导光背板和光源板;其中壳体包括配合使用的出光壳盖和后壳体;出光壳盖上形成有位于中心位置的第一发光区和位于第一发光区两侧的一对第二发光区;导光板和导光背板正对第一发光区,且导光背板位于导光板与电源板之间;匀光板包括位于导光板两侧的适于一对一正对一对第二发光区的一对光板体;以及光源板上设有适于从导光板上垂直于其邻靠匀光板的至少一个侧端面射入光线的侧发光光源组,以及适于从匀光板背向出光壳盖的一侧射入光线的直射光源组。本技术采用侧发光光源配合导光板以及直射光源配合匀光板的结合的方式实现均匀性发光,亮度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车灯,尤其涉及一种超薄前保发光模组及使用其的汽车


技术介绍

1、汽车中的超薄前保发光模组一直以来是作为吸收和减缓外界冲击力、防护车身前后部的安全装置。随着汽车行业的高速发展,消费者对于汽车智能化、个性化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个性化车身灯光设计也逐渐成为主机厂争相开发的新功能之一。然而通常由于法规还有车身结构的限制,所能提供的空间位置有限,如何在有限的空间能达到发光均匀,同时安装方便的要求,成为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

2、例如公告号为cn 218085409 u中公开的一种汽车发光格栅,其包括第一格栅组件、第二格栅组件,第一格栅组件包括第一格栅面板、第一导光板、第一光源,第一导光板处于第一容置部的内侧面,第一光源沿所述第一导光板的底边缘设置;第二格栅组件包括第二格栅面板、第二导光板、第二光源,第二导光板处于第二容置部的内侧面,第二光源沿第二导光板的侧边缘设置;第一格栅面板、第二格栅面板的内侧面设置有第一喷涂层,第一喷涂层能够遮光,第一喷涂层上设置有多个透光区域。基于该结构,当光线传播到第一喷涂层时,光线无法穿过,当光线传播到透光区域时,光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超薄前保发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设于壳体中的匀光板、导光板、导光背板和光源板;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薄前保发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板上设有适于从导光板上垂直于其邻靠匀光板的一对侧端面分别射入光线的一对侧发光光源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超薄前保发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壳体背向出光壳盖的外侧端还配接有驱动板壳体;以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薄前保发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板包括配合使用的软板和硬板;其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超薄前保发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壳体上设有用于对硬板进行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薄前保发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设于壳体中的匀光板、导光板、导光背板和光源板;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薄前保发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板上设有适于从导光板上垂直于其邻靠匀光板的一对侧端面分别射入光线的一对侧发光光源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超薄前保发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壳体背向出光壳盖的外侧端还配接有驱动板壳体;以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薄前保发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板包括配合使用的软板和硬板;其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超薄前保发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衍建祁高进侯磊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星宇车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