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917522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0 11:00
本公开涉及一种模具,包括:上模;下模,沿竖直方向位于上模的下方;以及滑块座组件,包括沿第一方向可滑动地设置在下模上的两个滑块座,滑块座的沿水平的第二方向相对的两端均设置有固连于上模的致动件,致动件朝向滑块座的侧壁面上设置有引导部,滑块座的朝向致动件的端面上设置有与引导部滑动连接的滑动部,模具具有合模状态和脱模状态,在合模状态,两个滑块座与上模和下模共同围成型腔,在脱模状态,上模沿竖直方向远离下模移动且带动致动件同步移动,以通过引导部分别驱动两个滑块座背向移动。如此,通过位于滑块座侧端的致动件驱使滑块座往复移动,来进行合模和脱模,不仅能够减小模具尺寸,且移动过程平稳,便于脱模。便于脱模。便于脱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模具


[0001]本公开涉及注塑模具
,具体地,涉及一种模具。

技术介绍

[0002]相关技术中,模具是用来制作成型物品的工具,模具通常包括上模和下模,为了便于物品成型后的模具脱模,在模具中通常会使用到滑块结构。即模具中的滑块结构的滑块座在斜导柱的带动下能够在导向块做导向作用的情况下按设定的后撤方向移动,从而进行侧向成型或在开模后且在制件顶出之前完成侧向分型或抽芯工作,达到注塑模具成型方向转换或使塑胶制件顺利脱模等目的。
[0003]然而,相关技术中的模具中的滑块结构存在滑块座的尺寸较大、用料较多,为了适应大尺寸的滑块结构还需要在模具的模胚中设置较大的腔,从而使得模具的整体制作尺寸大、周期长、制造成本高且不便脱模。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模具,该模具能够减小模具尺寸,且结构简单,易于制造,且移动过程平稳,便于脱模,以至少部分地解决相关技术中的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一种模具,包括:上模;下模,沿竖直方向位于所述上模的下方;以及滑块座组件,包括沿水平的第一方向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下模上的两个滑块座,所述滑块座的沿水平的第二方向相对的两端均设置有固连于所述上模的致动件,所述致动件朝向所述滑块座的侧壁面上设置有引导部,所述滑块座的朝向所述致动件的端面上设置有与所述引导部滑动连接的滑动部,所述模具具有合模状态和脱模状态,在所述合模状态,两个所述滑块座与所述上模和所述下模共同围成型腔,在所述脱模状态,所述上模沿竖直方向远离所述下模移动且带动四个所述致动件同步移动,以通过四个所述引导部分别驱动两个所述滑块座背向移动,其中,所述引导部沿竖直方向向下且沿第一方向朝向远离所述型腔的一侧延伸,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垂直。
[0006]可选地,所述引导部沿自身的延伸方向具有自上而下依次连通的第一段和第二段,所述第一段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竖直方向的夹角小于所述第二段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竖直方向的夹角。
[0007]可选地,所述引导部构造为内凹的引导槽,所述滑动部构造为可绕自身轴线转动地连接于所述滑块座的导向轮,所述导向轮用于与所述引导轮滑动配合,所述致动件的底端具有与所述引导槽的底端连通的开口,以供所述导向轮出入所述开口。
[0008]可选地,所述引导部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二段的底端与所述开口之间的渐扩段,所述渐扩段的宽度沿自身的延伸方向自上而下逐渐扩大。
[0009]可选地,所述滑块座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在所述第一位置,所述模具处于所述合模状态,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模具处于脱模状态,所述下模上设置有限位件,用于在所述滑块座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或所述第二位置时,将所述滑块座可解锁地锁止于所述下
模。
[0010]可选地,所述限位件包括本体和安装于所述本体上的波珠螺丝,所述滑块座的底面上具有第一凹槽,在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波珠螺丝的滚珠位于所述第一凹槽内;和/或,所述滑块座的底面上具有第二凹槽,在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波珠螺丝的滚珠位于所述第二凹槽内。
[0011]可选地,所述模具还包括引导结构,该引导结构用于引导所述滑块座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所述引导结构包括滑动配合的滑槽和滑轨,所述滑槽和所述滑轨中的一者设置在所述滑块座的底面上,另一者设置在所述下模上。
[0012]可选地,所述滑块座的背离所述型腔的一侧具有第一斜面,所述第一斜面自上而下且朝向远离所述型腔的一侧延伸,所述模具还包括与所述滑块座的数量相对应的楔紧块,所述楔紧块固连于所述上模且具有能够与对应的滑块座的第一斜面贴合的第二斜面。
[0013]可选地,所述滑块座组件的数量为多组,多组所述滑块座组件沿所述第一方向并排布置,且沿所述第一方向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滑块座组件的相邻的两个所述楔紧块构造为一体。
[0014]可选地,所述滑块座组件的数量为多组,多组所述滑块座组件沿所述第二方向并排布置,且沿所述第二方向任意相邻的两组所述滑块座组件的相邻的两个所述滑块座共用一个所述致动件。
[0015]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位于滑块座两端的两个致动件的引导和致动,使得滑块座能够往复移动,来进行合模和脱模,相比于相关技术中,通过斜导柱来致动,不仅能够减小模具尺寸,且结构简单,易于制造,且滑块座通过两端的两个致动件驱动,移动过程平稳,便于脱模,能够提高产品质量。
[0016]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0017]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8]图1是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提供的模具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提供的移除部分致动件后的模具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3是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提供的移除上模后的模具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4是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提供的两个滑块座组件、引导结构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0022]图5是图4的爆炸状态示意图;
[0023]图6是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提供的模具中的滑块座、引导结构、限位件以及楔紧块的爆炸状态示意图;
[0024]图7是图6中滑块座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0025]图8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提供的致动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26]图9是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提供的限位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7]附图标记说明
[0028]1、上模;2、下模;3、滑块座组件;31、滑块座;311、滑动部;312、第一凹槽;313、第二凹槽;314、第一斜面;315、进液口;316、出液口;32、致动件;321、引导部;322、第一段;323、第二段;324、开口;325、渐扩段;4、引导结构;41、滑槽;42、滑轨;5、楔紧块;51、第二斜面;6、限位件;61、波珠螺丝;7、楔紧块组;8、型腔。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公开,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
[0030]在本公开中,为了便于描述,针对模具定义三坐标,即XYZ坐标系,其中,Z向为竖直方向,且Z向箭头所指的一侧为上,反之为下;X向为第一方向;Y向为第二方向。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内、外”是指相应零部件的本身轮廓而言的,此外,本公开中使用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为了区别一个要素和另一个要素,不具有顺序性和重要性。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
[0031]专利技术人经研究发现,相关技术中,在两个滑块座与上模和下模之间围成型腔,且两个滑块座通过各自安装的斜导柱的致动实现相互靠近或远离地移动,滑块座中具有容纳斜导柱的腔体,导致滑块座的宽度较大,且因滑块座和斜导柱的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下模,沿竖直方向位于所述上模的下方;以及滑块座组件,包括沿水平的第一方向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下模上的两个滑块座,所述滑块座的沿水平的第二方向相对的两端均设置有固连于所述上模的致动件,所述致动件朝向所述滑块座的侧壁面上设置有引导部,所述滑块座的朝向所述致动件的端面上设置有与所述引导部滑动连接的滑动部,所述模具具有合模状态和脱模状态,在所述合模状态,两个所述滑块座与所述上模和所述下模共同围成型腔,在所述脱模状态,所述上模沿竖直方向远离所述下模移动且带动四个所述致动件同步移动,以通过四个所述引导部分别驱动两个所述滑块座背向移动,其中,所述引导部沿竖直方向向下且沿第一方向朝向远离所述型腔的一侧延伸,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垂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部沿自身的延伸方向具有自上而下依次连通的第一段和第二段,所述第一段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竖直方向的夹角小于所述第二段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竖直方向的夹角。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部构造为内凹的引导槽,所述滑动部构造为可绕自身轴线转动地连接于所述滑块座的导向轮,所述导向轮用于与所述引导槽滑动配合,所述致动件的底端具有与所述引导槽的底端连通的开口,以供所述导向轮出入所述开口。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部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二段的底端与所述开口之间的渐扩段,所述渐扩段的宽度沿自身的延伸方向自上而下逐渐扩大。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座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在所述第一位置,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福元任阳波吴亮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