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调式鞍座安装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两轮车
,尤其是一种可调式鞍座安装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中,大多数两轮车的鞍座可以相对于车架上下移动调节,以适应于不同身高需求的骑行人员;然而,鞍座与车把之间的前后距离却是相对固定的,虽然在鞍座上下移动时略带前后方向的倾斜,但是对于前后距离上的调节是极其有限的。
[0003]由于骑行用户的个体区别,甚至是骑行偏好不同,两轮车鞍座与车把之间前后距离上的限制,使得两轮车在使用时不能很好地满足多种客户的不同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人针对上述现有生产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合理的可调式鞍座安装结构,从而实现了车辆上鞍座的方便、快速调整,尤其是前后方向上的调整,适应于骑行人的不同需求,有效提升骑行舒适感。
[0005]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可调式鞍座安装结构,包括配装于鞍座下方的座架,鞍座底面与座架顶面之间构成容纳空间;位于容纳空间内的座架顶面固定安装有轨道,轨道上前后滑动配装有滑杆,滑杆底部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式鞍座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配装于鞍座(1)下方的座架(7),鞍座(1)底面与座架(7)顶面之间构成容纳空间;位于容纳空间内的座架(7)顶面固定安装有轨道(3),轨道(3)上前后滑动配装有滑杆(4),滑杆(4)底部向下延伸并伸出座架(7)后与外部车架安装;位于滑杆(4)前方和后方的轨道(3)上分别安装有前限位件(9)和后限位件(2);还包括将滑杆(4)相对于轨道(3)的滑动进行锁止的锁止件(8)。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式鞍座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杆(4)包括有水平部(41),水平部(41)嵌装至轨道(3)中并前后移动,水平部(41)底面固定有向前的倾斜部(43),倾斜部(43)下部插装至外部车架上。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调式鞍座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3)包括截面为倒置U型结构的轨道本体(31),轨道本体(31)两侧内壁面的下部相向延伸有凸边(32),凸边(32)上方与轨道本体(31)内壁面之间构成容纳水平部(41)并供其相对滑动的滑动空间。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调式鞍座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位于滑动空间前端部和后端部的轨道本体(31)上分别安装有前限位件(9)和后限位件(2)。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调式鞍座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从外向内贯穿轨道本体(31)后端的一侧侧壁、向着滑动空间锁装长螺栓,构成后限位件(2);所述轨道本体(31)前端外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青,周勇,任国永,吴理荣,郭保党,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新日电动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