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前碰撞横梁总成及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91049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0 10: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前碰撞横梁总成及车辆,包括前碰撞横梁本体,所述前碰撞横梁本体为非等截面结构,且其截面过渡部开设有散热孔,所述前碰撞横梁本体内固定连接有支撑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将前碰撞横梁本体设计为非等截面结构,加大了散热器对应区域的高度差,可为散热器提供所需的进风通道,并在前碰撞横梁本体内设置支撑件,使得支撑件与前碰撞横梁本体内壁围合形成至少两个密闭的腔体结构,能够在发生碰撞时一定程度上吸收碰撞能量,降低碰撞对整车的伤害,并能X向对前碰横梁总成进行约束,保证其稳定性,进而提升整车的强度和碰撞性能,同时可增加开孔后的前碰撞横梁本体的结构强度。的结构强度。的结构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前碰撞横梁总成及车辆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车身
,更具体涉及一种前碰撞横梁总成及车辆。

技术介绍

[0002]汽车前碰横梁总成主要作为汽车在发生碰撞时的重要吸能部件存在,在碰撞发生时,通过有效吸收和传递碰撞产生的能量,减少乘员舱的变形量,达到保护乘员安全的作用。一般传统汽车前碰撞横梁总成多为等截面的辊压结构或冲压结构件,其只关注碰撞性能的可实现性。但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机舱内部布置随之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传统前碰横梁总成已无法满足周边分组相关功能要求,现需要技术一种前碰撞横梁总成结构既能满足碰撞性能要求又能同时兼顾其他分组输入的需求。本专利基于常见新能源汽车车型的发动机舱布置需求,设计一种既能够满足五星碰撞要求同时又能为散热器提供足够的进风面积的前碰撞横梁总成结构。
[0003]现有专利公告号为CN207579805U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防撞横梁及车辆,涉及车辆制造
,该防撞横梁包括:由铝合金制成的横梁本体和吸能盒;所述吸能盒为多个,多个所述吸能盒分别焊接于所述横梁本体上。采用横梁本体和吸能盒焊接的方式,能够减轻防撞横梁的重量,还能提升续航里程和能量效率。通过焊接,减少了钣金冲压件的成型模具,制造费用明显降低,具有使用方便和质量好等优点。
[0004]但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机舱内部布置随之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传统前碰横梁总成已无法满足周边分组相关功能要求,如无法为散热器提供足够的进风面积,C

NCAP(China

NewCarAssessmentProgramme中国新车评价规范)中有一项为正面碰撞及40%偏置碰撞试验,此试验对前防撞横梁结构有较高的要求,要求其强度高、所占空间小。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如何满足前横梁碰撞要求并为散热器提供足够的进风面积。
[0006]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前碰撞横梁总成,包括前碰撞横梁本体,所述前碰撞横梁本体为非等截面结构,且其截面过渡部开设有散热孔,所述前碰撞横梁本体内固定连接有支撑件,所述支撑件与前碰撞横梁本体内壁围合形成至少两个密闭的腔体结构。
[0007]通过将前碰撞横梁本体设计为非等截面结构,加大了散热器对应区域的高度差,并在面过渡部开设散热孔,可为散热器提供所需的进风通道,加大进风量,增加空调制冷、发动机及变速箱的冷却效果,并在前碰撞横梁本体内设置支撑件,使得支撑件与前碰撞横梁本体内壁围合形成至少两个密闭的腔体结构,能够在发生碰撞时一定程度上吸收碰撞能量,降低碰撞对整车的伤害,并能X向对前碰横梁总成进行约束,保证其稳定性,进而提升整车的强度和碰撞性能,同时可增加开孔后的前碰撞横梁本体的结构强度。
[0008]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前碰撞横梁本体包括前碰横梁外板和前碰横梁内板,
所述前碰横梁外板与前碰横梁内板焊接固定并围合形成密闭的第一腔体结构,所述支撑件包括焊接固定设于第一腔体内的前碰撞横梁上加强管和前碰撞横梁下加强管,通过两个加强管的管状结构可提高整个支撑件的结构强度。
[0009]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前碰撞横梁本体截面长度自其中间处向两端递减,所述散热孔为异形翻孔。
[0010]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还包括左吸能盒、右吸能盒以及分别与左吸能盒和右吸能盒相连的前碰撞横梁左安装板和前碰撞横梁右安装板,所述前碰撞横梁左安装板和前碰撞横梁右安装板上开设有多个固定孔,通过左吸能盒和右吸能盒可在发生碰撞时通过自身的的变形以最大限度吸收碰撞所产生的能量。
[0011]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还包括前拖钩管以及开设在前碰撞横梁本体上的矩形翻孔,所述矩形翻孔位于前碰撞横梁本体中间处,所述前拖钩管通过前拖钩加强板与前碰撞横梁本体固定连接。
[0012]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前碰横梁外板上开设有多个螺孔,所述前碰横梁外板上部和下部分别开设有与前碰撞横梁上加强管和前碰撞横梁下加强管相适配的第一塞焊孔和第二塞焊孔。
[0013]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前碰横梁外板顶部成型有法兰面,其底部外缘朝向前碰横梁内板翻折形成外板翻边,所述前碰横梁内板顶部设有内板连接面,其底部成型有与外板翻边相适配的内板翻边,所述法兰面与内板连接面焊接固定,所述外板翻边与内板翻边焊接固定。
[0014]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右吸能盒包括前碰撞吸能盒右内板和前碰撞吸能盒右外板,所述前碰撞吸能盒右内板和前碰撞吸能盒右外板焊接固定并形成闭合的口字型腔体,所述前碰撞吸能盒右内板和前碰撞吸能盒右外板均设有溃缩筋。
[0015]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左吸能盒与右吸能盒结构相同,所述右吸能盒还通过前碰撞横梁安装板加强件与前碰撞横梁右安装板固定连接,通过前碰撞横梁安装板加强件进行强化连接,增加拖钩所能承受的拖拽力,提高了车体连接强度。
[0016]一种车辆,包括前碰撞横梁总成、车体,所述车体与前碰撞横梁总成相连的一端固定设有定位销,所述前碰撞横梁右安装板上开设有与定位销相适配的通过孔,所述前碰撞横梁右安装板上开设有多个安装孔并通过定位螺栓与车体连接紧固。
[0017]本技术的优点在于:
[0018](1)本技术中,通过将前碰撞横梁本体设计为非等截面结构,加大了散热器对应区域的高度差,并在面过渡部开设散热孔,可为散热器提供所需的进风通道,加大进风量,增加空调制冷、发动机及变速箱的冷却效果,并在前碰撞横梁本体内设置支撑件,使得支撑件与前碰撞横梁本体内壁围合形成至少两个密闭的腔体结构,能够在发生碰撞时一定程度上吸收碰撞能量,降低碰撞对整车的伤害,并能X向对前碰横梁总成进行约束,保证其稳定性,进而提升整车的强度和碰撞性能,同时可增加开孔后的前碰撞横梁本体的结构强度。
[0019](2)本技术中,通过左吸能盒和右吸能盒可在发生碰撞时通过自身的的变形以最大限度吸收碰撞所产生的能量;通过前碰撞横梁安装板加强件进行强化连接,增加拖钩所能承受的拖拽力,提高了车体连接强度。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前碰撞横梁总成的前碰撞横梁本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前碰撞横梁总成的前碰横梁外板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前碰撞横梁总成的前碰横梁外板截面结构示意图;
[0023]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前碰撞横梁总成的右吸能盒结构示意图;
[0024]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2提供的一种前碰撞横梁总成的车体结构示意图;
[0025]附图标号:11、前碰横梁外板;111、第一螺孔;1112、外板翻边;112、第二螺孔;113、第三螺孔;114、毫米波安装支架安装面;115、第一塞焊孔;116、第二塞焊孔;117、异形翻孔;118、矩形翻孔;119、前拖钩管安装孔;1110、法兰面;12、前碰横梁内板;121、内板连接面;122、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前碰撞横梁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前碰撞横梁本体,所述前碰撞横梁本体为非等截面结构,且其截面过渡部开设有散热孔,所述前碰撞横梁本体内固定连接有支撑件,所述支撑件与前碰撞横梁本体内壁围合形成至少两个密闭的腔体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前碰撞横梁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碰撞横梁本体包括前碰横梁外板(11)和前碰横梁内板(12),所述前碰横梁外板(11)与前碰横梁内板(12)焊接固定并围合形成密闭的第一腔体结构,所述支撑件包括焊接固定设于第一腔体内的前碰撞横梁上加强管(13)和前碰撞横梁下加强管(1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前碰撞横梁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碰撞横梁本体截面长度自其中间处向两端递减,所述散热孔为异形翻孔(117)。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前碰撞横梁总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左吸能盒(15)、右吸能盒(17)以及分别与左吸能盒(15)和右吸能盒(17)相连的前碰撞横梁左安装板(16)和前碰撞横梁右安装板(18),所述前碰撞横梁左安装板(16)和前碰撞横梁右安装板(18)上开设有多个固定孔。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前碰撞横梁总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前拖钩管(20)以及开设在前碰撞横梁本体上的矩形翻孔(118),所述矩形翻孔(118)位于前碰撞横梁本体中间处,所述前拖钩管(20)通过前拖钩加强板(21)与前碰撞横梁本体固定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前碰撞横梁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碰横梁外板(11)上开设有多个螺孔,所述前碰横梁外板(11)上部和下部分别开设有与前碰撞横梁上加强管(13)和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丹单慧云陈玉杰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长安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