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壳体、电池包以及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88805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0 10: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池壳体、电池包及车辆,壳体包括:托盘,所述托盘内形成有第一通道,且所述托盘上设置有防爆阀,所述第一通道与所述防爆阀连通;至少一个模组横梁,所述模组横梁设置在所述托盘内;所述模组横梁内具有一容纳部,至少部分所述容纳部的底部向下凹陷形成的可以容纳气体的凹槽;所述凹槽沿所述模组横梁的长度方向上的至少一端设置有开口;液冷板,所述液冷板与所述模组横梁底部外侧密封连接,所述液冷板与所述模组横梁之间形成至少一条连接通道,所述开口通过所述连接通道与所述第一通道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电池壳体,可以将电芯因热失效产生的高温气体及时降温后快速排出电池包。对电池包进行保护,提高电池包的安全性。的安全性。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壳体、电池包以及车辆


[0001]本技术涉及电池
,更具体地,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池壳体、电池包以及车辆。

技术介绍

[0002]目前,为了增加电池包的强度,经常需要在电池包中设置中间梁,但是中间梁会占据电池包的一部分空间,导致电池包的整体利用率低,目前新的方案是将电池包内的中间梁进行利用,在中间梁内设置电池模组。但是在中间梁内设置电池模组会存在以下问题:当电池发生热失效后,产生的高温高压气体不能及时降温排出电池包,会造成高温气体短时间堆积无法排出。很容易导致相邻电芯甚至整个电池包的电芯全部热失控起火。所以对中间梁内的电芯模组产生的气体进行降低和排出,提高电池包安全性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池壳体、电池包以及车辆,本技术提供的电池壳体,可以将电芯模组产生的高温气体降温后快速的定向扩散到托盘中后排出电池包。
[0004]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电池壳体。所述电池壳体包括:
[0005]托盘,所述托盘内形成有第一通道,且所述托盘上设置有防爆阀,所述第一通道与所述防爆阀连通;
[0006]至少一个模组横梁,所述模组横梁设置在所述托盘内;所述模组横梁内具有一容纳部,至少部分所述容纳部的底部向下凹陷形成可以容纳气体的凹槽;所述凹槽沿所述模组横梁的长度方向上的至少一端设置有开口;
[0007]液冷板,所述液冷板与所述模组横梁底部外侧密封连接,所述液冷板与所述模组横梁之间形成至少一条连接通道,所述开口通过所述连接通道与所述第一通道连通。
[0008]可选地,所述模组横梁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所述容纳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依次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分别与所述托盘连接;
[0009]所述凹槽沿所述模组横梁的长度方向上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
[0010]所述第一连接部在所述模组横梁的长度方向上与所述液冷板形成第二通道;所述第二连接部在所述模组横梁的长度方向上与所述液冷板形成第三通道;
[0011]所述第二通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开口连通,所述第三通道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开口连通;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上分别设置有第一连通口和第二连通口,所述第二通道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连通口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三通道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通口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一连通孔口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连通口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通道连通。
[0012]可选地,所述第二通道包括设置在所述模组横梁的长度方向上两侧边的第一连接
通道和第二连接通道;所述第三通道包括设置在所述模组横梁的长度方向上两侧边的第三连接通道和第四连接通道;所述第一连接通道的一端和所述第二连接通道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开口连通,所述第三连接通道的一端和所述第四连接通道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二开口连通;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分别设置有第一连通口和第二连通口,所述第一连接通道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连接通道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连通口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三连接通道的另一端和所述第锶连接通道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通口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一连通孔口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连通口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通道连通。
[0013]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接通道与第三连接通道连通形成一体通道;所述第二连接通道与第四连接通道连通形成一体通道。
[0014]可选地,所述凹槽的深度为3

5mm,所述容纳底座的长度与所述凹槽的长度差为15

35mm,所述容纳底座的长度与所述凹槽的宽度差为15

35mm。
[0015]可选地,所述模组横梁底部通过导热结构胶与所述液冷板连接。
[0016]可选地,所述模组横梁为金属部件。
[0017]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池包。所述电池包包括电芯模组和第一方面所述的电池壳体,所述电芯模组放置在所述容纳部内。
[0018]可选地,所述电芯模组包括多个电芯、预定位支架和壳体;所述壳体底部开口,所述预定位支架止挡于所述壳体底部开口处形成容纳电芯的容纳空间;所述预定位支架位于所述容纳空间内的一侧上设置有多个电芯定位部,多个所述电芯分别设置在多个所述电芯定位部内。
[0019]可选地,所述电芯模组还包括正极连接片和负极连接片,所述正极连接片和所述负极连接片分别位于所述预定位支架的另一侧且所述正极连接片和所述负极连接片相互绝缘;所述电芯定位部的底壁上设置有通槽,所述电芯的正极或负极通过所述通槽与所述正极连接片或所述负极连接片连接。
[0020]可选地,所述电芯、所述壳体、所述预定位支架、所述正极连接片和所述负极连接片之间设置有灌封胶,所述灌封胶将所述电芯、所述壳体、所述预定位支架、所述正极连接片和所述负极连接片密封固定连接。
[0021]可选地,所述电芯模组与所述模组横梁之间设置有回形阻胶泡棉,所述容纳部上围绕所述凹槽四周设置有台阶部,所述回形阻胶泡棉的形状与所述台阶部一致,且所述回形阻胶泡棉与所述台阶部贴合。
[0022]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第二方面所述的电池包。
[0023]本技术的一个技术效果在于,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壳体,模组横梁的容纳部底部设置有容纳电芯热失控产生的高温高压气体的凹槽,模组横梁的底部连接有可以快速将该高温高压气体进行降温的液冷板,且凹槽端部设置有将高温高压气体排出的开口,排出的高温高压气体通过连接通道定向排到托盘的第一通道中并通过防爆阀排出电池包。因为气体被定向排出,所以电池包内的其他电芯不会受到该气体的影响。本技术的电池壳体,不仅能够将电芯因热失效产生的高温高压气体及时降温,还能将该气体快速定向排出电池包,对电池包进行保护,提高电池包的安全性。
[0024]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
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0025]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并且连同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的原理。
[0026]图1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电池包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2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电池包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8]图3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电池包的结构分解图。
[0029]图4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预定位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5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模组横梁与电芯模组固定后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6所示为图5中A

A面的剖视图。
[0032]图7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凹槽内气体流向示意图。
[0033]图8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凹槽内气体流向第一连接部的局部示意图。
[0034]附图标记说明:
[0035]1、电芯模组;11、电芯;12、预定位支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壳体,其特征在于,包括:托盘,所述托盘内形成有第一通道,且所述托盘上设置有防爆阀,所述第一通道与所述防爆阀连通;至少一个模组横梁,所述模组横梁设置在所述托盘内;所述模组横梁内具有一容纳部,至少部分所述容纳部的底部向下凹陷形成可以容纳气体的凹槽;所述凹槽沿所述模组横梁的长度方向上的至少一端设置有开口;液冷板,所述液冷板与所述模组横梁底部外侧密封连接,所述液冷板与所述模组横梁之间形成至少一条连接通道,所述开口通过所述连接通道与所述第一通道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模组横梁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所述容纳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依次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分别与所述托盘连接;所述凹槽沿所述模组横梁的长度方向上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第一连接部在所述模组横梁的长度方向上与所述液冷板形成第二通道;所述第二连接部在所述模组横梁的长度方向上与所述液冷板形成第三通道;所述第二通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开口连通,所述第三通道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开口连通;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上分别设置有第一连通口和第二连通口,所述第二通道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连通口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三通道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通口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一连通口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连通口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通道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道包括设置在所述模组横梁的长度方向上两侧边的第一连接通道和第二连接通道;所述第三通道包括设置在所述模组横梁的长度方向上两侧边的第三连接通道和第四连接通道;所述第一连接通道的一端和所述第二连接通道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开口连通,所述第三连接通道的一端和所述第四连接通道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二开口连通;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分别设置有第一连通口和第二连通口,所述第一连接通道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连接通道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连通口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三连接通道的另一端和所述第四连接通道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通口的一端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舒元茂吴艳凤王骁郑卫鑫鲁志佩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