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预防龋齿、调节肠道菌群和免疫力的复合益生菌后生元组合物及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587897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7 11: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益生菌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预防龋齿、调节肠道菌群和免疫力的复合益生菌后生元组合物及制备方法和应用,包括复合益生菌的灭活菌体和复合益生菌的代谢产物;复合益生菌包括干酪乳杆菌Zhang、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V9和植物乳杆菌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预防龋齿、调节肠道菌群和免疫力的复合益生菌后生元组合物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益生菌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预防龋齿、调节肠道菌群和免疫力的复合益生菌后生元组合物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0002]后生元(Postbiotics)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干预肠道生态系统的新手段。2013年,Tsilingiri K 等人提出后生元是指益生菌代谢活动释放的,并且能够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对宿主产生有益影响的因子。此后,不同的研究者又先后三次重新定义了后生元的概念。直到 2021年,国际益生菌和益生元科学会(ISAPP)发表了后生元的共识声明,首次提出了后生元的官方概念为“对宿主健康有益的无生命微生物和/或其成分的制剂”。由于后生元“无生命”等特征,使其拥有了巨大的应用前景。目前,后生元已然被产业界视为继益生菌、益生元和合生制剂之后的第四代微生态产品。
[0003]后生元的作用机制主要包括调节常驻菌群、增强上皮屏障功能、调节局部和全身免疫、调节系统代谢和通过神经系统发出系统信号。虽然后生元对微生物组的影响可能是暂时的,但它们仍然可能具有重要的作用。目前,后生元的热点研究主要集中于五个方面:第一,基于益生菌(如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控制生物被膜形成、调控基因表达、减少炎症细胞因子调节免疫力;第二,胞外多糖作为后生元的成分可以通过尚不明确的信号机制减少炎症,以促进屏障功能;第三,灭活乳酸菌对治疗肥胖的作用,其中干酪乳杆菌研究较多;第四,后生元改善细胞凋亡,调节肠道菌群的平衡,促进白细胞介素产生,对炎症性肠病产生作用;第五,后生元对肠道菌群、过敏性皮肤炎的健康作用研究。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因此,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一种用于预防龋齿、调节肠道菌群和免疫力的复合益生菌后生元组合物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5]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复合益生菌后生元组合物,包括复合益生菌的灭活菌体和复合益生菌的代谢产物;所述复合益生菌包括干酪乳杆菌Zhang(Lactobacillus caseiZhang)、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V9(Bifidobacteriumanimalissubsp.lactisV9)和植物乳杆菌P

8(Lactobacillus plantarum P

8);可选的,所述干酪乳杆菌Zhang、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V9和植物乳杆菌P

8按照菌落形成单位数目之比为(2

3):(2

3):(2

3)复合;可选的,所述干酪乳杆菌Zhang、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V9和植物乳杆菌P

8按照菌落形成单位数目之比为1:1:1或2:3:2复合;可选的,灭活复合益生菌之前,复合益生菌的总活菌数≥3.0
×
10
10
cfu/g。
[0006]可选的,所述代谢产物包括有机酸;可选的,所述有机酸包括乳酸、柠檬酸、草酸、苹果酸、苯乳酸、琥珀酸、4

羟基苯乳酸、水杨酸、香草酸、苯甲酸、苯丙氨酸和短链脂肪酸中的至少一种;可选的,所述短链脂肪酸包括乙酸、丙酸、丁酸和戊酸中的至少一种。
[0007]可选的,所述代谢产物还包括大豆皂苷、大豆异黄酮、γ

氨基丁酸、D

阿洛酮糖、3

吲哚丙烯酸、黄豆苷元、丁酸甘油酯、(E)
‑9‑
十八碳烯酰胺、Preaustinoid A、活性短肽分子、三羟基黄酮、鸢尾酮、染料木黄酮、月桂基二乙醇胺和丙二酰染料木苷中的至少一种。
[0008]可选的,活性短肽分子如Glu

phe

trp(谷氨酸

苯丙氨酸

色氨酸)。
[0009]一种所述的复合益生菌后生元组合物的制备方法,由复合益生菌经发酵、灭活得到的产物;可选的,将复合益生菌接种到料液中,添加乳糖酶,30

38℃进行恒温发酵,至pH 4.5

4.6停止发酵,加入辅料,然后预热、均质,随后灭活;可选的,乳糖酶的添加量为0.1mL/kg料液

1.0mL/kg料液;可选的,辅料包括麦芽糊精,添加量为5

25g/kg发酵料液;可选的,预热至55

60℃,经一级压力18~20.0 Mpa、二级压力4.0

5.0 Mpa均质;可选的,灭活的条件为温度为75

95℃,时间为15

30min;可选的,所述料液的制备方法包括:称取发酵原料、化料、均质、杀菌和/或冷却;可选的,所述发酵原料包括有机氮源、有机碳源和pH调节剂;可选的,有机氮源包括全脂豆粉、脱脂乳粉、乳清蛋白粉或大豆分离蛋白粉等;可选的,有机碳源包括脱脂乳粉、全脂豆粉、脱脂乳粉或乳清蛋白粉;可选的,所述pH调节剂包括柠檬酸钠;可选的,发酵原料包括全脂豆粉1.5

7重量份、脱脂乳粉11

18重量份、柠檬酸钠0.05

0.5重量份和水74.5

87.45重量份;可选的,所述化料的温度为55

60℃,时间为10

30min;可选的,所述料液的制备方法中,所述均质的条件为:55

60℃,一级压力18~20.0 Mpa、二级压力4.0

5.0 Mpa;可选的,所述料液的制备方法中,所述杀菌的条件为:90

95℃,15

45min。
[0010]一种制剂,以所述的复合益生菌后生元组合物或所述的复合益生菌后生元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复合益生菌后生元组合物为活性成分;可选的,还包括制剂允许的赋形剂或载体;可选的,所述制剂的形式包括液体制剂和固体制剂;可选的,所述制剂的形式包括注射剂、片剂、胶囊剂、粉剂、颗粒剂或膏剂。
[0011]所述的复合益生菌后生元组合物、所述的复合益生菌后生元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复合益生菌后生元组合物或所述的制剂具有如下任意一项中的用途:1)调节宿主肠道菌群;2)调节宿主免疫力;3)抑制口腔潜在病原菌;4)预防、缓解、辅助治疗或治疗龋齿和/或牙周病;5)调节口腔微生物多样性和/或口腔菌群结构;
6) 制备调节宿主肠道菌群的产品中的应用;7)制备调节宿主免疫力的产品中的应用;8)制备抑制口腔潜在病原菌的产品中的应用;9)制备预防、缓解、辅助治疗或治疗龋齿和/或牙周病的产品中的应用;10)制备调节口腔微生物多样性和/或口腔菌群结构的产品中的应用;11)制备预防、缓解、辅助治疗或治疗结肠炎的产品中的应用;12)制备提高体重的产品中的用途。
[0012]可选的,制备调节宿主IL

1β、TNF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益生菌后生元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复合益生菌的灭活菌体和复合益生菌的代谢产物;所述复合益生菌包括干酪乳杆菌Zhang(Lactobacillus caseiZhang)、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V9(Bifidobacteriumanimalissubsp.lactisV9)和植物乳杆菌P

8(Lactobacillus plantarum P

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益生菌后生元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干酪乳杆菌Zhang、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V9和植物乳杆菌P

8按照菌落形成单位数目之比为(2

3):(2

3):(2

3)复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益生菌后生元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干酪乳杆菌Zhang、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V9和植物乳杆菌P

8按照菌落形成单位数目之比为1:1:1或2:3:2复合;和/或灭活复合益生菌之前,复合益生菌的总活菌数≥3.0
×
10
10
cfu/g。4.根据权利要求1

3任一项所述的复合益生菌后生元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代谢产物包括有机酸;所述有机酸包括乳酸、柠檬酸、草酸、苹果酸、苯乳酸、琥珀酸、4

羟基苯乳酸、水杨酸、香草酸、苯甲酸、苯丙氨酸和短链脂肪酸中的至少一种。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复合益生菌后生元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短链脂肪酸包括乙酸、丙酸、丁酸和戊酸中的至少一种;和/或所述代谢产物还包括大豆皂苷、大豆异黄酮、γ

氨基丁酸、D

阿洛酮糖、3

吲哚丙烯酸、黄豆苷元、丁酸甘油酯、(E)
‑9‑
十八碳烯酰胺、Preaustinoid A、活性短肽分子、三羟基黄酮、鸢尾酮、染料木黄酮、月桂基二乙醇胺和丙二酰染料木苷中的至少一种。6.一种如权利要求1

5任一项所述的复合益生菌后生元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由复合益生菌经发酵、灭活得到的产物。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复合益生菌后生元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复合益生菌接种到料液中,添加乳糖酶,30

38℃进行恒温发酵,至pH 4.5

4.6停止发酵,加入辅料,然后预热、均质,随后灭活。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复合益生菌后生元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乳糖酶的添加量为0.1mL/kg料液

1.0mL/kg料液;和/或辅料包括麦芽糊精,添加量为5

25g/kg发酵料液;和/或预热至55

60℃,经一级压力18~20.0 Mpa、二级压力4.0

5.0 Mpa均质;和/或灭活的条件为温度为75

95℃,时间为15

30min;和/或所述料液的制备方法包括:称取发酵原料、化料、均质、杀菌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晓军其木格苏都张凌宇张建军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科拓恒通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