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烧椒酱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87819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7 11: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食品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以一种烧椒酱及其制备方法。针对烧椒酱中青椒原料经过煸炒等高温后叶绿素降解,青椒褪色的问题,通过预处理浸泡液浸泡、保护剂喷洒烘干、添加BHT煸炒共同作用,使得制备得到的烧椒酱叶绿素降解率下降,色泽翠绿,品质提升。品质提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烧椒酱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食品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烧椒酱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烧椒制品是四川人餐桌上的拌饭佳品,也是深受全国人民喜爱的餐桌美食,其以独特的烧椒风味所闻名。在烧椒酱的加工过程中,青椒中的叶绿素在加工及储存过程中,对pH、光、温度、氧、热非常敏感,极易降解。因而在加工及储存过程中青辣椒很容易褪绿,影响产品整体品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基于以上原因,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烧椒酱及其制备方法,通过改进制备方法以及添加特发功能剂的方式,得到了一种色泽好的烧椒酱。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公布了一种烧椒酱的制备方法,包括:原料预处理:将辣椒原料置于浸泡液中浸泡得到预处理原料;烘干:将预处理原料一次烘干后向其表面喷洒保护剂,二次烘干得到烘干物料;前处理:将烘干物料利用明火烧制或干煸得到前处理物料;炒制:将菜籽油加热,加入干煸物料、BHT、调味辅料炒制得到炒制物料;包装杀菌:将炒制物料按包装后杀菌得到成品。
[0005]进一步的,所述辣椒原料为小米辣、二荆条,所述小米辣、二荆条的添加比例为1:(2

4)。
[0006]进一步的,所述浸泡液包括麦芽糊精、蔗糖、食盐和水,按重量份计,其添加比例为1:1:1:(80

100),所述浸泡液的添加量为辣椒原料的2%

4%。
[0007]进一步的,所述一次烘干温度为120

150℃,烘干至辣椒原料脱水率为30

50%。
[0008]进一步的,所述保护剂为海藻酸钠溶液,所述溶液浓度为2%

4%。
[0009]进一步的,所述二次烘干的烘干温度为60

80℃,至辣椒表面无水分。
[0010]进一步的,所述前处理至辣椒表面呈虎皮状,当所述前处理为干煸时,干煸温度为120

150℃,干煸时间为5

15min。
[0011]进一步的,所述菜籽油加热温度为150

200℃,所述炒制温度为160

180℃,所述炒制时间为3

5min。
[0012]进一步的,所述BHT添加量为辣椒原料质量的1%

2%。
[0013]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根据上述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烧椒酱。
[0014]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申请针对烧椒酱中青椒原料经过煸炒等高温后叶绿素降解,青椒褪色的问题,通过预处理浸泡液浸泡、保护剂喷洒烘干、添加BHT煸炒共同作用,使得制备得到的烧椒酱叶绿素降解率下降,色泽翠绿,品质提升。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方案进行解释。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理解,下面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不应视为限定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实施例中为注明具体技术或条件的,按照本领域内的文献所描述的技术或条件或者按照产品说明书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购获得的常规产品。
[0016]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公布了一种烧椒酱的制备方法,包括:原料预处理:将辣椒原料置于浸泡液中浸泡得到预处理原料;烘干:将预处理原料一次烘干后向其表面喷洒保护剂,二次烘干得到烘干物料;前处理:将烘干物料利用明火烧制或干煸得到前处理物料;炒制:将菜籽油加热,加入干煸物料、BHT、调味辅料炒制得到炒制物料;包装杀菌:将炒制物料按包装后杀菌得到成品。
[0017]在本实施方式中,浸泡液浸泡的目的是作为保护剂,隔绝氧气,保护叶绿素不被降解,在后续一次烘干后浸泡液作用降低,结合保护剂海藻酸钠的使用,能增进其作用。
[0018]在本实施方式中,烘干的目的在于去除辣椒内部部分水分,新鲜辣椒在干煸过程中表面失水,会影响虎皮形成的品质和效率,因此需要在干煸前使辣椒的水分保持在一定范围内。
[0019]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前处理至辣椒表面呈虎皮状,当所述前处理为干煸时,干煸温度为120

150℃,干煸时间为5

15min,干煸时还可加入大蒜等用于增加风味;当所述前处理为明火烧制时,大蒜等风味成分可于炒制时加入。
[0020]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包装为按需包装,根据产品规格需要,可灌装、袋装,可包装成不同规格,所述杀菌为高温杀菌(121℃ 20min)。
[0021]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调味辅料为盐、味精等,也可以根据产品需求加入皮蛋、茄子等辅料,制作口味不同的烧椒酱,其添加量视口感需求而定。
[0022]在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辣椒原料为小米辣、二荆条,所述小米辣、二荆条的添加比例为1:(2

4)。
[0023]在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浸泡液包括麦芽糊精、蔗糖、食盐和水,按重量份计,其添加比例为1:1:1:(80

100),所述浸泡液的添加量为辣椒原料的2%

4%,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浸泡液的制备方法为将原料混合,加热至40

45℃至完全溶解得到。
[0024]在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一次烘干温度为120

150℃,烘干至辣椒原料脱水率为30

50%。
[0025]在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保护剂为海藻酸钠溶液,所述溶液浓度为2%

4%。
[0026]在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二次烘干的烘干温度为60

80℃,至辣椒表面无水分。
[0027]在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菜籽油加热温度为150

200℃,所述炒制温度为160

180℃,所述炒制时间为3

5min,所述菜籽油添加量为辣椒原料质量的60%

80%。
[0028]在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BHT添加量为辣椒原料质量的1%

2%,所述BHT为2,6

二叔丁基
‑4‑
甲基苯酚(二丁基羟基苯酚),其目的是作为抗氧化剂防止青椒中叶绿素降解。
[0029]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验证本专利技术制得的烧椒酱的质量。
[0030]实施例1 制备烧椒酱
1.原料预处理:将25kg小米辣和75kg二荆条清洗除杂,置于浸泡液中浸泡1h得到预处理原料(浸泡液由1kg麦芽糊精、1kg蔗糖、1kg食盐和90kg水40℃混合溶解而成);2.烘干:将预处理原料在温度为130℃下烘干至辣椒原料脱水率为40%,在其表面均匀喷洒溶液浓度为3%的海藻酸钠溶液,喷洒后置于70℃下进行烘干,至辣椒表面无水分,得到烘干辣椒;3.前处理:将烘干辣椒置于无水无油的锅中,控制温度为120℃干煸10min,至辣椒表面呈虎皮状,得到前处理辣椒;4.炒制:在锅中加入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烧椒酱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原料预处理:将辣椒原料置于浸泡液中浸泡得到预处理原料;烘干:将预处理原料一次烘干后向其表面喷洒保护剂,二次烘干得到烘干物料;前处理:将烘干物料利用明火烧制或干煸得到前处理物料;炒制:将菜籽油加热,加入前处理物料、BHT、调味辅料炒制得到炒制物料;包装杀菌:将炒制物料按包装后杀菌得到成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辣椒原料为小米辣、二荆条,所述小米辣、二荆条的添加比例为1:(2

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浸泡液包括麦芽糊精、蔗糖、食盐和水,按重量份计,其添加比例为1:1:1:(80

100),所述浸泡液的添加量为辣椒原料的2%

4%。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次烘干温度为120

150℃,烘干至辣椒原料脱水率为30

50%。5.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磊程英李亚烜胡玲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川娃子食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