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豆制品制备设备及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86453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7 10: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豆制品制备设备及方法,属于豆制品制作技术领域,包括加热锅、缓冲网以及位于加热锅两侧面的动力装置,所述加热锅通过站脚固定安装并且分为高温部与成型部,所述高温部与成型部一体成型,所述加热锅的长边内侧面下端设有连通高温部与成型部的移动轨,所述移动轨内设有能够在移动轨内自由移动的搅拌杆,所述搅拌杆的两端设有桨叶,所述桨叶伸入到动力侧板内并被动力侧板内流动的豆浆带动在移动轨内移动形成对豆浆液的搅拌。本发明专利技术能通过搅拌杆搅拌加热锅底部的豆浆液,同时,豆浆卷制棒不用再浸入豆浆液粘取豆筋,高效率的完成豆筋的制作。效率的完成豆筋的制作。效率的完成豆筋的制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豆制品制备设备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豆制品制作
,具体涉及一种豆制品制备设备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豆筋的制作过程中,需要不停的对豆浆液进行加热,并且为了加速豆筋的生成速度,会在加热豆筋的器具一侧采用通风等方式加速散热使此侧的豆浆液降温的方式快速在豆浆液表面形成豆筋,在此过程中有两个问题:
[0003]一是需要不断的对豆浆液进行加热,保持其温度在90℃左右,此温度下,豆浆液中的大豆蛋白变性,会糊在加热器具底部,随着时间的增加,会使生产出的豆筋有糊锅味,并且糊住的加热器具也会是加热过程受阻,同时由于豆浆液面处需要生成豆筋,因此不可能从液面向锅内设置搅拌的装置,这样只会破坏液面上生成的豆筋,而且锅体底部的结构也不方便设置搅拌的装置;
[0004]二是在通过豆筋卷制棒卷制豆筋时,需要先将豆筋卷制棒浸入豆浆液中,将豆浆液表面的豆筋粘附在豆筋卷制棒上,再提起豆筋卷制棒,开始卷制,容易出现一次浸入不能顺利的粘取豆筋的情况,就需要反复的浸入、提起豆筋卷制棒,十分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豆制品制备设备及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豆制品制备设备,包括加热锅、缓冲网以及位于加热锅两侧面的动力装置,所述加热锅通过站脚固定安装并且分为高温部与成型部,所述高温部与成型部一体成型,所述加热锅的长边内侧面下端设有连通高温部与成型部的移动轨,所述移动轨内设有能够在移动轨内自由移动的搅拌杆,所述搅拌杆的两端设有桨叶,所述桨叶伸入到动力装置内并被动力装置带动在移动轨内移动,所述成型部的末端设有栏板,所述成型部与栏板组成的腔体底部设有气箱,所述气箱的底部设有多个气嘴,所述气箱的顶部通过气孔与成型部连通,所述成型部的末端顶部还设有防溅盖板,所述防溅盖板用于防止豆浆液溅出并辅助豆筋缠绕在豆筋卷制棒上,所述缓冲网的四个侧边分别固定在加热锅与栏板的内侧面并且位于搅拌杆的上方。
[0007]优选的,所述加热锅的底部对应高温部与成型部的位置处设置蒸汽加热装置,所述成型部底部的形状为从与高温部结合处开始逐渐向上升高的斜面。
[0008]优选的,所述缓冲网的位置低于加热锅内的豆浆液的液面高度。
[0009]优选的,所述动力装置包括分别位于高温部与成型部侧面的第一部与第二部,所述第一部与第二部被隔板分隔成的容积相同的两部分腔体,所述第一部的侧面设有充气管,所述充气管上设有阀门,所述第一部与第二部内设有正对移动轨设置的液体通道,所述液体通道的两端分别与第一部与第二部连通,所述液体通道与移动轨之间通过导向孔连通,所述桨叶伸入到液体通道内。
[0010]优选的,所述移动轨包括形状与加热锅底面形状相同移动部以及位于移动部末端的返回部,所述返回部的末端与移动部连通并朝向上方延伸,在升至最高处时通过向下的斜通道再次与移动部连通,再次与移动部连通的位置处设有单向转动弹板,所述返回部的末端与移动部连通的位置处设有触动开关;
[0011]所述单向转动弹板包括转轴与弹板,转轴内设置使弹板受到向上转动作用力的扭簧,所述弹板的根部被位于动力侧板上的挡块挡住使弹板不能向上转动。
[0012]优选的,所述搅拌杆还包括膨胀挤压部以及搅拌部,所述膨胀挤压部位于桨叶与搅拌部之间;
[0013]所述膨胀挤压部包括柱壳、连通头、弹性气囊以及挤压片,所述柱壳一端密封连接在搅拌部上,所述柱壳的另一端联通在连通头上,所述连通头的四面分别连接在弹性气囊上,所述弹性气囊套接在连接柱上,所述连接柱通过星形支架连接在连通头的侧面内,所述挤压片安装在弹性气囊的顶部并且挤压片的形状为圆弧形;
[0014]所述搅拌部包括多个搅拌叶片;
[0015]所述连通头的通过连接轴与桨叶连接。
[0016]优选的,所述栏板的顶部低于加热锅中加入的豆浆液的液面,所述栏板上设有供搅拌杆通过的间隙。
[0017]优选的,所述气孔上设有电动栏板,所述电动栏板与触动开关电性连接。
[0018]优选的,所述防溅盖板的内、外表面均为圆弧形,防溅盖板内表面设有防粘涂层并且圆弧的最高点高出豆筋卷制棒。
[0019]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利用上述设备制备豆制品的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0020]步骤一、取足够数量的优质大豆并筛选、除去其中的劣质豆粒;
[0021]步骤二、将筛选后的优质豆粒置于清水中浸泡,按照水与大豆5:1的比例加入大豆与水;
[0022]步骤三、将浸泡完成的大豆采用石磨磨成豆浆,多次过滤,滤除其中的固体杂质;
[0023]步骤四、将过滤完成的豆浆倾倒入豆筋制备设备中,开始制作豆筋;
[0024]步骤五、将豆筋制备设备中产出的豆筋通过豆筋卷制棒卷制;
[0025]步骤六、将卷纸完成的豆筋连通豆筋卷制棒一起送入烤箱内烘干,去除水分;
[0026]步骤七、加工完成后的豆筋抽出豆筋卷制棒后,打包入库。
[0027]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28]1.通过加热锅两侧的温度差来使设置的动力装置产生动力推动桨叶带动搅拌杆沿着移动轨在加热锅的的下方来回移动,通过搅动的方式防止豆浆液糊底;
[0029]2.在搅拌杆的上方设置有缓冲网,能够防止搅拌杆在来回移动的过程中产生的波纹影响豆筋的形成;
[0030]3.在搅拌杆移动到移动部的最末端时会触发触动开关,触动开关会打开顶动栏板,使气箱内的气体涌入栏板与成型部围成的空腔内,形成气泡,搅拌杆会在气泡以及动力装置的驱动作用下上升到返回部,落回移动轨的最底处,使搅拌杆复位,同时涌出的气体会顶起豆浆液的液面,使此处液面的豆浆液带着豆筋翻转,挂到豆筋卷制棒上,代替豆筋卷制棒浸入豆浆液粘取豆筋的动作。
附图说明
[0031]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用的豆制品制备设备结构示意图;
[0032]图2为本专利技术俯视图;
[0033]图3为图2内A

A处剖面示意图;
[0034]图4为图2内F

F处剖面示意图;
[0035]图5为图4内G处结构放大图;
[0036]图6为图3内B处结构放大图;
[0037]图7为动力侧板结构示意图;
[0038]图8为图7内D

D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39]图9为搅拌杆结构示意图;
[0040]图10为图9内C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0041]图11为图10内E处结构放大图。
[0042]附图中标记为:
[0043]1‑
加热锅;11

高温部;12

成型部;
[0044]2‑
缓冲网;
[0045]3‑
动力装置;31

第一部;32

第二部;33

充气管;34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豆制品制备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加热锅(1)、缓冲网(2)以及位于加热锅(1)两侧面的动力装置(3),所述加热锅(1)通过四角处的支撑脚固定安装并且分为高温部(11)与成型部(12),所述高温部(11)与成型部(12)一体成型,所述加热锅(1)的长边内侧面下端设有连通高温部(11)与成型部(12)的移动轨(4),所述移动轨(4)内设有能够在移动轨(4)内自由移动的搅拌杆(5),所述搅拌杆(5)的两端设有桨叶(51),所述桨叶(51)伸入到动力装置(3)内并被动力装置(3)带动在移动轨(4)内移动,所述成型部(12)的末端设有栏板(6),所述成型部(12)与栏板(6)组成的腔体底部设有气箱(7),所述气箱(7)的底部设有多个气嘴(71),所述气箱(7)的顶部通过气孔(72)与成型部(12)连通,所述成型部(12)的末端顶部还设有防溅盖板(8),所述防溅盖板(8)用于防止豆浆液溅出并辅助豆筋缠绕在豆筋卷制棒(9)上,所述缓冲网(2)的四个侧边分别固定在加热锅(1)与栏板(6)的内侧面并且位于搅拌杆(3)的上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豆制品制备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锅(1)的底部对应高温部(11)与成型部(12)的位置处设置加热装置,所述成型部(12)底部的形状为从与高温部(11)结合处开始逐渐向上升高的斜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豆制品制备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网(2)的位置低于加热锅(1)内的豆浆液的液面高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豆制品制备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装置(3)包括分别位于高温部(11)与成型部(12)侧面的第一部(31)与第二部(32),所述第一部(31)与第二部(32)被隔板分隔成的容积相同的两部分腔体,所述第一部(31)的侧面设有充气管(33),所述充气管(33)上设有阀门(34),所述第一部(31)与第二部(32)内设有正对移动轨(4)设置的液体通道(35),所述液体通道(35)的两端分别与第一部(31)与第二部(32)连通,所述液体通道(35)与移动轨(4)之间通过导向孔连通,所述桨叶(51)伸入到液体通道(35)内。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豆制品制备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轨(4)包括形状与加热锅(1)底面形状相同的移动部(41)以及位于移动部(41)末端的返回部(42),所述返回部(42)的末端与移动部(41)连通并朝向上方延伸,在升至最高处时通过向下的斜通道再次与移动部(41)连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旭强王恒谷万香孙俊
申请(专利权)人:马鞍山市黄池恒香食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