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豆发酵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65752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9 16: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大豆发酵设备,包括发酵罐、底座、盖板、内筒、螺杆和驱动电机,所述发酵罐固定连接在底座上,所述内筒位于发酵罐内并通过支座固定连接在底座上,所述盖板固定安装在发酵罐顶部,所述驱动电机固定连接在底座中心处,所述螺杆连接在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且螺杆还与盖板转动连接,通过进气排气的方式避免与空气直接接触,既确保延氧气供给,又避免了外界污染。同时发酵罐内部设计一个能将底部大豆原料混合物不断抬升到顶部的搅拌机构,使得底部大豆也能充分发酵。并且发酵罐的进气排气是与搅拌机构协同运作的,通使得空气交换始终处在一个合理平稳的区间。终处在一个合理平稳的区间。终处在一个合理平稳的区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豆发酵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豆制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豆发酵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大豆是很多美食和调味品的原料,例如黄豆酱、纳豆、酱油等等,但是这些食品都需要大豆通过发酵工序来产生,这些大豆发酵用的菌落基本都是好氧菌,例如米曲霉菌、酵母菌等等。
[0003]因此在大豆发酵过程中,一般采用非密封的方式封闭。尤其是前期一般还需要时不时的搅拌大豆原料混合物,方便促进发酵罐(或发酵池)下层的菌落能够接触到空气,确保下层大豆原料混合物也能够充分发酵。
[0004]但是这种发酵生产,一般需要在非常干净的环境中进行,因为空气中的其他菌种、空气污染物等会落到大豆原料混合物中,进而影响最终成品的质量。
[0005]同时,搅拌大豆原料混合物时,一般很难确保搅拌充分,而且搅拌只能是定期搅拌,工人没那么时间一直搅拌,所以导致发酵罐中局部菌群没有与空气充分接触,进而导致局部大豆原料混合物发酵不同步,最终也会影响成品的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豆发酵设备,通过进气排气的方式避免与空气直接接触,既确保延氧气供给,又避免了外界污染。同时发酵罐内部设计一个能将底部大豆原料混合物不断抬升到顶部的搅拌机构,使得底部大豆也能充分发酵,避免局部发酵不同步等问题。并且发酵罐的进气排气是与搅拌机构协同运作的,通过控制搅拌机构的速率既能空气空气流通速率,使得空气交换始终处在一个合理平稳的区间。
[0007]一种大豆发酵设备,包括发酵罐、底座、盖板、内筒、螺杆和驱动电机,所述发酵罐固定连接在底座上,所述内筒位于发酵罐内并通过支座固定连接在底座上,所述盖板固定安装在发酵罐顶部,所述驱动电机固定连接在底座中心处,所述螺杆连接在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且螺杆还与盖板转动连接;
[0008]所述螺杆上还螺纹连接有圆盘,所述圆盘滑动连接在内筒的内侧壁上,所述内筒内还设有内腔,所述内腔内滑动连接有环形活塞,所述环形活塞顶部通过拉索与圆盘连接,所述环形活塞下方的内筒外侧壁上还设有出气孔,所述出气孔上设有止回阀。
[0009]优选的,所述盖板的底部设有沟槽,所述沟槽内设有贯通的排气孔,且盖板上方还设有风扇,所述风扇固定连接在螺杆的顶部,所述盖板上还设有发酵罐盖,所述发酵罐盖上设有一根排气管。
[0010]优选的,所述圆盘上设有若干扇形开口,所述扇形开口的上方设有封口板,所述封口板转动连接在圆盘上。
[0011]优选的,所述内筒的顶部设有拉索孔,且拉索孔上方的内筒上固定设有滑轮,所述拉索穿过拉索孔与环形活塞连接,且拉索与滑轮滚动连接,所述拉索孔下方的内筒侧壁上
设有挡块,所述拉索外还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连接在环形活塞与挡块之间。
[0012]优选的,所述内筒内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滑轨,所述圆盘侧边上设有滑槽,所述滑轨与滑槽滑动连接。
[0013]优选的,所述底座的底部设有发酵罐支脚和进气管,所述发酵罐支脚固定连接在底座上,所述进气管闯穿过发酵罐支脚和支座与内筒的内腔连通。
[0014]优选的,所述盖板的外侧壁上固定连接有一对把手。
[0015]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通过进气排气的方式避免与空气直接接触,既确保延氧气供给,又避免了外界污染。同时发酵罐内部设计一个能将底部大豆原料混合物不断抬升到顶部的搅拌机构,使得底部大豆也能充分发酵,避免局部发酵不同步等问题。并且发酵罐的进气排气是与搅拌机构协同运作的,通过控制搅拌机构的速率既能空气空气流通速率,使得空气交换始终处在一个合理平稳的区间。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专利技术装置的外观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专利技术装置的内部剖视示意图;
[0018]图3为本专利技术装置中发酵罐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专利技术装置中圆盘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5为本专利技术装置中盖板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6为本专利技术装置中拉索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0022]其中,1、发酵罐,2、发酵罐盖,3、发酵罐支脚,4、进气管,5、排气管,6、支座,7、底座,8、盖板,9、把手,10、内筒,11、螺杆,12、风扇,13、连接柱,14、驱动电机,101、滑轨,102、内腔,103、拉索孔,104、拉索,105、环形活塞,106、滑轮,107、挡块,108、弹簧,109、出气孔,110、止回阀,111、圆盘,112、扇形开口,113、封口板,114、滑槽,115、转动轴,121、沟槽,122、排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
[0024]如图1至图6所示,本专利技术包括发酵罐1、底座7、盖板8、内筒10、螺杆11和驱动电机14,所述发酵罐1固定连接在底座7上,所述内筒10位于发酵罐1内并通过支座6固定连接在底座7上,所述盖板8固定安装在发酵罐1顶部,所述驱动电机14固定连接在底座7中心处,所述螺杆11连接在驱动电机14的输出轴上,且螺杆11还与盖板8转动连接;
[0025]所述螺杆11上还螺纹连接有圆盘111,所述圆盘111滑动连接在内筒10的内侧壁上,所述内筒10内还设有内腔102,所述内腔102内滑动连接有环形活塞105,所述环形活塞105顶部通过拉索104与圆盘111连接,所述环形活塞105下方的内筒10外侧壁和底部上还设有出气孔109,所述出气孔109上设有止回阀110。
[0026]搅拌机构将底部大豆原料混合物不断抬升到顶部,使得发酵罐1内部的大豆原料混合物保持一个固定方向的流通。使得底部大豆也能充分发酵,避免局部发酵不同步等问题。
[0027]所述盖板8的底部设有沟槽121,所述沟槽121内设有贯通的排气孔122,且盖板8上方还设有风扇12,所述风扇12固定连接在螺杆11的顶部,所述盖板8上还设有发酵罐盖2,所述发酵罐盖2上设有一根排气管5。
[0028]驱动电机14正转时,螺杆11也会正转,进而带动螺杆11顶部的风扇12正转,促进发酵罐1内的菌落呼吸后废气以及多余的空气排出,废气通过排气管5排走,方便统一收集处理。
[0029]所述圆盘111上设有若干扇形开口112,所述扇形开口112的上方设有封口板113,所述封口板113通过转动轴115转动连接在圆盘111上。
[0030]圆盘111下降过程中,扇形开口112的上方的封口板113灰自动抬起,使得扇形开口112打开,确保圆盘111下降过程中不会反方向带动大豆原料混合物流通,确保发酵罐1内部的大豆原料混合物各个部分都能与空气进行充分接触,且接触时间也大致相当。
[0031]所述内筒10的顶部设有拉索孔103,且拉索孔103上方的内筒10上固定设有滑轮106,所述拉索104穿过拉索孔103与环形活塞105连接,且拉索104与滑轮106滚动连接,所述拉索孔103下方的内筒10侧壁上设有挡块107,所述拉索104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豆发酵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发酵罐(1)、底座(7)、盖板(8)、内筒(10)、螺杆(11)和驱动电机(14),所述发酵罐(1)固定连接在底座(7)上,所述内筒(10)位于发酵罐(1)内并通过支座(6)固定连接在底座(7)上,所述盖板(8)固定安装在发酵罐(1)顶部,所述驱动电机(14)固定连接在底座(7)中心处,所述螺杆(11)连接在驱动电机(14)的输出轴上,且螺杆(11)还与盖板(8)转动连接;所述螺杆(11)上还螺纹连接有圆盘(111),所述圆盘(111)滑动连接在内筒(10)的内侧壁上,所述内筒(10)内还设有内腔(102),所述内腔(102)内滑动连接有环形活塞(105),所述环形活塞(105)顶部通过拉索(104)与圆盘(111)连接,所述环形活塞(105)下方的内筒(10)外侧壁和底部上还设有出气孔(109),所述出气孔(109)上设有止回阀(1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豆发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8)的底部设有沟槽(121),所述沟槽(121)内设有贯通的排气孔(122),且盖板(8)上方还设有风扇(12),所述风扇(12)固定连接在螺杆(11)的顶部,所述盖板(8)上还设有发酵罐盖(2),所述发酵罐盖(2)上设有一根排气管(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豆发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旭强谷万香王恒孙俊
申请(专利权)人:马鞍山市黄池恒香食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