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浙江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需求响应与用电权联动管理方法和装置及计算机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856548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7 10: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需求响应与用电权联动管理方法和装置及计算机设备,属于电力系统技术领域。现有的用电需求响应方案,无法对用电需求侧响应负荷进行有效调节,不利于推广使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种需求响应与用电权联动管理方法,通过构建用电处理模型、需求响应与用电权联动机制模型、电力需求响应机制模型,在用户之间完成关于需求响应量、用电权的处理,得到用户实际要参与的需求响应量以及用电权;当需要有序用电时,基于用户的需求响应量,计算出用户的削减量;再根据削减量,对若干用户的用电权进行调控,实现需求响应与用电权联动管理,进而能够对用电需求侧响应负荷进行有效调节,并且能提升用户参与需求响应的积极性,利于推广使用。于推广使用。于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需求响应与用电权联动管理方法和装置及计算机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需求响应与用电权联动管理方法和装置及计算机设备,属于电力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电力需求侧的大量柔性负荷蕴藏着巨大的灵活调节潜力,而需求响应作为电力需求侧管理实施的重要内容,在促进电力供需平衡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0003]中国专利(公布号:CN 110135761 A)公开了一种供用电需求侧响应负荷调节交易方法、系统及终端设备。该方法包括:读取用户用电数据;根据所述用户用电数据,通过分析用户类型和用电需求,将负荷进行归类分析,建立用户负荷档案;根据所述分用户负荷档案,在产生限电需求时,生成用电建议;在接收到用户完成所述用电建议响应时,为用户提供补偿。上述方法可以在减少限电压力的同时,为用户提供多样化的用电方式并调动用户参与的积极性。
[0004]上述方案通过为用户提供补偿,引导用户完成所述用电建议响应,但补偿额很难弥补一些高产值用户的停电损失,因此导致用户参与需求响应的积极性不高,进而实际参与需求响应的规模极为有限;并且响应资金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需求响应与用电权联动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内容:获取电力供需平衡需求数据;根据所述电力供需平衡需求数据,构建用电处理模型;其中,所述用电处理模型,包括需求响应量处理单元、用电权处理单元,用于促进需求响应量、用电权的流动;根据所述用电处理模型,在用户之间完成关于需求响应量、用电权的处理,得到用户实际要参与的需求响应量以及用电权;将所述用户实际要参与的需求响应量与电力供需平衡需求数据进行计算,得到两者差值;对所述差值进行判断;当差值小于零时,构建需求响应与用电权联动机制模型,进行有序用电,并基于用户的需求响应量,计算出用户的削减量,根据所述削减量,构建用电权更新模型,对用户的用电权进行调控,并构建电力需求响应机制模型,进行需求响应,实现需求响应与用电权联动管理;当差值大于或等于零时,构建电力需求响应机制模型,进行需求响应,实现需求响应与用电权联动管理。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需求响应与用电权联动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力供需平衡需求数据包括用户信息、响应日期、时段和负荷信息。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需求响应与用电权联动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需求响应量处理单元,包括以下内容:发行第一能源虚拟等价物,并制定兑换需求响应量的第一兑换数据;利用所述第一兑换数据,获取一个或多个用户的待处理需求响应量;对所述待处理需求响应量进行处理,使得用户之间拥有的需求响应量进行再次分配。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需求响应与用电权联动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用电权处理单元,包括以下内容:发行第二能源虚拟等价物,并制定兑换用电权的第二兑换数据;利用所述第二兑换数据,获取一个或多个用户的待处理用电权;对所述待处理用电权进行处理,使得用户之间拥有的用电权进行再次分配。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需求响应与用电权联动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待处理需求响应量以及用电权的处理方式为双边处理或/和竞价处理或/和挂牌处理。6.如权利要求1

5任一所述的一种需求响应与用电权联动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需求响应与用电权联动机制模型的构建方法如下:根据差值,将用电缺口额度分为多个预警等级;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颜拥黄建平李磊陈浩李钟煦吕挺林振智韩嘉佳孙歆舒鹏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