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激酶抑制剂的化合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85231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7 10: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类BTK抑制剂、其药物组合物及其使用方法。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作为激酶抑制剂的化合物
[0001]本申请要求美国临时申请62/988,838和63/047,879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整体并入本申请。
专利

[0002]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类可抑制布鲁顿酪氨酸激酶(BTK)活性及其耐药突变的化合物或其药学可接受的盐,以及作为药物治疗过度增殖性疾病,如癌症和炎症,或免疫和自身免疫疾病。
[0003]专利技术背景
[0004]过度增殖性疾病如癌症和炎症吸引着学术界为其提供有效治疗手段。并在这方面已做出努力,鉴定并靶向了在增殖性疾病中发挥作用的特定机制。
[0005]布鲁顿酪氨酸激酶(BTK)属于非受体酪氨酸激酶Tec家族的成员,在B细胞和骨髓细胞中表达并在B细胞受体(BCR)通路中起关键调控作用。B细胞受体通路参与了早期B细胞发育,成熟B细胞活化,信号传导和存活等过程。
[0006]X性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XLA)的已知病因为人类BTK功能突变,是因功能突变而未能产生成熟B细胞导致血清中各类免疫球蛋白明显降低或缺乏的一种人类原发型免疫缺陷疾病。此外,调节BTK可以通过B细胞受体通路诱导B细胞产生促炎性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表明BTK在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中具有广阔的潜力。BTK在自身免疫性疾病和炎症性疾病治疗中的作用也通过BTK缺陷的小鼠模型得到了证实。因此,抑制BTK活性可用于自身免疫性和/或炎症性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多重血管炎、重症肌无力和哮喘的治疗。
[0007]此外,BTK已经被报道在细胞凋亡中起重要作用。在某些恶性肿瘤中,BTK在B细胞中过表达,这与肿瘤细胞的增殖和生存相关。抑制BTK可以通过影响B细胞信号转导通路阻止B细胞活化和抑制恶性B细胞生长。
[0008]因此,抑制BTK活性可用于治疗癌症,如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和其他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大量临床试验表明,BTK抑制剂对癌症有效。第一代BTK抑制剂,如Ibrutinib(PCI

32765)已由由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批准上市,用于治疗套细胞淋巴瘤(MCL)或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Ibrutinib通过与靶蛋白BTK活性位点半胱氨酸残基(C481)选择性地共价结合,不可逆性地抑制BTK,从而抑制肿瘤的发展。然而,一部分癌症患者会对第一代BTK抑制剂产生耐药,从而出现未满足的新治疗需求。有研究证据表明,BTK蛋白481位半胱氨酸的突变,如C481S,C481Y,C481R,C481F等等,是与此相关的主要耐药机制之一。BTK抑制剂也可用于治疗其他疾病,如免疫性疾病和炎症。
[0009]因此,具有BTK及其耐药突变抑制活性的化合物对癌症的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虽然BTK抑制剂在文献中已有报道,如WO 2008039218和WO 2008121742,许多半衰期较短或者有毒性。因此,对新型BTK抑制剂的需求仍很迫切,其在治疗过度增殖性疾病中,其在溶解度、药物相互作用、疗效、稳定性、选择性、毒性、耐药性、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特征至少有一方面具有优势。基于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类新型BTK抑制剂。

技术实现思路

[0010]本专利技术公开一类新化合物、其药学可接受的盐及其药学组合物,以及作为药物的应用。
[0011]在一个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式(I)所示的化合物:
[0012][0013]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中:
[0014]是保持环A和环B为芳香族的单键或双键;
[0015]A1选自C和N;
[0016]A2选自CR
X
、C(O)和N;
[0017]A3选自CR6和NR6;
[0018]A4选自CR7、C(O)、N和NR
X
R5;
[0019]A5选自CR
X
、NR
X
,或A5不存在;
[0020]A6选自N和O;
[0021]B1选自C和N;
[0022]B2选自C和N;
[0023]当A4和A6是N,B2是C时,则A2不为N;
[0024]当A5不存在,R5和R6连同与它们相连的原子一起不形成一个环时,则A2和A3不能同时为N;
[0025]X选自CR
X
和N;
[0026]Y选自CR
X
和N;
[0027]Z选自芳基、杂芳基和杂环基,其中每个芳基、杂芳基和杂环基是未被取代的或被至少一个独立选自R
X
的取代基取代;
[0028]R1选自氢、C1‑
10
烷基和C3‑
10
环烷基,其中每个烷基和环烷基是未被取代的或被至少一个独立选自R
X1
的取代基取代;
[0029]R2选自氢、C1‑
10
烷基和C3‑
10
环烷基,其中每个烷基和环烷基是未被取代的或被至少一个独立选自R
X2
的取代基取代;
[0030]或R1和R2连同与它们相连的原子一起形成一个C3‑
10
环烷基或含1、2或3个杂原子的4

12元杂环基,其中杂原子独立选自氧、硫、氮和磷,该环未被取代或由1、2或3个R
X1
取代基取代;
[0031]每个R3独立选自卤素、C1‑
10
烷基、C2‑
10
烯基、C2‑
10
炔基、C3‑
10
环烷基、C3‑
10
环烷基

C1‑4烷基、杂环基、杂环基

C1‑4烷基、芳基、芳基

C1‑4烷基、杂芳基、杂芳基

C1‑4烷基、CN、NO2、

NR
A3
R
B3


OR
A3


C(O)R
A3


C(=NR
E3
)R
A3


C(=N

OR
B3
)R
A3


C(O)OR
A3


OC(O)R
A3


C(O)NR
A3
R
B3


NR
A3
C(O)R
B3


C(=NR
E3
)NR
A3
R
B3


NR
A3
C(=NR
E3
)R
B3


OC(O)NR
A3
R
B3


NR
A3
C(O)OR
B3...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式(I)所示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中:是保持环A和环B为芳香族的单键或双键;A1选自C和N;A2选自CR
X
、C(O)和N;A3选自CR6和NR6;A4选自CR7、C(O)、N和NR
X
R5;A5选自CR
X
、NR
X
,或A5不存在;A6选自N和O;B1选自C和N;B2选自C和N;当A4和A6是N,B2是C时,则A2不为N;当A5不存在,R5和R6连同与它们相连的原子一起不形成一个环时,则A2和A3不能同时为N;X选自CR
X
和N;Y选自CR
X
和N;Z选自芳基、杂芳基和杂环基,其中每个芳基、杂芳基和杂环基是未被取代的或被至少一个独立选自R
X
的取代基取代;R1选自氢、C1‑
10
烷基和C3‑
10
环烷基,其中每个烷基和环烷基是未被取代的或被至少一个独立选自R
X1
的取代基取代;R2选自氢、C1‑
10
烷基和C3‑
10
环烷基,其中每个烷基和环烷基是未被取代的或被至少一个独立选自R
X2
的取代基取代;或R1和R2连同与它们相连的原子一起形成一个C3‑
10
环烷基或含1、2或3个杂原子的4

12元杂环基,其中杂原子独立选自氧、硫、氮和磷,该环未被取代或由1、2或3个R
X1
取代基取代;每个R3独立选自卤素、C1‑
10
烷基、C2‑
10
烯基、C2‑
10
炔基、C3‑
10
环烷基、C3‑
10
环烷基

C1‑4烷基、杂环基、杂环基

C1‑4烷基、芳基、芳基

C1‑4烷基、杂芳基、杂芳基

C1‑4烷基、CN、NO2、

NR
A3
R
B3


OR
A3


C(O)R
A3


C(=NR
E3
)R
A3


C(=N

OR
B3
)R
A3


C(O)OR
A3


OC(O)R
A3


C(O)NR
A3
R
B3


NR
A3
C(O)R
B3


C(=NR
E3
)NR
A3
R
B3


NR
A3
C(=NR
E3
)R
B3


OC(O)NR
A3
R
B3


NR
A3
C(O)OR
B3


NR
A3
C(O)NR
A3
R
B3


NR
A3
C(S)NR
A3
R
B3


NR
A3
C(=NR
E3
)NR
A3
R
B3


S(O)
r
R
A3


S(O)(=NR
E3
)R
B3


N=S(O)R
A3
R
B3


S(O)2OR
A3


OS(O)2R
A3


NR
A3
S(O)
r
R
B3


NR
A3
S(O)(=NR
E3
)R
B3


S(O)
r
NR
A3
R
B3


S(O)(=NR
E3
)NR
A3
R
B3


NR
A3
S(O)2NR
A3
R
B3


NR
A3
S(O)(=NR
E3
)NR
A3
R
B3


P(O)R
A3
R
B3


P(O)(OR
A3
)(OR
B3
),其中每个烷基、烯基、炔基、环烷基、杂环基、芳基和杂芳基是未被取代的或被至少一
个独立选自R
X3
的取代基取代;或任意两个R3连同与它们相连的原子一起形成一个C3‑
10
环烷基或含1、2或3个杂原子的4

12元杂环基,其中杂原子独立选自氧、硫、氮和磷,该环未被取代或由1、2或3个R
X3
取代基取代;R5选自氢、C1‑
10
烷基、C2‑
10
烯基、C2‑
10
炔基、C3‑
10
环烷基、C3‑
10
环烷基

C1‑4烷基、杂环基、杂环基

C1‑4烷基、芳基、芳基

C1‑4烷基、杂芳基、杂芳基

C1‑4烷基和

C(O)R
A5
,其中每个烷基、烯基、炔基、环烷基、杂环基、芳基和杂芳基分别是未被取代的或被至少一个独立选自R
X5
的取代基取代;R6选自氢、C1‑
10
烷基、C2‑
10
烯基、C2‑
10
炔基、C3‑
10
环烷基、C3‑
10
环烷基

C1‑4烷基、杂环基、杂环基

C1‑4烷基、芳基、芳基

C1‑4烷基、杂芳基、杂芳基

C1‑4烷基和

C(O)R
A6
,其中每个烷基、烯基、炔基、环烷基、杂环基、芳基和杂芳基分别是未被取代的或被至少一个独立选自R
X6
的取代基取代;或R5与R6连同与它们相连的原子一起形成一个C3‑
10
环烷基或含1、2或3个杂原子的4

12元杂环基,其中杂原子独立选自氧、硫、氮和磷,该环未被取代或由1、2、3或4个R4取代基取代;每个R4独立选自氢、卤素、C1‑
10
烷基、C2‑
10
烯基、C2‑
10
炔基、C3‑
10
环烷基、C3‑
10
环烷基

C1‑4烷基、杂环基、杂环基

C1‑4烷基、芳基、芳基

C1‑4烷基、杂芳基、杂芳基

C1‑4烷基、CN、

NR
A4
R
B4


OR
A4


C(O)R
A4


C(O)OR
A4


OC(O)R
A4


C(O)NR
A4
R
B4


NR
A4
C(O)R
B4
、和

S(O)
r
R
A4
,其中每个烷基、烯基、炔基、环烷基、杂环基、芳基和杂芳基分别是未被取代的或被至少一个独立选自R
X4
的取代基取代;或任意两个R4连同与它们相连的原子一起形成一个C3‑
10
环烷基或含1、2或3个杂原子的4

12元杂环基,其中杂原子独立选自氧、硫、氮和磷,该环未被取代或由1、2或3个R
X4
取代基取代;R7选自氢、卤素、C1‑
10
烷基、C2‑
10
烯基、C2‑
10
炔基、C3‑
10
环烷基、C3‑
10
环烷基

C1‑4烷基、杂环基、杂环基

C1‑4烷基、芳基、芳基

C1‑4烷基、杂芳基和杂芳基

C1‑4烷基、CN、NO2、

NR
A7
R
B7


OR
A7


C(O)R
A7


C(=NR
E7
)R
A7


C(=N

OR
B7
)R
A7


C(O)OR
A7


OC(O)R
A7


C(O)NR
A7
R
B7


NR
A7
C(O)R
B7


C(=NR
E7
)NR
A7
R
B7


NR
A7
C(=NR
E7
)R
B7


OC(O)NR
A7
R
B7


NR
A7
C(O)OR
B7


NR
A7
C(O)NR
A7
R
B7


NR
A7
C(S)NR
A7
R
B7


NR
A7
C(=NR
E7
)NR
A7
R
B7


S(O)
r
R
A7


S(O)(=NR
E7
)R
B7


N=S(O)R
A7
R
B7


S(O)2OR
A7


OS(O)2R
A7


NR
A7
S(O)
r
R
B7


NR
A7
S(O)(=NR
E7
)R
B7


S(O)
r
NR
A7
R
B7


S(O)(=NR
E7
)NR
A7
R
B7


NR
A7
S(O)2NR
A7
R
B7


NR
A7
S(O)(=NR
E7
)NR
A7
R
B7


P(O)R
A7
R
B7


P(O)(OR
A7
)(OR
B7
),其中每个烷基、烯基、炔基、环烷基、杂环基、芳基和杂芳基是未被取代的或被至少一个独立选自R
X7
的取代基取代;或R6与R7连同与它们相连的原子一起形成一个C3‑
10
环烷基或含1、2或3个杂原子的4

12元杂环基,其中杂原子独立选自氧、硫、氮和磷,该环未被取代或由1、2或3个R
X6
取代基取代;每个R
A3
和R
B3
独立选自氢、C1‑
10
烷基、C2‑
10
烯基、C2‑
10
炔基、C3‑
10
环烷基、C3‑
10
环烷基

C1‑4烷基、杂环基、杂环基

C1‑4烷基、芳基、芳基

C1‑4烷基、杂芳基和杂芳基

C1‑4烷基,其中每个烷基、烯基、炔基、环烷基、杂环基、芳基和杂芳基是未被取代的或被至少一个独立选自R
X3
的取代基取代;或“R
A3
和R
B3”一起连同与它们相连的单个或多个原子共同构成一个含有0、1或2个额外
的独立选自氧,硫、氮和磷的杂原子的4

12元杂环,该环可以是未被取代的或被1、2或3个选自R
X3
的取代基取代;每个R
A4
和R
B4
独立选自氢、C1‑
10
烷基、C2‑
10
烯基、C2‑
10
炔基、C3‑
10
环烷基、C3‑
10
环烷基

C1‑4烷基、杂环基、杂环基

C1‑4烷基、芳基、芳基

C1‑4烷基、杂芳基和杂芳基

C1‑4烷基,其中每个烷基、烯基、炔基、环烷基、杂环基、芳基和杂芳基是未被取代的或被至少一个独立选自R
X4
的取代基取代;或“R
A4
和R
B4”一起连同与它们相连的单个或多个原子共同构成一个含有0、1或2个额外的独立选自氧,硫、氮和磷的杂原子的4

12元杂环,该环可以是未被取代的或被1、2或3个选自R
X4
的取代基取代;R
A5
选自氢、C1‑
10
烷基、C2‑
10
烯基、C2‑
10
炔基、C3‑
10
环烷基、C3‑
10
环烷基

C1‑4烷基、杂环基、杂环基

C1‑4烷基、芳基、芳基

C1‑4烷基、杂芳基和杂芳基

C1‑4烷基,其中每个烷基、烯基、炔基、环烷基、杂环基、芳基和杂芳基是未被取代的或被至少一个独立选自R
X5
的取代基取代;R
A6
选自氢、C1‑
10
烷基、C2‑
10
烯基、C2‑
10
炔基、C3‑
10
环烷基、C3‑
10
环烷基

C1‑4烷基、杂环基、杂环基

C1‑4烷基、芳基、芳基

C1‑4烷基、杂芳基和杂芳基

C1‑4烷基,其中每个烷基、烯基、炔基、环烷基、杂环基、芳基和杂芳基是未被取代的或被至少一个独立选自R
X6
的取代基取代;每个R
A7
和R
B7
独立选自氢、C1‑
10
烷基、C2‑
10
烯基、C2‑
10
炔基、C3‑
10
环烷基、C3‑
10
环烷基

C1‑4烷基、杂环基、杂环基

C1‑4烷基、芳基、芳基

C1‑4烷基、杂芳基和杂芳基

C1‑4烷基,其中每个烷基、烯基、炔基、环烷基、杂环基、芳基和杂芳基是未被取代的或被至少一个独立选自R
X7
的取代基取代;或“R
A7
和R
B7”一起连同与它们相连的单个或多个原子共同构成一个含有0、1或2个额外的独立选自氧,硫、氮和磷的杂原子的4

12元杂环,该环可以是未被取代的或被1、2或3个选自R
X7
的取代基取代;每个R
E3
和R
E7
独立选自氢、C1‑
10
烷基、CN、NO2、

OR
a1


SR
a1


S(O)
r
R
a1


C(O)R
a1
、C(O)OR
a1


C(O)NR
a1
R
b1


S(O)
r
NR
a1
R
b1
;每个R
X
、R
X1
、R
X2
、R
X3
、R
X4
、R
X5
、R
X6
和R
X7
独立选自氢、C1‑
10
烷基、C2‑
10
烯基、C2‑
10
炔基、C3‑
10
环烷基、C3‑
10
环烷基

C1‑4烷基、杂环基、杂环基

C1‑4烷基、芳基、芳基

C1‑4烷基、杂芳基、杂芳基

C1‑4烷基、卤素、CN、

NO2、

(CR
c1
R
d1
)
t
NR
a1
R
b1


(CR
c1
R
d1
)
t
OR
b1


(CR
c1
R
d1
)
t
C(O)R
a1


(CR
c1
R
d1
)
t
C(=NR
e1
)R
a1


(CR
c1
R
d1
)
t
C(=N

OR
b1
)R
a1


(CR
c1
R
d1
)
t
C(O)OR
b1


(CR
c1
R
d1
)
t
OC(O)R
b1


(CR
c1
R
d1
)
t
C(O)NR
a1
R
b1


(CR
c1
R
d1
)
t
NR
a1
C(O)R
b1


(CR
c1
R
d1
)
t
C(=NR
e1
)NR
a1
R
b1


(CR
c1
R
d1
)
t
NR
a1
C(=NR
e1
)R
b1


(CR
c1
R
d1
)
t
OC(O)NR
a1
R
b1


(CR
c1
R
d1
)
t
NR
a1
C(O)OR
b1


(CR
c1
R
d1
)
t
NR
a1
C(O)NR
a1
R
b1


(CR
c1
R
d1
)
t
NR
a1
C(S)NR
a1
R
b1


(CR
c1
R
d1
)
t
NR
a1
C(=NR
e1
)NR
a1
R
b1


(CR
c1
R
d1
)
t
S(O)
r
R
b1


(CR
c1
R
d1
)
t
S(O)(=NR
e1
)R
b1


(CR
c1
R
d1
)
t
N=S(O)R
a1
R
b1


(CR
c1
R
d1
)
t
S(O)2OR
b1


(CR
c1
R
d1
)
t
OS(O)2R
b1


(CR
c1
R
d1
)
t
NR
a1
S(O)
r
R
b1


(CR
c1
R
d1
)
t
NR
a1
S(O)(=NR
e1
)R
b1


(CR
c1
R
d1
)
t
S(O)
r
NR
a1
R
b1


(CR
c1
R
d1
)
t
S(O)(=NR
e1
)NR
a1
R
b1


(CR
c1
R
d1
)
t
NR
a1
S(O)2NR
a1
R
b1


(CR
c1
R
d1
)
t
NR
a1
S(O)(=NR
e1
)NR
a1
R
b1


(CR
c1
R
d1
)
t
P(O)R
a1
R
b1


(CR
c1
R
d1
)
t
P(O)(OR
a1
)(OR
b1
),其中每个烷基、烯基、炔基、环烷基、杂环基、芳基和杂芳基是未被取代的或被至少一个独立选自R
Y
的取代基取代;每个R
a1
和R
b1
独立选自氢、C1‑
10
烷基、C2‑
10
烯基、C2‑
10
炔基、C3‑
10
环烷基、C3‑
10
环烷基

C1‑4烷基、杂环基、杂环基

C1‑4烷基、芳基、芳基

C1‑4烷基、杂芳基和杂芳基

C1‑4烷基,其中每个烷基、烯基、炔基、环烷基、杂环基、芳基和杂芳基是未被取代的或被至少一个独立选自R
Y

取代基取代;或R
a1
和R
b1
一起连同与它们相连的单个或多个原子构成含有0、1或2个额外的独立选自氧、硫、氮和磷的杂原子的4

12元杂环,该环可任选地被1、2或3个R
Y
基团取代;每个R
c1
和R
d1
独立选自氢、卤素、C1‑
10
烷基、C2‑
10
烯基、C2‑
10
炔基、C3‑
10
环烷基、C3‑
10
环烷基

C1‑4烷基、杂环基、杂环基

C1‑4烷基、芳基、芳基

C1‑4烷基、杂芳基和杂芳基

C1‑4烷基,其中每个烷基、烯基、炔基、环烷基、杂环基、芳基和杂芳基是未被取代的或被至少一个独立选自R
Y
的取代基取代;或R
c1
和R
d1
一起连同与它们相连的单个或多个碳原子构成含有0、1或2个独立选自氧,硫和氮的杂原子的3

12元环,该环可任选地被1、2或3个R
Y
基团取代;每个R
e1
独立选自氢、C1‑
10
烷基、C3‑
10
环烷基、C3‑
10
环烷基

C1‑4烷基、CN、NO2、

OR
a2


SR
a2


S(O)
r
R
a2


C(O)R
a2


C(O)OR
a2


S(O)
r
NR
a2
R
b2


C(O)NR
a2
R
b2
;每个R
Y
独立地选自C1‑
10
烷基、C2‑
10
烯基、C2‑
10
炔基、C3‑
10
环烷基、C3‑
10
环烷基

C1‑4烷基、杂环基、杂环基

C1‑4烷基、芳基、芳基

C1‑4烷基、杂芳基、杂芳基

C1‑4烷基、卤素、CN、NO2、

(CR
c2
R
d2
)
t
NR
a2
R
b2


(CR
c2
R
d2
)
t
OR
b2


(CR
c2
R
d2
)
t
C(O)R
a2


(CR
c2
R
d2
)
t
C(=NR
e2
)R
a2


(CR
c2
R
d2
)
t
C(=N

OR
b2
)R
a2


(CR
c2
R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成喜王宪龙容悦谭锐张华杰谭浩瀚刘研新林舒李同双赵兴东王为波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复尚源创医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