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用驱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850449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7 10:33
公开车辆用驱动装置。在利用TF用旋转机(MGF)的发电转矩对差动装置施加反作用力而进行动力分配的情况下,提高作为车辆用驱动装置整体的能量效率。在进行以使转矩分配比(Rx)成为目标分配比(Rdis)的方式控制分配时MGF转矩(TDmgf)的发电控制并且以不论分配时MGF转矩(TDmgf)如何都得到需求驱动转矩(Trdem)的方式控制第1动力源(PU1)的总转矩(Tpu1)的转矩分离模式下,在能够使用通过发电控制得到的分配时发电电力(WDgmgf)的一部分或者全部来驱动TM用旋转机(MGM)而使引擎的运转点接近燃油经济性最佳线(Lfl)的情况下(步骤S5的判断为“是”),将分配时发电电力(WDgmgf)的一部分或者全部不经由蓄电池供给到TM用旋转机(MGM)而驱动该TM用旋转机(MGM)。驱动该TM用旋转机(MGM)。驱动该TM用旋转机(MG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用驱动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用驱动装置,特别涉及提高具有将从动力源输入到第1输出轴的动力的一部分分配给第2输出轴的动力分配装置的车辆用驱动装置的能量效率的技术。

技术介绍

[0002]已知一种车辆用驱动装置,具有:(a)动力源,具有引擎以及第1旋转电机;(b)第1输出轴,输入来自所述动力源的动力,将动力输出到前轮以及后轮中的一方;(c)第2输出轴,将动力输出到所述前轮以及所述后轮中的另一方;(d)动力分配装置,将输入到所述第1输出轴的来自所述动力源的动力的一部分分配给所述第2输出轴;以及(e)控制装置。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装置是其一个例子,记载有如下内容:作为上述动力分配装置,具备:(d-1)第2旋转电机;以及(d-2)具有所述第2旋转电机所连接的第1旋转元件,所述第1输出轴所连接的第2旋转元件以及所述第2输出轴所连接的第3旋转元件的差动装置,(d-3)通过利用所述第2旋转电机的转矩对所述第1旋转元件施加反作用力来从所述动力源输入到所述第1输出轴的动力的一部分被分配到所述第2输出轴。
[0003]现有技术文献
[0004]专利文献
[0005]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

246056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6]然而,普遍的是在使上述动力分配装置的第2旋转电机产生发电转矩(还被称为再生转矩)而控制第1旋转元件的反作用力的情况下,通过第2旋转电机的发电控制得到的发电电力被充电到蓄电装置,根据行驶状况从蓄电装置取出,用于第1旋转电机的转矩控制等。然而,当这样经由蓄电装置进行电力的授受时,在充放电时产生电力损耗,所以在提高装置整体的能量效率方面存在改善的余地。
[0007]本专利技术是以以上的事情为背景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在利用第2旋转电机的发电转矩对差动装置施加反作用力而进行动力分配的情况下提高作为车辆用驱动装置整体的能量效率。
[0008]为了达到该目的,第1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车辆用驱动装置,具有:动力源,具有引擎以及第1旋转电机;第1输出轴,输入来自所述动力源的动力,并且将动力输出到前轮以及后轮中的一方;第2输出轴,将动力输出到所述前轮以及所述后轮中的另一方;动力分配装置,将输入到所述第1输出轴的来自所述动力源的动力的一部分分配给所述第2输出轴;以及控制装置,所述车辆用驱动装置的特征在于,(a)所述动力分配装置具备(a-1)第2旋转电机以及(a-2)具有所述第2旋转电机所连接的第1旋转元件、所述第1输出轴所连接的第2旋转元件以及所述第2输出轴所连接的第3旋转元件的差动装置,(a-3)所述动力分配装置构成为通过利用所述第2旋转电机的发电转矩对所述第1旋转元件施加反作用力,从而从所述动力源输入到所述第1输出轴的动力的一部分被分配到所述第2输出轴,(b)所述控制装置具备转
矩分离控制部,该转矩分离控制部进行以使针对所述第1输出轴以及所述第2输出轴的动力分配比成为目标分配比的方式控制所述第2旋转电机的所述发电转矩的发电控制,并且以不论所述发电转矩如何都得到需求驱动转矩的方式控制包括所述引擎以及所述第1旋转电机的所述动力源的总转矩,(c)所述转矩分离控制部具有电力消耗控制部,该电力消耗控制部以使所述引擎的运转状态接近燃油经济性最佳状态的方式,将所述通过发电控制得到的发电电力的一部分或者全部不经由蓄电装置而供给到所述第1旋转电机而驱动该第1旋转电机。
[0009]第2专利技术在第1专利技术的车辆用驱动装置中,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矩分离控制部具备将所述发电电力全部充电到所述蓄电装置的充电控制部,根据所述引擎的运转状态来选择是进行基于该充电控制部的控制还是进行基于所述电力消耗控制部的控制。
[0010]第3专利技术在第2专利技术的车辆用驱动装置中,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矩分离控制部判断能否通过将所述发电电力的一部分或者全部供给到所述第1旋转电机来驱动该第1旋转电机而使所述引擎的运转状态接近燃油经济性最佳状态,在能够接近该燃油经济性最佳状态的情况下选择基于所述电力消耗控制部的控制,在无法接近该燃油经济性最佳状态的情况下选择基于所述充电控制部的控制。
[0011]第4专利技术在第2专利技术或者第3专利技术的车辆用驱动装置中,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矩分离控制部判断所述蓄电装置的充电状态值是否超过预先决定的判定值,在超过该判定值的情况下,不进行基于所述引擎的运转状态的选择,将所述发电电力全部不经由所述蓄电装置而供给到所述第1旋转电机来驱动该第1旋转电机。
[0012]第5专利技术在第1专利技术~第4专利技术中的任意一个专利技术的车辆用驱动装置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力消耗控制部在能够通过将所述发电电力供给到所述第1旋转电机来驱动该第1旋转电机而使所述引擎的运转状态接近燃油经济性最佳状态的情况下,在所述发电电力的一部分残留的情况下,将其剩余电力充电到所述蓄电装置。
[0013]在这样的车辆用驱动装置中,进行以使动力分配比成为目标分配比的方式控制第2旋转电机的发电转矩的发电控制并且以不论发电转矩如何都得到需求驱动转矩的方式控制动力源的总转矩的转矩分离控制部具有电力消耗控制部,该电力消耗控制部以使引擎的运转状态接近燃油经济性最佳状态的方式,将通过发电控制得到的发电电力的一部分或者全部不经由蓄电装置而供给到第1旋转电机来驱动该第1旋转电机。因此,相较于将通过发电控制得到的发电电力始终充电到蓄电装置的情况,蓄电装置的充放电所引起的电力损耗被降低,装置整体的能量效率提高。另外,以使引擎的运转状态接近燃油经济性最佳状态的方式使用发电电力来驱动第1旋转电机,所以引擎的燃油经济性提高,这一点也有助于装置整体的能量效率的提高。
[0014]第2专利技术在具备将通过发电控制得到的发电电力全部充电到蓄电装置的充电控制部的情况下,根据引擎的运转状态来选择是进行基于该充电控制部的控制还是进行基于电力消耗控制部的控制,所以会根据引擎的运转状态适当地执行基于电力消耗控制部的控制,能够由该电力消耗控制部执行控制来提高装置整体的能量效率。
[0015]在第3专利技术中,判断能否通过将通过发电控制得到的发电电力的一部分或者全部供给到第1旋转电机来驱动第1旋转电机而使引擎的运转状态接近燃油经济性最佳状态,在能够接近燃油经济性最佳状态的情况下选择基于电力消耗控制部的控制,所以会根据引擎
的运转状态适当地执行基于电力消耗控制部的控制,能够由该电力消耗控制部执行控制来提高装置整体的能量效率。
[0016]第4专利技术在蓄电装置的充电状态值超过预先决定的判定值的情况下,不进行基于引擎的运转状态的选择,将通过发电控制得到的发电电力全部不经由蓄电装置而供给到第1旋转电机来驱动第1旋转电机,所以蓄电装置的充放电、满充电所引起的电力损耗被抑制。
[0017]第5专利技术在能够通过将通过发电控制得到的发电电力供给到第1旋转电机来驱动第1旋转电机而使引擎的运转状态接近燃油经济性最佳状态的情况下,在发电电力的一部分残留的情况下,将其剩余电力充电到蓄电装置,所以能够使引擎的运转状态可靠地接近燃油经济性最佳状态,适当地提高装置整体的能量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用驱动装置(10),具有:动力源(PU1),具有引擎(12)以及第1旋转电机(MGM);第1输出轴(66),输入来自所述动力源(PU1)的动力,并且将动力输出到前轮(14)以及后轮(16)中的一方;第2输出轴(72),将动力输出到所述前轮(14)以及所述后轮(16)中的另一方;动力分配装置(28),将输入到所述第1输出轴(66)的来自所述动力源(PU1)的动力的一部分分配给所述第2输出轴(72);以及控制装置(130),所述车辆用驱动装置(10)的特征在于,所述动力分配装置(28)具备第2旋转电机(MGF)以及具有所述第2旋转电机(MGF)所连接的第1旋转元件(S)、所述第1输出轴(66)所连接的第2旋转元件(CA)以及所述第2输出轴(72)所连接的第3旋转元件(R)的差动装置(64),所述动力分配装置(28)构成为通过利用所述第2旋转电机(MGF)的发电转矩对所述第1旋转元件(S)施加反作用力,从而从所述动力源(PU1)输入到所述第1输出轴(66)的动力的一部分被分配到所述第2输出轴(72),所述控制装置(130)具备转矩分离控制部(142),该转矩分离控制部(142)进行以使针对所述第1输出轴(66)以及所述第2输出轴(72)的动力分配比(Rx)成为目标分配比(Rdis)的方式控制所述第2旋转电机(MGF)的所述发电转矩的发电控制,并且以不论所述发电转矩如何都得到需求驱动转矩的方式控制包括所述引擎(12)以及所述第1旋转电机(MGM)的所述动力源(PU1)的总转矩(Tpu1),所述转矩分离控制部(142)具有电力消耗控制部(144),该电力消耗控制部(144)以使所述引擎(12)的运转状态接近燃油经济性最佳状态的方式,将通过所述发电控制得到的发电电力的一部分或者全部不经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端淳奥田弘一高以良幸司牧野有记宝满昭徳秋山阳祐伊地知彬臼井公二彦
申请(专利权)人: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