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毡加工工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82835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3 13: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碳毡加工工具。碳毡加工工具包括底座和加工组件;底座上设有用于放置碳毡的承载面;加工组件包括加工刀,加工刀用于加工碳毡,且在碳毡上形成加工面,加工组件通过转动轴与底座转动连接,加工组件转动轴与承载面、与加工面均平行,通过加工组件相对底座转动能够调整加工面与承载面之间的夹角。加工面加工组件该碳毡加工工具通过设置了加工组件与底座转动连接,控制加工面与承载面之间的夹角,提高加工面的平整性,保证碳毡的拼接部的厚度与其他部分厚度一致,进而降低单晶炉的整体能耗,提高单晶炉设备的整体性能和工作效率。作效率。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碳毡加工工具


[0001]本技术涉及碳毡裁切
,特别是涉及碳毡加工工具。

技术介绍

[0002]碳化硅是一种化学性能稳定、导热系数高、热膨胀系数小、耐磨性能好的无机物,常被用作功能陶瓷、高级耐火材料、磨料及冶金原料。碳化硅晶片也被广泛用于LED固体照明和高频率器件中。该材料具有高出传统硅数倍的禁带、漂移速度、击穿电压、热导率、耐高温等优良特性,在高温、高压、高频、大功率、光电、抗辐射、微波性等电子应用领域和航天、军工、核能等极端环境应用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
[0003]通常采用物理气相传输法生长碳化硅晶体。在制备碳化硅晶体的过程中,首先将高纯碳化硅微粉和籽晶分别置于单晶炉内圆柱状密闭的石墨坩埚下部和顶部,通过电磁感应将石墨坩埚加热至2,000℃以上,控制籽晶处温度略低于下部微粉处,在坩埚内形成轴向温度梯度。碳化硅微粉在高温下升华形成气相的 Si2C、SiC2、Si等物质,在温度梯度驱动下到达温度较低的籽晶处,并在其上结晶形成圆柱状碳化硅晶锭。
[0004]目前现有的单晶炉设备中,其热场保温组件结构通常是采用石墨保温筒与保温碳毡相结合的设计。为了使碳毡完全包裹保温筒,需要对不同尺寸的碳毡进行裁切,但是由于操作人员的裁切手法不一,碳毡两端的加工面无法完全吻合,导致碳毡连接处的厚度不均,导致每个单晶炉设备的热场保温性能各不相同,不同的单晶炉设备之间的功率变化浮动较大,这不仅成为了导致热场的工况和性能无法标准化的一大难题,也造成了单晶炉设备的整体能耗增加,制约了单晶炉设备的整体性能和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5]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碳毡裁切断面的问题,提供一种碳毡加工工具。
[0006]一种碳毡加工工具,包括:
[0007]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用于放置碳毡的承载面;
[0008]加工组件,所述加工组件包括加工刀,所述加工刀用于加工所述碳毡,且在所述碳毡上形成加工面,所述加工组件通过转动轴与所述底座转动连接,所述加工组件转动轴与所述承载面、所述加工面均平行,通过所述加工组件相对所述底座转动能够调整所述加工面与所述承载面之间的夹角。
[0009]上述的碳毡加工工具,用于对碳毡的尺寸进行裁切,特别是对碳毡相对连接的两端进行裁切。碳毡为长方形,碳毡和保温筒装配时,一般将碳毡沿长度方向弯折包裹保温筒,并将碳毡上沿长度方向的相对两端进行拼接固定。为了提高单晶炉整体的保温性能,最好使得碳毡拼接位置的厚度与其他位置的厚度一致。由于设置加工组件与底座转动连接,加工刀与承载面之间的夹角可以通过加工组件的转动而调节,从而控制加工面与承载面之间的夹角。当碳毡的两个拼接端面均加工有与承载面夹角相同的加工面,这两个相同的加工面重叠拼接后,就能得到一个厚度与碳毡厚度一致的拼接部,保证单晶炉整体温度的统
一性。因此,该碳毡加工工具通过设置了加工组件与底座转动连接,控制加工面与承载面之间的夹角,提高加工面的平整性,保证碳毡的拼接部的厚度与其他部分厚度一致,进而降低单晶炉的整体能耗,提高单晶炉设备的整体性能和工作效率。
[00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加工组件还包括转动支架,所述转动支架的一端与所述底座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支架上设有所述加工刀。
[00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加工刀的刀刃沿第一方向布置,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承载面平行,所述转动支架与所述加工刀滑动配合,所述加工刀相对于所述转动支架移动的方向为第二方向,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且与所述加工面平行,使得所述加工刀沿所述第二方向靠近或远离所述承载面。
[00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转动支架包括第一支撑臂、第二支撑臂和第三支撑臂,所述第一支撑臂和所述第二支撑臂相对设置,所述第一支撑臂、所述第二支撑臂均与所述底座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撑臂的转动轴与所述第二支撑臂的转动轴重合,所述第三支撑臂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臂、所述第二支撑臂滑动配合,所述第三支撑臂能够沿所述第二方向相对移动,所述加工刀与所述第三支撑臂连接。
[00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臂上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二支撑臂上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三支撑臂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所述第一滑槽与所述第一滑块滑动配合,所述第二滑槽与所述第二滑块滑动配合,所述第一滑槽、所述第二滑槽的导向方向沿所述第二方向设置。
[00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加工刀设有多个,多个所述加工刀沿所述第三支撑臂的轴向设置,所述加工刀与所述第三支撑臂可拆卸连接。
[00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加工刀设有多个,多个所述加工刀沿所述第三支撑臂的周向设置,所述第一滑槽和所述第二滑槽相对设置,所述第三支撑臂的两端分别活动穿设于所述第一滑块和所述第二滑块中,使得所述第三支撑臂能够绕其自身轴向转动。
[00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碳毡加工工具还包括驱动件,所述驱动件设于所述转动支架上,所述驱动件的输出轴与所述第三支撑臂连接,所述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三支撑臂绕其自身轴向转动。
[001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碳毡加工工具还包括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设于所述底座上,所述固定支架与所述转动支架连接,用于限制所述转动支架相对于所述底座的转动。
[001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支架上设有多个限位部,多个所述限位部沿圆心位于所述转动支架的转动轴上的圆周均匀分布,所述限位部能够与所述转动支架卡接,用于限制所述转动支架相对于所述底座的转动。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一实施例中碳毡加工工具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一实施例中碳毡加工面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一实施例中碳毡拼接后的结构示意图。
[0022]附图标号:100、碳毡加工工具;10、碳毡;11、加工面;20、底座;21、承载面;30、加工组件;31、加工刀;32、转动支架;321、第一支撑臂;322、第二支撑臂;323、第三支撑臂;324、
第四支撑臂;33、第一滑槽;34、第二滑槽;40、驱动件;50、固定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24]下面结合附图对一些实施例中的碳毡加工工具100进行具体描述。
[0025]如图1所示,在一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碳毡加工工具100,包括底座20 和加工组件30;
[0026]其中,底座20上设有用于放置碳毡10的承载面21;加工组件30包括加工刀31,加工刀31用于加工碳毡10,且在碳毡10上形成加工面11,加工组件 30通过转动轴与底座20转动连接,加工组件转动轴与承载面2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碳毡加工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用于放置碳毡的承载面;加工组件,所述加工组件包括加工刀,所述加工刀用于加工所述碳毡,且在所述碳毡上形成加工面,所述加工组件通过转动轴与所述底座转动连接,所述加工组件转动轴与所述承载面、所述加工面均平行,通过所述加工组件相对所述底座转动能够调整所述加工面与所述承载面之间的夹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毡加工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组件还包括转动支架,所述转动支架的一端与所述底座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支架上设有所述加工刀。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碳毡加工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刀的刀刃沿第一方向布置,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承载面平行,所述转动支架与所述加工刀滑动配合,所述加工刀相对于所述转动支架移动的方向为第二方向,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且与所述加工面平行,使得所述加工刀沿所述第二方向靠近或远离所述承载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碳毡加工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支架包括第一支撑臂、第二支撑臂和第三支撑臂,所述第一支撑臂和所述第二支撑臂相对设置,所述第一支撑臂、所述第二支撑臂均与所述底座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撑臂的转动轴与所述第二支撑臂的转动轴重合,所述第三支撑臂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臂、所述第二支撑臂滑动配合,所述第三支撑臂能够沿所述第二方向相对移动,所述加工刀与所述第三支撑臂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碳毡加工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臂上设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丙菊吴海源彭浩波谭善宥廖广庭李军廖寄乔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金博碳基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