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塔式放卷机构的换卷方法、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技术

技术编号:35826661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3 13: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转塔式放卷机构的换卷方法、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其中方法包括:当A轴上的卷料快要用尽时,将放卷工位上的A轴和装载工位上的B轴互换位置;对B轴上的卷料进行卷径复位;将B轴的坐标位置清零;控制B轴进行预旋转;采用色标传感器检测B轴上的卷料上的胶带;记录色标传感器检测到胶带时B轴的角度,并结合B轴上的卷料的卷径大小分别计算压辊和切刀的动作角度;控制压辊于B轴的角度达到压辊的动作角度时进行压辊动作,并控制切刀于B轴的角度达到切刀的动作角度时进行切刀动作。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实现换卷的自动化操作,提高了换卷效率,降低对人员经验的依赖。降低对人员经验的依赖。降低对人员经验的依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转塔式放卷机构的换卷方法、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自动换卷
,尤其涉及一种转塔式放卷机构的换卷方法、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起初,在卷料的加工过程中,当放卷机构上的卷料用完时,一般需要先停机,然后再将新的卷料安装到放卷机构上,随后进行人工接带后才能使得设备继续运行。后来为了提高工作效率,人们设计出了具有双工位的转塔式放卷机构,在转塔式放卷机构工作的过程中,当放卷工位的放卷轴工作时,可以在装载工位的放卷轴上安装上新的卷料,预先做好换卷的准备工作;当放卷工位上的卷料用完时,由转塔电机驱动转塔旋转180度,使放卷工位的放卷轴和装载工位的放卷轴互换位置,随后进行切带、接带的操作,从而实现不停机自动换卷。
[0003]以往的自动换卷控制,由于缺少对一些动态变化参数,比如压辊补偿角度、切刀补偿角度的智能提取与计算,使得自动换卷的通用性不好,调试时间长。当生产速度或新卷卷径发生改变时需要调试人员花费大量的时间去试过之后才能得出比较合理的参数,这样在多次调试的过程中会耗费较大的材料及工时,智能化程度比较低。
[0004]因此,需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
[0005]以上信息作为背景信息给出只是为了辅助理解本公开,并没有确定或者承认任意上述内容是否可用作相对于本公开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转塔式放卷机构的换卷方法、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以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的技术方案:
[0008]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转塔式放卷机构的换卷方法,所述转塔式放卷机构包括A轴、B轴、摆臂和色标传感器,所述A轴位于放卷工位,所述B轴位于装载工位,所述摆臂位于所述放卷工位的下方且设置有切刀和压辊,所述色标传感器位于所述放卷工位的上方,所述方法包括:
[0009]当所述A轴上的卷料快要用尽时,将所述A轴从所述放卷工位翻转到所述装载工位,并将所述B轴从所述装载工位翻转到所述放卷工位,以互换位置;
[0010]对所述B轴上的卷料进行卷径复位,以得到所述B轴上的卷料的卷径大小;
[0011]在卷径复位完成后,将所述B轴的坐标位置清零;
[0012]在坐标位置清零后,控制所述B轴加速到设定速度,以进行预旋转;
[0013]在加速完成后,采用所述色标传感器检测所述B轴上的卷料上的胶带;
[0014]记录所述色标传感器检测到胶带时所述B轴的角度,并结合所述B轴上的卷料的卷径大小分别计算所述压辊和所述切刀的动作角度;
[0015]当所述B轴的角度达到所述压辊的动作角度时,控制所述压辊进行压辊动作,以将所述A轴上的卷料与所述B轴上的卷料通过所述胶带拼接,并当所述B轴的角度达到所述切刀的动作角度时,控制所述切刀进行切刀动作,以将所述A轴上的卷料切断。
[0016]进一步地,所述转塔式放卷机构的换卷方法中,所述转塔式放卷机构还包括对射电眼;
[0017]对应地,在所述对所述B轴上的卷料进行卷径复位,以得到所述B轴上的卷料的卷径大小的步骤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0018]控制所述摆臂上升,直至所述对射电眼检测到所述B轴后,所述摆臂停止。
[0019]进一步地,所述转塔式放卷机构的换卷方法中,所述控制所述摆臂上升,直至所述对射电眼检测到所述B轴后,所述摆臂停止的步骤包括:
[0020]控制所述摆臂定位上升,定位位置设定在快接近所述对射电眼检测到所述述B轴的位置;
[0021]当所述摆臂到达定位位置后,控制所述摆臂切换为JOG方式继续上升,直至所述对射电眼检测到所述B轴后,所述摆臂停止。
[0022]进一步地,所述转塔式放卷机构的换卷方法中,所述记录所述色标传感器检测到胶带时所述B轴的角度,并结合所述B轴上的卷料的卷径大小分别计算所述压辊和所述切刀的动作角度的步骤为:
[0023]采用TIMER模块记录所述色标传感器检测到胶带时所述B轴的角度;
[0024]结合所述B轴上的卷料的卷径大小,按照以下公式计算所述压辊的变化角A2:
[0025][0026]A2=arcCosA2;
[0027]其中,a为料卷的中心与所述摆臂旋转的中心的距离,b为是摆臂的旋转中心到所述压辊中心的距离,c为料卷的卷径半径加所述压辊的半径;
[0028]按照以下公式计算所述压辊的压点角度A:
[0029]A=A0+360
°‑
A1

A2;
[0030]其中,A0为所述色标传感器检测到胶带时所述B轴的角度,A1为所述压辊的固定安装角度;
[0031]按照以下公式分别计算所述压辊的动作角度A
辊动
和所述切刀的动作角度A
刀动

[0032]A

=T

×
V


[0033]其中,T

为压辊动作的时间,V

为所述B轴的当前角速度;
[0034]A

=T

×
V


[0035]其中,T

为切刀动作的时间,V

为所述B轴的当前角速度;
[0036]所述压辊的动作角度A
辊动
为:
[0037]A
辊动
=A

A


[0038]所述切刀的动作角度A
刀动
为:
[0039]A
刀动
=A

A


[0040]其中,A为所述压辊的压点角度。
[0041]进一步地,所述转塔式放卷机构的换卷方法中,在所述当所述B轴的角度达到所述
压辊的动作角度时,控制所述压辊进行压辊动作,以将所述A轴上的卷料与所述B轴上的卷料通过所述胶带拼接,并当所述B轴的角度达到所述切刀的动作角度时,控制所述切刀进行切刀动作,以将所述A轴上的卷料切断的步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0042]在所述切刀完成切刀动作后,控制所述压辊尺继续进行压辊动作直至达到设定时间。
[0043]进一步地,所述转塔式放卷机构的换卷方法中,在所述当所述B轴的角度达到所述压辊的动作角度时,控制所述压辊进行压辊动作,以将所述A轴上的卷料与所述B轴上的卷料通过所述胶带拼接,并当所述B轴的角度达到所述切刀的动作角度时,控制所述切刀进行切刀动作,以将所述A轴上的卷料切断的步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0044]控制所述压辊和所述切刀返回,并控制所述摆臂返回初始位置。
[0045]进一步地,所述转塔式放卷机构的换卷方法中,在所述当所述B轴的角度达到所述压辊的动作角度时,控制所述压辊进行压辊动作,以将所述A轴上的卷料与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塔式放卷机构的换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塔式放卷机构包括A轴、B轴、摆臂和色标传感器,所述A轴位于放卷工位,所述B轴位于装载工位,所述摆臂位于所述放卷工位的下方且设置有切刀和压辊,所述色标传感器位于所述放卷工位的上方,所述方法包括:当所述A轴上的卷料快要用尽时,将所述A轴从所述放卷工位翻转到所述装载工位,并将所述B轴从所述装载工位翻转到所述放卷工位,以互换位置;对所述B轴上的卷料进行卷径复位,以得到所述B轴上的卷料的卷径大小;在卷径复位完成后,将所述B轴的坐标位置清零;在坐标位置清零后,控制所述B轴加速到设定速度,以进行预旋转;在加速完成后,采用所述色标传感器检测所述B轴上的卷料上的胶带;记录所述色标传感器检测到胶带时所述B轴的角度,并结合所述B轴上的卷料的卷径大小分别计算所述压辊和所述切刀的动作角度;当所述B轴的角度达到所述压辊的动作角度时,控制所述压辊进行压辊动作,以将所述A轴上的卷料与所述B轴上的卷料通过所述胶带拼接,并当所述B轴的角度达到所述切刀的动作角度时,控制所述切刀进行切刀动作,以将所述A轴上的卷料切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塔式放卷机构的换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塔式放卷机构还包括对射电眼;对应地,在所述对所述B轴上的卷料进行卷径复位,以得到所述B轴上的卷料的卷径大小的步骤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控制所述摆臂上升,直至所述对射电眼检测到所述B轴后,所述摆臂停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塔式放卷机构的换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所述摆臂上升,直至所述对射电眼检测到所述B轴后,所述摆臂停止的步骤包括:控制所述摆臂定位上升,定位位置设定在快接近所述对射电眼检测到所述述B轴的位置;当所述摆臂到达定位位置后,控制所述摆臂切换为JOG方式继续上升,直至所述对射电眼检测到所述B轴后,所述摆臂停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塔式放卷机构的换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记录所述色标传感器检测到胶带时所述B轴的角度,并结合所述B轴上的卷料的卷径大小分别计算所述压辊和所述切刀的动作角度的步骤为:采用TIMER模块记录所述色标传感器检测到胶带时所述B轴的角度;结合所述B轴上的卷料的卷径大小,按照以下公式计算所述压辊的变化角A2:A2=arcCosA2;其中,a为料卷的中心与所述摆臂旋转的中心的距离,b为是摆臂的旋转中心到所述压辊中心的距离,c为料卷的卷径半径加所述压辊的半径;按照以下公式计算所述压辊的压点角度A:A=A0+360
°‑
A1

A2;其中,A0为所述色标传感器检测到胶带时所述B轴的角度,A1为所述压辊的固定安装角
度;按照以下公式分别计算所述压辊的动作角度A
辊动
和所述切刀的动作角度A
刀动
:A

=T

×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欧成友杨振胡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市赢合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