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件上的轴端螺母装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82421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3 13: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工件上的轴端螺母装配装置,包括:螺母上料机构,其包括配合使用的振动上料盘和输料槽;工件限位机构,其包括用于支承工件的支承板和设于支承板上的且用于将工件压紧在支承板上的抵压组件;螺母移送拧紧机构,其包括适于吸附螺母的套筒、用于驱动套筒旋转的旋转驱动件,以及分别用于带动套筒做纵向运动的纵向驱动组件和做横向运动的横向驱动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提高轴端的螺母装配的效率和装配精度。装配的效率和装配精度。装配的效率和装配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工件上的轴端螺母装配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自动化加工机械
,尤其涉及一种工件上的轴端螺母装配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飞轮储能是指利用电动机带动飞轮高速旋转,在需要的时候再用飞轮带动发电机发电的储能方式。飞轮盘本体为了配合发电机进行安装,需要在飞轮盘上预先装配有相关的零部件以用于后续实现与发电机之间的装配固定。上述零部件中的一个零部件为飞轮盘上配置的轴的两端需要分别装配一个螺母。
[0003]上述安装操作过程如果单纯采用人工操作的过程,包括螺母的取拿,飞轮盘的压紧和螺母的旋紧多工序的操作,人工操作的模式不仅存在费时费力而导致的加工效率低下的问题,而且对于螺母与轴之间的旋紧程度是直接依靠人工的感觉来确定的,而对于不同的操作工人来说,由于其操作力度的不同,对于旋紧的状态来说也就存在不一样的判断标准,故而人工操作的模式也不可避免就存在加工完成的后的产品的精度上无法有效保证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工件上的轴端螺母装配装置,以解决提高轴端的螺母装配的效率和装配精度的技术问题。
[0005]本技术的工件上的轴端螺母装配装置是这样实现的:
[0006]一种工件上的轴端螺母装配装置,包括:
[0007]螺母上料机构,其包括配合使用的振动上料盘和输料槽;
[0008]工件限位机构,其包括用于支承工件的支承板和设于支承板上的且用于将工件压紧在支承板上的抵压组件;
[0009]螺母移送拧紧机构,其包括适于吸附螺母的套筒、用于驱动套筒旋转的旋转驱动件,以及分别用于带动套筒做纵向运动的纵向驱动组件和做横向运动的横向驱动组件。
[0010]在本技术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抵压组件包括至少两个相对分布的用来抵压在工件上的压板和一对一与所述压板相连的微型气缸。
[0011]在本技术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支承板还连接有用于带动该支承板做翻转运动的翻转驱动组件。
[0012]在本技术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翻转驱动组件包括与所述支承板的其中一侧端相连的侧板、与该侧板相连的以驱动侧板做旋转运动的旋转动力结构,以及与旋转动力结构相连的支撑架。
[0013]在本技术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架包括位于所述支承板下方的底板和与所述底板的一对相对的侧端面分别固连的一对立板;
[0014]一对立板中其中一个立板固连旋转动力结构,且另一个立板与支承板转动配接。
[0015]在本技术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旋转动力结构包括与所述侧板相连的蜗轮和与所述蜗轮相连的配置有蜗杆的电机。
[0016]在本技术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底板背离支承板的底端面还配接有直线滑轨。
[0017]在本技术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纵向驱动组件包括固定所述旋转驱动件的固定座以及与所述固定座相连的直线丝杆模组。
[0018]在本技术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横向驱动组件包括固定所述直线丝杆模组的活动座以及与所述活动座相连的齿轮带轮结构。
[0019]在本技术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工件上的轴端螺母装配装置还包括固定在支承板一侧端的衔接架和固定在衔接架上的一对分别适于做相对张开和闭合运动的夹爪结构;其中
[0020]一对所述夹爪结构分别位于支承板的上端和下端以用于夹紧工件上预设的轴。
[0021]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工件上的轴端螺母装配装置,通过螺母上料机构来实现螺母的依次运输到待移送位置,同时通过工件限位机构来对工件进行压紧限位,以防止工件上预设的轴在与螺母进行旋接配合的过程中出现轴晃动的问题影响到轴与螺母的拧紧效果。且通过螺母移送拧紧机构既可以实现将螺母从螺母上料机构处吸附后移送到待旋拧螺母的位置,又可以实现螺母与轴之间的旋拧配合,即通过简化的结构来达到双重效果。总体的本技术通过协同配合的螺母上料机构、工件限位机构和螺母移送拧紧机构来有效提高轴与螺母之间的装配效率,同时可通过控制旋转驱动件的动作来有效保证轴与螺母之间的配合精度,避免人工操作过程中的精度不稳定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技术的工件上的轴端螺母装配装置的第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图1的A部放大图;
[0024]图3为本技术的工件上的轴端螺母装配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5]图4为本技术的工件上的轴端螺母装配装置的第二视角结构示意图;
[0026]图5为图4的B部放大图。
[0027]图中:螺母100、工件200、轴300、振动上料盘11、输料槽12、螺母支承部13、压板21、微型气缸22、套筒31、微型电机32、固定座41、直线丝杆模组42、活动座43、同步带44、驱动器件45、支承板51、侧板52、电机53、底板61、立板62、直线滑轨63、衔接架71、夹爪结构72。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为了使本技术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9]请参阅图1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工件上的轴端螺母装配装置,包括:协同配合的螺母上料机构、工件200限位机构和螺母移送拧紧机构。其中的螺母上料机构用于实现螺母100的依次运输到待移送位置;工件200限位机构用于对工件200进行压紧限位,以防止工件200上预设的轴300在与螺母100进行旋接配合的过程中出现轴300晃动的问题影
响到轴300与螺母100的拧紧效果。而螺母移送拧紧机构既可以实现将螺母100从螺母上料机构处吸附后移送到待旋拧螺母100的位置,又可以实现螺母100与轴300之间的旋拧配合
[0030]接下来首先来说螺母上料机构,其包括配合使用的振动上料盘11和输料槽12;此处考虑到为了便于螺母移送拧紧机构吸附螺母100,在输料槽12远离振动上料盘11的一端设有螺母支承部13。这样输料槽12将螺母100输送到螺母支承部13中,而螺母移送拧紧机构则是从螺母支承部13中吸附螺母100。
[0031]其次来说工件200限位机构,其包括用于支承工件200的支承板51和设于支承板51上的且用于将工件200压紧在支承板51上的抵压组件;举例一种可选的情况来说,此处的抵压组件包括至少两个相对分布的用来抵压在工件200上的压板21和一对一与压板21相连的微型气缸22。此处的微型气缸22固设在支承板51上,通过微型气缸22可以实现压板21与工件200之间的抵压和抵压的接触。
[0032]再者来说螺母移送拧紧机构,其包括适于吸附螺母100的套筒31、用于驱动套筒31旋转的旋转驱动件,以及分别用于带动套筒31做纵向运动的纵向驱动组件和做横向运动的横向驱动组件。此处的套筒31可选采用磁吸套筒31,以便于吸附螺母100。其中的旋转驱动件则是可以采用例如但不限于微型电机32。
[0033]结合附图举例一种可选的情况来说,纵向驱动组件包括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工件上的轴端螺母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螺母上料机构,其包括配合使用的振动上料盘和输料槽;工件限位机构,其包括用于支承工件的支承板和设于支承板上的且用于将工件压紧在支承板上的抵压组件;螺母移送拧紧机构,其包括适于吸附螺母的套筒、用于驱动套筒旋转的旋转驱动件,以及分别用于带动套筒做纵向运动的纵向驱动组件和做横向运动的横向驱动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件上的轴端螺母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抵压组件包括至少两个相对分布的用来抵压在工件上的压板和一对一与所述压板相连的微型气缸。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件上的轴端螺母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板还连接有用于带动该支承板做翻转运动的翻转驱动组件。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工件上的轴端螺母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驱动组件包括与所述支承板的其中一侧端相连的侧板、与该侧板相连的以驱动侧板做旋转运动的旋转动力结构,以及与旋转动力结构相连的支撑架。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工件上的轴端螺母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包括位于所述支承板下方的底板和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楠金爱国吕涛张彦奎赵志国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