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叠聚酯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811140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3 13:32
一种层叠聚酯膜,在聚酯膜的至少一面具有水的接触角HX(1)为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层叠聚酯膜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在去除设置于层叠聚酯膜的层的方面优异的层叠聚酯膜。

技术介绍

[0002]塑料可用于各个领域。另一方面,塑料被认为是微塑料等海洋污染的原因物,降低塑料所引起的环境负荷已成为当务之急。另外,近年来,由于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的发展,搭载于计算机或智能手机的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等电子元件急剧增加。伴随于此,用于驱动电子元件的重要的层叠陶瓷电容器(Multi

layer Ceramic Capacitors,MLCC)的数量也爆发式增加。MLCC的一般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是在以塑料膜为基材且在所述基材上设置了脱模层的脱模膜上层叠陶瓷生片(ceramics green sheet)及电极后,将所述层叠体自脱模膜剥离的步骤;以及将在所述步骤中获得的层叠体层叠多层并进行煅烧的步骤。在以上的步骤中,脱模膜在步骤中作为不需要的物质被废弃。
[0003]即,由于近年来MLCC数量的爆发式增加,由作为不需要的物质被废弃的脱模膜增加而引起的对环境的负荷逐渐成为课题。就脱模性的观点而言,MLCC的制造步骤中使用的脱模膜中所含的脱模层的成分一般是与构成膜的成分不同的组成。因此,在将带有脱模层的脱模膜直接再熔融的情况下,脱模层的成分作为异物存在,因此无法重复利用。
[0004]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将蜡揉合至膜中且不设置脱模层而作为脱模用膜使用的技术。另外,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使用金属刷清洗具有脱模层的脱模用膜并将去除了脱模层的膜重复利用的方法。专利文献3中,公开了在脱模层与聚酯膜的中间设置水溶性树脂的层并通过进行水洗而去除脱模层后重复利用的方法。
[0005]现有技术文献
[0006]专利文献
[0007]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3/15260号
[0008]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2012

171276号公报
[0009]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第4284936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10]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
[0011]然而,在使用蜡作为脱模剂的情况下,作为陶瓷生片的材料的陶瓷浆料的涂布性、或对陶瓷浆料进行干燥而获得的生片的剥离性不充分。另外,由于蜡是与构成膜的成分不同的物质,因此有在进行再熔融并重复利用时形成异物的课题。另外,在使用金属刷清洗脱模用膜的情况下,有无法均匀地清洗,或者脱模层的去除性不充分的课题。另外,在脱模层与聚酯膜的中间设置水溶性树脂的层的方法也有去除性不充分的课题。
[0012]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0013]为了解决所述课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结构。即,
[0014][I]一种层叠聚酯膜,在聚酯膜的至少一面具有水的接触角HX(1)为0
°
以上且60
°
以下的层X,层X的结晶度C(0)为0%以上且30%以下;
[0015]HX(1):水与层X接触后1秒后的接触角。
[0016][II]根据[I]所述的层叠聚酯膜,其中在150℃下进行30分钟热处理后的层X的结晶度C(150)为0%以上且30%以下。
[0017][III]根据[I]或[II]所述的层叠聚酯膜,其中所述聚酯膜的设置层X的一侧的表面粗糙度Ra(nm)与层X的厚度Xt(nm)的比率Ra/Xt为0.001以上且1.0以下。
[0018][IV]根据[I]~[III]中任一项所述的层叠聚酯膜,其中所述层X含有以聚乙烯醇为主骨架的树脂。
[0019][V]根据[I]~[IV]中任一项所述的层叠聚酯膜,其中在所述层X的与聚酯膜接触的面的相反面进而具有水的接触角HY(1)为80
°
以上且120
°
以下的层Y,膜的层Y的水的接触角HY(1)(
°
)及HY(20)(
°
)满足以下的式子;
[0020]45≦|HY(1)

HY(20)|≦80
[0021]HY(1):水与层Y接触后1秒后的接触角
[0022]HY(20):水与层Y接触后20秒后的接触角。
[0023][VI]根据[V]所述的层叠聚酯膜,其中所述层Y含有以二甲基硅氧烷为主骨架的树脂。
[0024][VII]根据[V]或[VI]所述的层叠聚酯膜,可用于在所述层Y的与层X接触的面的相反面设置被脱模层且自层Y剥离被脱模层的脱模用途。
[0025][VIII]根据[V]或[VI]所述的层叠聚酯膜,可用于在所述层Y的与层X接触的面的相反面设置被脱模层且自层Y剥离被脱模层后去除层X及层Y的用途。
[0026][IX]根据[V]或[VI]所述的层叠聚酯膜,可用于将在层Y的与层X接触的面的相反面设置被脱模层且自层Y剥离被脱模层后进一步去除层X及层Y而得的聚酯膜重复利用的用途。
[0027][X]根据[VII]~[IX]中任一项所述的层叠聚酯膜,其中所述被脱模层是以钛酸钡为主成分的陶瓷生片。
[0028][XI]根据[I]~[X]中任一项所述的层叠聚酯膜,可用作层叠陶瓷电容器(MLCC)制造步骤用脱模膜。
[0029][XII]一种层叠聚酯膜,具有聚酯膜及层Y,层Y的水的接触角HY(1)(
°
)及HY(20)(
°
)满足以下的式子;
[0030]70≦HY(1)≦120、10≦|HY(1)

HY(20)|≦80
[0031]HY(1):水与层Y接触后1秒后的接触角
[0032]HY(20):水与层Y接触后20秒后的接触角。
[0033]专利技术的效果
[0034]可提供一种在将本专利技术的层叠聚酯膜用于粘着带或脱模用膜的基材等工业用领域的用途后聚酯膜以外的层的去除性优异的层叠聚酯膜。
具体实施方式
[0035]以下列举具体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
[0036]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在聚酯膜的至少一侧设置有一层以上的层的层叠聚酯膜。本专利技术中提及的聚酯是具有二羧酸构成成分及二醇构成成分而成的聚酯。再者,在本说明书内,所谓构成成分,表示通过将聚酯水解而可获得的最小单位。作为构成所述聚酯的二羧酸构成成分,可列举对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邻苯二甲酸、1,4

萘二羧酸、1,5

萘二羧酸、2,6

萘二羧酸、1,8

萘二羧酸、4,4'

二苯基二羧酸、4,4'

二苯醚二羧酸等芳香族二羧酸或其酯衍生物。
[0037]另外,作为构成所述聚酯的二醇构成成分,可列举乙二醇、1,2

丙二醇、1,3

丙二醇、1,4

丁二醇、1,2

丁二醇、1,3

丁二醇等脂肪族二醇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层叠聚酯膜,在聚酯膜的至少一面具有水的接触角HX(1)为0
°
以上且60
°
以下的层X,层X的结晶度C(0)为0%以上且30%以下;HX(1):水与层X接触后1秒后的接触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叠聚酯膜,其中在150℃下进行30分钟热处理后的层X的结晶度C(150)为0%以上且30%以下。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层叠聚酯膜,其中所述聚酯膜的设置层X的一侧的表面粗糙度Ra(nm)与层X的厚度Xt(nm)的比率Ra/Xt为0.001以上且1.0以下。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层叠聚酯膜,其中所述层X含有以聚乙烯醇为主骨架的树脂。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层叠聚酯膜,其中在所述层X的与聚酯膜接触的面的相反面进而具有水的接触角HY(1)为80
°
以上且120
°
以下的层Y,膜的层Y的水的接触角HY(1)(
°
)及HY(20)(
°
)满足以下的式子;45≦|HY(1)

HY(20)|≦80HY(1):水与层Y接触后1秒后的接触角HY(20):水与层Y...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铃木维允坪仓翔东大路卓司
申请(专利权)人:东丽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