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抗静电型阳离子的抗菌单面绒面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793047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1 14: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有抗静电型阳离子的抗菌单面绒面料,涉及到纺织面料领域,包括面料本体,面料本体由单绒面层、防静电阻燃复合层和抗菌除臭复合层复合构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防静电阻燃复合层由导电纱、涤纶弹力纱和阻燃纤维丝编织构成,使面料具有良好的耐磨、高强、易染、吸湿、弹性好、保形性好、挺括和抗静电性能,抗菌除臭复合层由抗菌超细纤维丝、棉纱和碳纤维丝编织构成,抗菌超细纤维丝呈螺旋状设置,且两相邻抗菌超细纤维丝呈互扣编织,该编织结构可以提升面料内部的空间,使面料内部透气性提升,且便于延展性的增强,同时使面料具有优越的抗菌防臭效果。具有优越的抗菌防臭效果。具有优越的抗菌防臭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有抗静电型阳离子的抗菌单面绒面料


[0001]本技术涉及纺织面料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带有抗静电型阳离子的抗菌单面绒面料。

技术介绍

[0002]绒布一般分为单面绒和双面绒两种,单面绒经拉毛机将纱体的纤维拉出纱体外,均匀地覆盖在织物表面,手感细腻柔软,是休闲装和运动装的理想面料。单面绒在干燥的冬季环境下与皮肤接触作用时,容易产生静电;而且传统的单面绒弹力较差,透湿、透气性不理想,在穿着由单面绒制成衣物时,皮肤排出的汗液无法排出衣服,且容易滋养细菌。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抗静电型阳离子的抗菌单面绒面料,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带有抗静电型阳离子的抗菌单面绒面料,包括面料本体,面料本体由单绒面层、防静电阻燃复合层和抗菌除臭复合层复合构成,面料本体上层为单绒面层,紧贴单绒面层底面设有防静电阻燃复合层,单绒面层与防静电阻燃复合层之间通过第一粘胶层粘接,紧贴防静电阻燃复合层的底面设有抗菌除臭复合层,防静电阻燃复合层与抗菌除臭复合层之间通过第二粘胶层粘接,所述防静电阻燃复合层由导电纱、涤纶弹力纱和阻燃纤维丝编织构成,所述抗菌除臭复合层由抗菌超细纤维丝、棉纱和碳纤维丝编织构成。
[0005]优选的,所述防静电阻燃复合层由导电纱作为经纱,涤纶弹力纱作为纬纱,按照每根经纱经过一根纬纱,再压一根纬纱的方式循环浮沉编织而成,阻燃纤维丝作为斜纱,斜纱分别与经纱和纬纱相互交叉编织。
[0006]优选的,所述导电纱由涤锦纶复合超细纤维丝和锦纶导电丝并丝构成,涤锦纶复合超细纤维丝、锦纶导电丝经加捻并丝机成400捻/m并丝构成导电纱。
[0007]优选的,所述抗菌超细纤维丝呈螺旋状设置,且两相邻抗菌超细纤维丝呈互扣编织,棉纱作为纬纱,且纬纱沿抗菌超细纤维丝结构间隙作循环浮沉编织,碳纤维丝作为经纱,且经纱沿抗菌超细纤维丝结构间隙作循环浮沉编织。
[0008]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0009]1、本技术中的防静电阻燃复合层由导电纱、涤纶弹力纱和阻燃纤维丝编织构成,导电纱由涤锦纶复合超细纤维丝和锦纶导电丝并丝构成,其中的涤锦纶复合超细纤维丝使面料具有锦纶的耐磨、高强、易染、吸湿的优点,又有涤沦弹性好、保形性好、挺括、免烫的优点,锦纶导电丝使面料具有良好的抗静电性能;
[0010]2、本技术中的抗菌除臭复合层由抗菌超细纤维丝、棉纱和碳纤维丝编织构成,抗菌超细纤维丝呈螺旋状设置,且两相邻抗菌超细纤维丝呈互扣编织,该编织结构可以提升面料内部的空间,使面料内部透气性提升,且便于延展性的增强,抗菌超细纤维丝通过
抗菌剂以共混或母粒添加的方式加入到化学纤维中制成,通过所载含的银的金属阳离子的抗菌作用,使得面料具有优越的抗菌防臭效果,棉纱保证面料与皮肤接触的舒适性,碳纤维丝提高对汗水的吸收率以及良好的除臭效果。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技术面料材料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本技术中防静电阻燃复合层的编织结构示意图。
[0013]图3为本技术中导电纱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4]图4为本技术中抗菌除臭复合层的编织结构示意图。
[0015]图中:1、单绒面层;2、防静电阻燃复合层;201、导电纱;2011、涤锦纶复合超细纤维丝;2012、锦纶导电丝;202、涤纶弹力纱;203、阻燃纤维丝;3、抗菌除臭复合层;301、抗菌超细纤维丝;302、棉纱;303、碳纤维丝;4、第一粘胶层;401、第二粘胶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7]本技术提供了如图1

4所示的一种带有抗静电型阳离子的抗菌单面绒面料,包括面料本体,面料本体由单绒面层1、防静电阻燃复合层2和抗菌除臭复合层3复合构成,面料本体上层为单绒面层1,紧贴单绒面层1底面设有防静电阻燃复合层2,单绒面层1与防静电阻燃复合层2之间通过第一粘胶层4粘接,紧贴防静电阻燃复合层2的底面设有抗菌除臭复合层3,防静电阻燃复合层2与抗菌除臭复合层3之间通过第二粘胶层401粘接,第一粘胶层4、第二粘胶层401均为PU树脂复合胶,PU树脂复合胶具有膜性能好,粘接牢固,耐寒、耐水的功效。
[0018]如图2所示,防静电阻燃复合层2由导电纱201、涤纶弹力纱202和阻燃纤维丝203编织构成,防静电阻燃复合层2由导电纱201作为经纱,涤纶弹力纱202作为纬纱,按照每根经纱经过一根纬纱,再压一根纬纱的方式循环浮沉编织而成,涤纶弹力纱202使面料具有良好的弹性,阻燃纤维丝203作为斜纱,斜纱分别与经纱和纬纱相互交叉编织,阻燃纤维丝203为阻燃涤纶、阻燃腈氯纶、阻燃维纶、阻燃粘胶、芳砜纶、玻璃纤维中其中一种或任意多种组合,阻燃纤维丝203提高面料的阻燃性,使得面料遇火时无收缩和熔融现象,离火自熄,有效防止火焰蔓延,无阴燃现象,如图3所示,导电纱201 由涤锦纶复合超细纤维丝2011和锦纶导电丝2012并丝构成,涤锦纶复合超细纤维丝2011、锦纶导电丝2012经加捻并丝机成400捻/m并丝构成导电纱 201,涤锦纶复合超细纤维丝2011具有锦纶的耐磨、高强、易染、吸湿的优点,又有涤沦弹性好、保形性好、挺括、免烫的优点,锦纶导电丝2012使面料具有良好的抗静电性能。
[0019]如图4所示,抗菌除臭复合层3由抗菌超细纤维丝301、棉纱302和碳纤维丝303编织构成,抗菌超细纤维丝301呈螺旋状设置,且两相邻抗菌超细纤维丝301呈互扣编织,该编织结构可以提升面料内部的空间,使面料内部透气性提升,且便于延展性的增强,棉纱302作
为纬纱,且纬纱沿抗菌超细纤维丝301结构间隙作循环浮沉编织,棉纱302保证面料与皮肤接触的舒适性,碳纤维丝303作为经纱,且经纱沿抗菌超细纤维丝301结构间隙作循环浮沉编织,碳纤维丝303提高对汗水的吸收率以及良好的除臭效果,抗菌超细纤维丝301通过抗菌剂以共混或母粒添加的方式加入到化学纤维中制成,抗菌剂为含银无机磷酸盐与金属氧化物的混合体,抗菌超细纤维丝301中主要通过所载含的银的金属阳离子的抗菌作用,使得面料具有优越的抗菌防臭效果。
[0020]本实用工作原理:本技术由单绒面层1、防静电阻燃复合层2和抗菌除臭复合层3复合构成,防静电阻燃复合层2由导电纱201、涤纶弹力纱202 和阻燃纤维丝203编织构成,导电纱201由涤锦纶复合超细纤维丝2011和锦纶导电丝2012并丝构成,其中的涤锦纶复合超细纤维丝2011使面料具有锦纶的耐磨、高强、易染、吸湿的优点,又有涤沦弹性好、保形性好、挺括、免烫的优点,锦纶导电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抗静电型阳离子的抗菌单面绒面料,包括面料本体,其特征在于:面料本体由单绒面层(1)、防静电阻燃复合层(2)和抗菌除臭复合层(3)复合构成,面料本体上层为单绒面层(1),紧贴单绒面层(1)底面设有防静电阻燃复合层(2),单绒面层(1)与防静电阻燃复合层(2)之间通过第一粘胶层(4)粘接,紧贴防静电阻燃复合层(2)的底面设有抗菌除臭复合层(3),防静电阻燃复合层(2)与抗菌除臭复合层(3)之间通过第二粘胶层(401)粘接,所述防静电阻燃复合层(2)由导电纱(201)、涤纶弹力纱(202)和阻燃纤维丝(203)编织构成,所述抗菌除臭复合层(3)由抗菌超细纤维丝(301)、棉纱(302)和碳纤维丝(303)编织构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抗静电型阳离子的抗菌单面绒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静电阻燃复合层(2)由导电纱(201)作为经纱,涤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群新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虞美人纺织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