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悬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76993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1 14:11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内悬膜,用于张紧安装在中空玻璃的内腔中,其中,所述内悬膜包括内悬膜基材以及在内悬膜基材上形成的至少一层银合金层;所述内悬膜基材包括聚酯薄膜,聚酯薄膜面向银合金层的最外侧至少形成有一层ZnO:Al层,ZnO:Al层和聚酯薄膜的最外侧之间形成有一层附着层;所述银合金层包括银合金基层,银合金基层的外侧形成有一层金属钛保护层,金属钛保护层的外侧形成有一层氧化铟保护层。通过附加层和ZnO:Al层的配合,本申请可以显著减少内悬膜基材的表面裂纹,并提高了银合金层的生长速度。另外,复合结构的银合金层进一步提高了表面质量并减少了拉伸裂纹的产生。了表面质量并减少了拉伸裂纹的产生。了表面质量并减少了拉伸裂纹的产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悬膜


[0001]本申请涉及节能建筑领域的中空保温玻璃门窗的内悬膜。

技术介绍

[0002]节能建筑领域通常采用中空玻璃门窗隔绝室内外温差并实现光线的透射。内悬膜门窗是在中空玻璃门窗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轻量化结构的节能门窗,其基本原理是是在中空玻璃的内腔中,增加一层或多层透明的塑料薄膜,通过塑料薄膜将中空玻璃的内腔隔绝成多个相互独立的空间,以使中空玻璃的内外温差无法实现对流,从而在减轻结构重量的同时具备优异的节能效果。
[0003]对于内悬膜门窗来说,夹持在两片玻璃之间的内悬膜的热膨胀系数大于玻璃,因而内悬膜在使用过程中会存在逐渐松弛的倾向,松弛的内悬膜对光线的折射方向不一致,会使得通过玻璃门窗观察室外的景物会因为折射而产生视觉变形。为了保持光线平行透射避免视觉变形,内悬膜需要以张紧的状态安装在中空玻璃之间。张紧状态下的内悬膜会在横向产生变形。现有技术的普通窗膜在拉伸力作用下容易出现纵向裂纹,从而影响窗膜的透光性和反射性能。因而现有技术的普通窗膜一般只能粘贴在平整坚固的玻璃表面进行使用,难以应用于内悬膜领域。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内悬膜,以减少或避免前面所提到的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出了一种内悬膜,用于张紧安装在中空玻璃的内腔中,其中,所述内悬膜包括内悬膜基材以及在内悬膜基材上形成的至少一层银合金层;所述内悬膜基材包括聚酯薄膜,聚酯薄膜面向银合金层的最外侧至少形成有一层ZnO:Al层,ZnO:Al层和聚酯薄膜的最外侧之间形成有一层附着层;所述银合金层包括银合金基层,银合金基层的外侧形成有一层金属钛保护层,金属钛保护层的外侧形成有一层氧化铟保护层。
[0006]优选地,所述银合金基层的厚度为10

15nm;金属钛保护层的厚度为3

6nm;氧化铟保护层的厚度为55

85nm。
[0007]优选地,所述附着层的厚度为10

20nm;所述ZnO:Al层的厚度为3

6nm。
[0008]优选地,内悬膜基材的外侧包含两层叠加的银合金层,所述两层银合金层的结构相同,均包含银合金基层、金属钛保护层以及氧化铟保护层。
[0009]优选地,所述内悬膜基材包含以聚酯薄膜为中心的、依次两侧对称的附着层和ZnO:Al层;内悬膜基材的两侧均形成了一层银合金层;内悬膜基材两侧的银合金层的结构相同,均包含银合金基层、金属钛保护层以及氧化铟保护层。
[0010]通过附加层和ZnO:Al层的配合,本申请可以显著减少内悬膜基材的表面裂纹,并提高了银合金层的生长速度。另外,复合结构的银合金层进一步提高了表面质量并减少了拉伸裂纹的产生。
附图说明
[0011]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申请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申请的范围。
[0012]图1显示的是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内悬膜的原理示意图。
[0013]图2显示了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内悬膜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4]图3显示了根据本申请的另一个具体实施例的内悬膜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5]图4显示了根据本申请的又一个具体实施例的内悬膜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为了对本申请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其中,相同的部件采用相同的标号。
[0017]基于现有普通窗膜不适用于内悬膜门窗的问题,本申请提出了一种可用于内悬膜门窗的内悬膜,如图1所示,其显示了一种可用于张紧安装在中空玻璃的内腔中的内悬膜的原理示意图,图示内悬膜2包括内悬膜基材21以及在内悬膜基材21上形成的至少一层银合金层22。银合金层22可以实现可见光高透过且对大部分红外线反射的功能,以有效隔绝热量。
[0018]图2

4进一步显示了根据本申请的不同实施例的内悬膜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如图具体实施例所示,本申请中的内悬膜基材21包括聚酯薄膜211,聚酯薄膜211面向银合金层22的最外侧至少形成有一层ZnO:Al层213(铝掺杂的氧化锌层,铝含量不超过2wt%),ZnO:Al层213和聚酯薄膜211的最外侧之间形成有一层附着层212。ZnO:Al层213可以通过单旋转阴极、直流反应磁控溅射的方式形成在附着层212的表面。
[0019]本申请的内悬膜的ZnO:Al层213可以促进后续银合金层的生长使其尽快长成连续的致密结构,因而显著降低后续银合金层的厚度,提高窗膜的透光性。但是ZnO:Al层的缺陷是其膜层是沿着薄膜的垂直方向生长结晶的,在横向拉伸状态下会产生裂纹。专利技术人发现,通过降低ZnO:Al层的厚度可以降低极端褶皱情况下裂纹产生的概率,但是会同时降低银合金层在ZnO:Al层上的生长速度以及膜层的致密性。
[0020]根据对比测试,在聚酯薄膜上形成3nm~6nm厚度的ZnO:Al层的情况下,在5毫米的折弯直径下,ZnO:Al层基本上不会产生裂纹,然而在内悬膜拉伸延展10%的情况下,ZnO:Al层仍然会产生明显的裂纹。当然,若是在ZnO:Al层表面形成较厚的银合金层,由于银合金层的延展性较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将这些裂纹掩盖住,对银合金层进行表面检查就不会显示出裂纹了。这种情况下就会产生一个矛盾,为了减少裂纹,可以降低ZnO:Al层的厚度,这会导致银合金层的生长速度降低,但是要掩盖内层裂纹,又需要较厚的银合金层厚度,需要进一步延长银合金层的生长时间,由此会进一步增加生产成本。
[0021]为了克服上述矛盾,本申请在ZnO:Al层213的内侧设置了一层附着层212,以通过附着层212与ZnO:Al层213相配合,减少了内悬膜基材以及其上的银合金层的表面裂纹,提高了透光性能,同时在不增加ZnO:Al层的厚度的情况下,提高了银合金层的生长速度,减少了加工时间和生产成本。
[0022]图1所示仅为本申请的内悬膜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示意性结构,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获得上述技术效果的情况下,还可以对本申请的内悬膜结构进行很多改进。例如,可以如现有技术那样,在内悬膜基材21上形成多层银合金层22,每层银合金层22对应设
置一层ZnO:Al层213以及附着层212(例如,图4所示的结构)。或者,银合金层22也可以是包含有其它保护层的多层复合结构(后面将对此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3]具体地,附着层212通过涂覆在聚酯薄膜211的外表面上固化而成,所述附着层212可以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聚二甲基硅氧烷6

8重量份;聚氨酯1

5重量份;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15

30重量份;异丙醇80

120重量份;聚乙二醇10

20重量份;氧化锌1

5重量份;氧化铝0.1

0.5重量份;硫酸镁0.1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悬膜,用于张紧安装在中空玻璃的内腔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悬膜(2)包括内悬膜基材(21)以及在内悬膜基材(21)上形成的至少一层银合金层(22);所述内悬膜基材(21)包括聚酯薄膜(211),聚酯薄膜(211)面向银合金层(22)的最外侧至少形成有一层ZnO:Al层(213),ZnO:Al层(213)和聚酯薄膜(211)的最外侧之间形成有一层附着层(212);所述银合金层(22)包括银合金基层(221),银合金基层(221)的外侧形成有一层金属钛保护层(222),金属钛保护层(222)的外侧形成有一层氧化铟保护层(223)。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悬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银合金基层(221)的厚度为10

15nm;金属钛保护层(222)的厚度为3

6nm;氧化铟保护层(223)的厚度为55

85nm。3.如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培服陆敬权吴迪许庚午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双星彩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