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溢流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798894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1 14: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溢流釜,包括筒体、搅拌机构、盘管、加料管和出料管,还包括:换热夹套,所述换热夹套包括外筒、输入管和输出管,所述外筒安装于所述筒体的外部,所述筒体与外筒之间形成换热腔,所述输入管和输出管均安装于所述外筒上,且与所述换热腔的内部连通,通过输入管和输出管循环向所述换热腔的内部加入换热介质;保温机构,所述保温机构包括保温筒和保温介质,所述保温筒安装于所述外筒的外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溢流釜,通过在筒体的内部设置盘管以及在筒体的外侧设置换热夹套,在原料反应时,其中在搅拌反应的同时,内部盘管和换热夹套同时进行换热,很好的起到了换热作用,加快换热速度。加快换热速度。加快换热速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溢流釜


[0001]本技术涉及溢流釜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溢流釜。

技术介绍

[0002]溢流釜主要是由壳体、盘管、搅拌轴组件、减速机、机架组成,是一套气液固三相搅拌釜的压力容器,是现有技术中常用的一种反应设备,其主要是通过电动机带动搅拌轴来搅拌反应物使其充分反应以获取所需物质的。
[0003]目前溢流釜在应用过程中通常需要设置盘管对物料反应时的产热进行换热处理;
[0004]当目前的溢流反应釜通常只设置盘管进行换热处理,换热速度慢,且外部环境温度变化容易影响溢流釜内部的反应。
[0005]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溢流釜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提供一种溢流釜,解决了目前的溢流反应釜通常只设置盘管进行换热处理,换热速度慢的问题。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溢流釜,包括筒体、搅拌机构、盘管、加料管和出料管,还包括:
[0008]换热夹套,所述换热夹套包括外筒、输入管和输出管,所述外筒安装于所述筒体的外部,所述筒体与外筒之间形成换热腔,所述输入管和输出管均安装于所述外筒上,且与所述换热腔的内部连通,通过输入管和输出管循环向所述换热腔的内部加入换热介质;
[0009]保温机构,所述保温机构包括保温筒和保温介质,所述保温筒安装于所述外筒的外部,所述保温筒与所述外筒之间形成保温腔,所述保温腔的内部设置有保温介质。
[0010]优选的,所述搅拌机构包括驱动部、搅拌轴和搅拌叶,所述驱动部安装于所述筒体的顶部,所述搅拌轴的一端与所述驱动部的输出轴的一端连接,所述搅拌轴的另一端贯穿筒体且延伸至筒体的内部,所述搅拌叶固定安装于所述搅拌轴位于筒体内部部分。
[0011]优选的,所述盘管安装于所述筒体的内部,所述盘管的两端贯穿筒体的上侧且延伸至筒体的外部。
[0012]优选的,所述筒体的底部设置有视镜,所述筒体的顶部设置有压力表接头。
[0013]优选的,所述换热腔的内部设置有导热件,所述导热件包括连接片和凸起片,所述连接片固定于所述筒体的表面,所述凸起片固定于所述连接片上,所述凸起片上开设有通孔。
[0014]优选的,所述搅拌轴包括带动轴和连接轴,所述带动轴的底端开设有矩形槽,所述连接轴表面的上侧开设往复螺纹部,所述连接轴的顶端设置有矩形杆,所述矩形杆延伸至矩形槽的内部。
[0015]优选的,所述筒体内部的上侧通过固定架固定安装有螺帽,所述连接轴上侧的往复螺纹部与螺帽螺纹连接。
[0016]优选的,所述搅拌叶安装于所述连接轴上,所述搅拌叶的两侧均设置有横板,所述横板上开设有通孔。
[0017]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供的溢流釜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8]本技术提供一种溢流釜,通过在筒体的内部设置盘管以及在筒体的外侧设置换热夹套,在原料反应时,其中在搅拌反应的同时,内部盘管和换热夹套同时进行换热,很好的起到了换热作用,加快换热速度。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溢流釜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图1所示的局部的俯视图;
[0021]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溢流釜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图3所示的搅拌叶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标号:
[0024]1、筒体,
[0025]2、搅拌机构,21、驱动部,22、搅拌轴,23、搅拌叶,
[0026]3、换热盘管,
[0027]4、换热夹套,41、外筒,42、换热腔,43、输入管,44、输出管,
[0028]5、保温机构,51、保温筒,52、保温介质,
[0029]6、视镜,
[0030]7、加料管,
[0031]8、出料管,
[0032]9、压力表接头,
[0033]10、导热件,
[0034]11、螺帽,
[0035]221、带动轴,222、矩形槽,223、连接轴,224、往复螺纹部,225、矩形杆,
[0036]12、横板,
[0037]13、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38]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39]第一实施例
[0040]请结合参阅图1和图2,其中,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溢流釜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局部的俯视图。溢流釜,包括筒体1、搅拌机构2、盘管3、加料管7和出料管8,还包括:
[0041]换热夹套4,所述换热夹套4包括外筒41、输入管43和输出管44,所述外筒41安装于所述筒体1的外部,所述筒体1与外筒41之间形成换热腔42,所述输入管43和输出管44均安装于所述外筒41上,且与所述换热腔42的内部连通,通过输入管43和输出管44循环向所述换热腔42的内部加入换热介质;
[0042]保温机构5,所述保温机构5包括保温筒51和保温介质52,所述保温筒51安装于所
述外筒41的外部,所述保温筒51与所述外筒41之间形成保温腔,所述保温腔的内部设置有保温介质52。
[0043]其中换热介质可以为冷却水(可以为清水或者其他液体);
[0044]保温介质52优选为橡塑保温颗粒,也可以使用其他的保温材料。
[0045]其中输入管43与进液管连接,进液管与冷却液水源连接,且根据需要可以配置水泵,输出管44与排液管连接,排液管的一端与水槽连接,且排液管上设置有阀门。
[0046]加料管7设置在筒体1的顶部,其中筒体1的侧面设置有加料管7,且与加料管7对应连接的管道均设置有阀门。
[0047]所述搅拌机构2包括驱动部21、搅拌轴22和搅拌叶23,所述驱动部21安装于所述筒体1的顶部,所述搅拌轴22的一端与所述驱动部21的输出轴的一端连接,所述搅拌轴22的另一端贯穿筒体1且延伸至筒体1的内部,所述搅拌叶23固定安装于所述搅拌轴22位于筒体1内部部分。
[0048]其中筒体1的上侧设置有安装箱,搅拌轴22与安装箱的贯穿处设置多处机械密封;
[0049]搅拌叶23设置多个,驱动部21包括电机以及减速器。
[0050]所述盘管3安装于所述筒体1的内部,所述盘管3的两端贯穿筒体1的上侧且延伸至筒体1的外部。
[0051]盘管3的两端即盘管3的输入端和输出端,且端部设置连接法兰与管道连接。
[0052]所述筒体1的底部设置有视镜6,所述筒体1的顶部设置有压力表接头9。
[0053]视镜6设置多个,且筒体1的顶部开设置有温度检测口,可以安装温度检测设备进行温度检测。
[0054]筒体1的表面设置有多个耳座。
[0055]本技术提供的溢流釜的工作原理如下:
[0056]该反应釜的设计压力为0.6MPa,设计温度

40

100℃。设备根据用途出厂前做水压试验或气密性试验,以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溢流釜,包括筒体、搅拌机构、盘管、加料管和出料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换热夹套,所述换热夹套包括外筒、输入管和输出管,所述外筒安装于所述筒体的外部,所述筒体与外筒之间形成换热腔,所述输入管和输出管均安装于所述外筒上,且与所述换热腔的内部连通,通过输入管和输出管循环向所述换热腔的内部加入换热介质;保温机构,所述保温机构包括保温筒和保温介质,所述保温筒安装于所述外筒的外部,所述保温筒与所述外筒之间形成保温腔,所述保温腔的内部设置有保温介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溢流釜,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机构包括驱动部、搅拌轴和搅拌叶,所述驱动部安装于所述筒体的顶部,所述搅拌轴的一端与所述驱动部的输出轴的一端连接,所述搅拌轴的另一端贯穿筒体且延伸至筒体的内部,所述搅拌叶固定安装于所述搅拌轴位于筒体内部部分。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溢流釜,其特征在于,所述盘管安装于所述筒体的内部,所述盘管的两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七四专利代理机构
申请(专利权)人:宝鸡巨成钛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