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Weil码的生成方法、计算机存储介质及终端技术

技术编号:3579117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1 14:40
本文公开一种Weil码的生成方法、计算机存储介质及终端,包括:存储勒让德序列及勒让德序列相关数据;对接收机支持的信号频点和每一个类型信号频点包含的可用通道,根据勒让德序列相关数据和勒让德序列的存储位置生成Weil码参数链表;根据勒让德序列和可用通道的Weil码参数链表,生成被用通道的Weil码;其中,勒让德序列根据信号频点的不同区分存储;被用通道为捕获卫星时的可用通道;勒让德序列相关数据为用于确定生成Weil码的勒让德序列的相关数据。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根据区分存储的勒让德序列和勒让德序列相关数据生成可用通道的Weil码参数链表,根据勒让德序列和生成的Weil码参数链表生成被用通道的Weil码,降低了Weil码系统硬件存储资源的占用。件存储资源的占用。件存储资源的占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Weil码的生成方法、计算机存储介质及终端


[0001]本文涉及但不限于卫星导航技术,尤指一种Weil码的生成方法、计算机存储介质及终端。

技术介绍

[0002]卫星导航系统多采用码分多址(CDMA)分离不同的传输通道,从而区分不同频点卫星,测距码作为码分多址的基本组成,其相关性能是卫星导航信号设计中重要考量指标。Weil码使用了基于二次剩余理论的勒让德序列,将两列勒让德序列进行异或处理形成灵活的可选择序列长度的伪随机码,具有良好的相关性能。因此,一些卫星导航系统的信号采用了Weil码,例如,全球定位系统(GPS)的L1C信号(卫星导航系统中的公开服务信号)和北斗三号的B1C信号(卫星导航系统中的公开服务信号)。
[0003]相关技术中常用的Weil码生成方法包括:通过软件事先生成各频点的每一个卫星的导频/数据支路的Weil码,并将其存储于存储器中;各频点的卫星从存储器中实时读取对应的Weil码。但是卫星导航接收机为了满足不同频点、不同卫星以及不同通道的需求,需要遍历存储的所有Weil码,这需要消耗芯片大量的存储空间;比如,GPS的L1C信号的导频和数据支路各有63种,北斗三号B1C信号的数据码和导频码各有63种,此外Weil码周期较长,码周期长度为10230比特(bit)。由于GPS的L1C信号和北斗三号B1C信号的Weil码生成器的工作原理不同,GPS的L1C信号是通过10223bit长度的序列插入一个7bit的固定序列形成10230bit周期的Weil码序列;而北斗三号B1C信号是从10243bit长度的序列截断形成10230bit周期的Weil码序列,因此通常情况下需要同时存储GPS的L1C信号和北斗三号B1C信号的Weil码,存储GPS的L1C信号和北斗三号B1C信号的Weil码共需要近3兆比特(Mbit)的存储空间,消耗了较多的硬件存储资源。
[0004]如何降低Weil码对卫星导航系统的硬件存储资源的占用,成为一个有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以下是对本文详细描述的主题的概述。本概述并非是为了限制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0006]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Weil码的生成方法、计算机存储介质及终端,能够降低Weil码对卫星导航系统的硬件存储资源的占用。
[0007]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Weil码的生成方法,包括:
[0008]存储勒让德序列及勒让德序列相关数据;
[0009]对接收机支持的一种以上信号频点和每一种信号频点包含的可用通道,根据存储的勒让德序列相关数据和存储勒让德序列的存储位置生成每一个可用通道的Weil码参数链表;
[0010]根据存储的勒让德序列和所述可用通道的Weil码参数链表,生成被用通道的Weil
码;
[0011]其中,所述勒让德序列根据信号频点的不同分别存储;所述被用通道为捕获跟踪卫星时的可用通道;所述勒让德序列相关数据为用于确定生成Weil码的勒让德序列的相关数据。
[0012]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Weil码的生成方法。
[0013]再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终端,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保存有计算机程序;其中,
[0014]处理器被配置为执行存储器中的计算机程序;
[0015]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Weil码的生成方法。
[0016]本申请技术方案包括:存储勒让德序列及勒让德序列相关数据;对接收机支持的信号频点和每一个类型信号频点包含的可用通道,根据勒让德序列相关数据和勒让德序列的存储位置生成Weil码参数链表;根据勒让德序列和可用通道的Weil码参数链表,生成被用通道的Weil码;其中,勒让德序列根据信号频点的不同区分存储;被用通道为捕获跟踪卫星时的可用通道;所述勒让德序列相关数据为用于确定生成Weil码的勒让德序列的相关数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根据区分存储的勒让德序列和勒让德序列相关数据生成可用通道的Weil码参数链表,根据勒让德序列和生成的Weil码参数链表生成被用通道的Weil码,降低了Weil码系统硬件存储资源的占用。
[0017]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专利技术而了解。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0018]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申请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限制。
[0019]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Weil码的生成方法的流程图;
[0020]图2为本专利技术应用示例Weil码的生成装置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专利技术应用示例信号频点的Weil码参数链表的示意图;
[0022]图4为本应用示例生成Weil码的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文中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
[0024]在附图的流程图示出的步骤可以在诸如一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计算机系统中执行。并且,虽然在流程图中示出了逻辑顺序,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
[0025]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Weil码的生成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包括:
[0026]步骤101、存储勒让德序列及勒让德序列相关数据;其中,勒让德序列根据信号频
点的不同分别存储于相应的第一存储区域。
[0027]在一种示例性实例中,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勒让德序列包括:B1C信号的勒让德序列和/或L1C信号的勒让德序列。
[0028]需要说明的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勒让德序列相关数据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数据,可以从已有的手册中获取。
[0029]在一种示例性实例中,本专利技术实施例B1C信号的勒让德序列长度为10243bit,末尾用29bit的0补位;
[0030]L1C信号勒让德序列长度为10223bit,末尾用15bit的0补位;
[0031]B1C信号的相位差矩阵和B1C信号的截取点矩阵以16bit无符号整数型存储;导频支路和数据支路各包含一组相位差矩阵和截取点矩阵;
[0032]L1C信号的相位差矩阵和L1C信号的补充点矩阵以16bit无符号整数型存储;导频支路和数据支路各包含一组相位差矩阵和截取点矩阵;
[0033]在一种示例性实例中,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勒让德序列需要存储空间最大为12288bit。
[0034]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包含的信号频点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常识,可根据频点和调制方式进行划分,例如:GPS系统可划分为L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Weil码的生成方法,包括:存储勒让德序列及勒让德序列相关数据;对接收机支持的一种以上信号频点和每一种信号频点包含的可用通道,根据存储的勒让德序列相关数据和存储勒让德序列的存储位置生成每一个可用通道的Weil码参数链表;根据存储的勒让德序列和可用通道的Weil码参数链表,生成被用通道的Weil码;其中,所述勒让德序列根据信号频点的不同分别存储;所述被用通道为捕获跟踪卫星时的可用通道;所述勒让德序列相关数据为用于确定生成Weil码的勒让德序列的相关数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一个可用通道的Weil码参数链表中包括该通道的以下信息:信号类型的信息、相位差值、所述勒让德序列的存储首地址和码相位序列号,以及所述信号类型为B1C信号时的截断点或者所述信号类型为L1C信号时的补充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勒让德序列相关数据包括L1C信号的以下信息:数据支路的相位差矩阵和补充点矩阵、导频支路的相位差矩阵和补充点矩阵;该通道的信号类型为L1C信号时,该通道的Weil码参数链表中包括该通道的数据支路链表和导频支路链表,其中:所述数据支路链表包括:L1C信号的类型信息,从所述数据支路的相位差矩阵获取的该通道的相位差值,从所述数据支路的补充点矩阵获取的该通道的补充点,该通道的勒让德序列的存储首地址,该通道的码相位序列号;所述导频支路链表包括:L1C信号的类型信息,从所述数据支路的相位差矩阵获取的该通道的相位差值,从所述数据支路的补充点矩阵获取的该通道的补充点,该通道的勒让德序列的存储首地址,该通道的码相位序列号。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勒让德序列相关数据包括B1C信号的以下信息:数据支路的相位差矩阵和截取点矩阵、导频支路的相位差矩阵和补充点矩阵;该通道的信号类型为B1C信号时,该通道的Weil码参数链表中包括该通道的数据支路链表和导频支路链表,其中:所述数据支路链表包括:B1C信号的类型信息,从所述数据支路的相位差矩阵获取的该通道的相位差值,从所述数据支路的截取点矩阵获取的该通道的截取点,该通道的勒让德序列的存储首地址,该通道的码相位序列号;所述导频支路链表包括:B1C信号的类型信息,从所述数据支路的相位差矩阵获取的该通道的相位差值,从所述数据支路的截取点矩阵获取的该通道的截取点,该通道的勒让德序列的存储首地址,该通道的码相位序列号。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成被用通道的Weil码,包括:根据所述被用通道的Weil码参数链表,确定所述被用通道的勒让德序列的第一比特值位置和第二比特值位置;根据所述第一比特值位置和所述第二比特值位置,从所述被用通道的勒让德序列中读取用于生成所述被用通道的Weil码的第一比特值和第二比特值;根据所述第一比特值和第二比特值,生成所述被用通道的Weil码;其中,所述第二比特值位置与所述第一比特值位置相差位置由被用通道的相位差值确
定;所述信号类型为B1C信号时,所述第一比特值位置根据所述被用通道的码相位序列号和截断点确定;所述信号类型为L1C信号时,所述第一比特值位置根据所述被用通道的码相位序列号和补充点确定。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被用通道的信号类型为B1C信号时,所述确定所述被用通道的勒让德序列的第一比特值位置和第二比特值位置,包括通过以下公式第一比特值位置和第二比特值位置:LegCount=(CodeCount+(PIndex

1))%10243;LegCountW=(LegCount+Windex)%10243其中,CodeCount表示被用通道的码相位序列号;10243为B1C信号的勒让德序列周期;PIndex表示被用通道的数据支路的截取点或导频支路的截取点;PIndex表示被用通道的数据支路的截取点时,LegCount表示被用通道的数据支路的第一比特值位置;PIndex表示被用通道的导频支路的截取点时,LegCount表示被用通道的导频支路的第一比特值位置;Windex表示被用通道的数据支路的相位差值或导频支路的相位差值;LegCou...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晓曼勾朝君孙峰栾超陈杰赵娜白天霖李雅丽汪竹青刘春阳
申请(专利权)人:和芯星通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