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具底座及吊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777767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1 14: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吊具底座及吊具,其中该吊具底座包括座体,设置在座体上的托臂安装部,以及位于所述座体上方的吊环,该吊具底座还包括支撑梁,固定保持在所述座体的上方;移动梁,与所述支撑梁相交设置,所述移动梁沿所述支撑梁的延伸方向位置可调;所述吊环连接在所述移动梁上,且所述吊环沿着所述移动梁的延伸方向位置可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吊具底座,移动梁可以沿着支撑梁的延伸方向调节,同时吊环也可以沿着移动梁的延伸方向调节,如此能够使吊具底座适应不同车型的吊具托臂,以灵活地适应多种车型的混线生产,进而提高吊具底座的通用化程度。用化程度。用化程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吊具底座及吊具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制造
,特别涉及一种吊具底座。另外,本技术还涉及一种吊具。

技术介绍

[0002]汽车制造企业在生产流水线中,使用吊具将车身吊起进行加工装配操作。目前生产线的汽车吊具不能直接有效适应多车型的混线生产。一般的,汽车生产线上的汽车吊具的托块支撑板同吊具的托臂之间是直接焊接固定的,这种固定的连接方式易导致托块同车身侧裙边相对定位的偏差,只能粗糙地相对定位,这种粗糙的相对定位导致车身有时不能被吊具完全吊住,易造成安全事故,而且影响车辆的装配质量。
[0003]在汽车生产线更换车型时,需要提前将生产线上的吊具进行大规模改造,这种大规模改造不但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同时,也大大降低了设备的利用率。
[0004]在汽车生产线上,多车型共线生产已经越来越多的出现。由于多种车型的轴距,车宽相差很大,多车型生产对工艺设备提出更高的要求。而且,汽车生产厂家在开发新车型时,由于车身的宽度发生变化,导致现有的吊具不能适用新的车型,而为满足不同车型的输送需求,需重新设计输送吊具,但重新设计加工新吊具成本较高,开发周期较长,效率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吊具底座,以灵活地适应多种车型的混线生产。
[000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7]一种吊具底座,包括座体,设置在座体上的托臂安装部,以及位于所述座体上方的吊环,该吊具底座还包括:
[0008]支撑梁,固定保持在所述座体的上方;
[0009]移动梁,与所述支撑梁相交设置,所述移动梁沿所述支撑梁的延伸方向位置可调;
[0010]所述吊环连接在所述移动梁上,且所述吊环沿着所述移动梁的延伸方向位置可调。
[0011]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梁为两个,两个所述支撑梁平行间隔设置。
[0012]进一步的,所述移动梁和所述支撑梁垂直设置。
[0013]进一步的,在所述移动梁上可拆卸的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吊环固定连接在所述固定块的顶部。
[0014]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块包括承托在所述移动梁底部的下固定块,压放在所述移动梁上方的上固定块,以及连接所述下固定块和所述上固定块的第一连接件,所述吊环固定在所述上固定块的顶部。
[0015]进一步的,所述座体为板状,所述托臂安装部被构造为通透的形成在所述座体上的安装孔。
[0016]进一步的,所述座体上方固定有第一支撑块,所述支撑梁因所述第一支撑块的支撑而保持在所述座体的上方;所述支撑梁和所述第一支撑块经由第二连接件连接。
[0017]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撑块设置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支撑块分置在所述支撑梁的两个端部。
[0018]进一步的,在所述支撑梁的延伸路径上,设有与所述移动梁对应的、承托在所述支撑梁下方的第二支撑块,所述移动梁和所述第二支撑块经由第三连接件连接。
[0019]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以下优势:
[0020]本技术所述的吊具底座,移动梁可以沿着支撑梁的延伸方向调节,同时吊环也可以沿着移动梁的延伸方向调节,如此能够使吊具底座适应不同车型的吊具托臂,以灵活地适应多种车型的混线生产,进而提高吊具底座的通用化程度。
[0021]另外,支撑梁设置为两个,能够提高移动梁运动时的稳定性。移动梁和支撑梁垂直设置,使得移动梁和吊环能够实现X轴和Y轴两个方向的移动,利于提高吊具底座的通用性。
[0022]此外,承托在移动梁底部的下固定块,压放在移动梁上方的上固定块,以及连接在下固定块和上固定块之间的第一连接件,使移动梁便于移动,且整体结构简单,便于加工制造。
[0023]本技术中,托臂安装部被构造为通透的形成在座体上的安装孔,便于座体与吊具托臂连接,操作方便。
[0024]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吊具,该吊具具有如上所述的吊具底座。
[0025]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所述的吊具具有如上所述的吊具底座,能够匹配不同车型的吊具托臂,从而可以灵活地适应多种车型的混线生产。
附图说明
[0026]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是用于解释本技术,其中涉及到的前后、上下等方位词语仅用于表示相对的位置关系,均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27]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所述的吊具底座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8]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所述的吊具底座的局部结构图。
[0029]附图标记说明:
[0030]1、座体;10、托臂安装部;11、第一支撑块;12、第二连接件;2、吊环;3、支撑梁;30、第二支撑块;31、第三连接件;4、移动梁;40、下固定块;400、凹槽;41、上固定块;42、第一连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31]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32]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上”、“下”、“内”、“外”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术语,其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另外,若出现“第一”、“第二”等术语,其也
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33]此外,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连接件”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结合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34]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
[0035]实施例一
[0036]本实施例涉及一种吊具底座,使吊具底座能够适应不同车型的吊具托臂,以灵活地适应多种车型的混线生产,进而提高吊具底座的通用化程度。
[0037]整体结构上,该吊具底座包括座体1,设置在座体1上的托臂安装部10,以及位于座体1上方的吊环2。另外,该吊具底座还包括固定保持在座体1的上方的支撑梁3,移动梁4与支撑梁3相交设置,移动梁4沿支撑梁3的延伸方向位置可调,吊环2连接在移动梁4上,且吊环2沿着移动梁4的延伸方向位置可调。
[0038]基于如上整体设计,本实施例吊具底座的一种示例性结构如图1所示,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座体1为板状,且为了减轻座体1的重量以便于操作,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可以在座体1上布置多个减重孔。此外,前述的托臂安装部10被构造为通透的形成在座体1上的安装孔,并且,托臂安装部10为设置在座体1上的多个。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吊具底座,包括座体(1),设置在座体(1)上的托臂安装部(10),以及位于所述座体(1)上方的吊环(2),其特征在于该吊具底座还包括:支撑梁(3),固定保持在所述座体(1)的上方;移动梁(4),与所述支撑梁(3)相交设置,所述移动梁(4)沿所述支撑梁(3)的延伸方向位置可调;所述吊环(2)连接在所述移动梁(4)上,且所述吊环(2)沿着所述移动梁(4)的延伸方向位置可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具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梁(3)为两个,两个所述支撑梁(3)平行间隔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具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梁(4)和所述支撑梁(3)垂直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具底座,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移动梁(4)上可拆卸的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吊环(2)固定连接在所述固定块的顶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吊具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包括承托在所述移动梁(4)底部的下固定块(40),压放在所述移动梁(4)上方的上固定块(41),以及连接所述下固定块(40)和所述上固定块(4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贺松梁凌涛刘芳芳
申请(专利权)人:毫末智行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