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卫星吊装移运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74844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26 18:53
本申请涉及一种卫星吊装移运工装,涉及航天设备工装的技术领域,其包括底座、安装在底座上的避震装置、罩设在避震装置外部的外包罩以及安装在外包罩上的吊装器,外包罩可拆卸安装在底座上,卫星可拆卸安装在避震装置上。本申请在利用工装对卫星进行吊装移运的过程中,减震装置起到减震缓冲的作用,缓冲卫星移运过程中发生的颠簸,提高工装系统以及卫星在移动过程中的安全稳定,改善卫星吊装移运工装对卫星移动时卫星稳定性差的问题。外包罩对卫星进行包裹,对置于其内的卫星进行保护,降低外部因素对卫星转运过程中发生的干扰,降低外部实物与卫星之间发生磕碰的风险。物与卫星之间发生磕碰的风险。物与卫星之间发生磕碰的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卫星吊装移运工装


[0001]本申请涉及航天设备工装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卫星吊装移运工装。

技术介绍

[0002]随着航天领域的快速发展,卫星行业蓬勃向上,卫星种类迅速增多,整星研制周期不断缩短,要求地面机械支持设备设计、投产响应迅速。在卫星总装AIT过程中,需要对多次对整星进行吊装操作,整星吊具是重要的地面机械支持工装。
[0003]相关技术中的卫星吊装移运工装包括框架,框架的边角处连接有吊链,吊链的另一端连接在同一吊环上,框架的另一端面连接有多个吊索,吊索的端部连接有吊钩。吊索组件底端的吊钩分别连接在待吊装的卫星上,然后吊环安装在龙门吊等转运机构上进行卫星的起吊和移动。
[000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发现,相关技术中的卫星吊装移运工装对整星进行移动时,由于整星质心偏移的不确定性,吊装过程平稳性差,无法根据卫星的质心偏移进行灵活的调节,安全性能差,容易引发因吊装移运过程造成的航天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改善卫星吊装移运工装对卫星移动时卫星稳定性差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卫星吊装移运工装。
[000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卫星吊装移运工装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7]一种卫星吊装移运工装,包括底座、安装在所述底座上的避震装置、罩设在所述避震装置外部的外包罩以及安装在所述外包罩上的吊装器,所述外包罩可拆卸安装在所述底座上,卫星可拆卸安装在所述避震装置上。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避震装置和外包罩,在利用工装对卫星进行吊装移运的过程中,减震装置起到减震缓冲的作用,缓冲卫星移运过程中发生的颠簸,提高工装系统以及卫星在移动过程中的安全稳定,改善卫星吊装移运工装对卫星移动时卫星稳定性差的问题。外包罩对卫星进行包裹,对置于其内的卫星进行保护,降低外部因素对卫星转运过程中发生的干扰,降低外部实物与卫星之间发生磕碰的风险。
[0009]可选的,所述避震装置包括减震组件以及安装在所述减震组件上的稳定平台,所述减震组件包括安装在所述底座上的第一角铝、安装在所述第一角铝上的多个减震元件以及安装在所述减震元件远离所述第一角铝端部的第二角铝,所述第一角铝和所述第二角铝相互背离的端面均与所述底座平行设置,所述稳定平台安装在所述第二角铝的端面上。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避震装置工作时,工装对卫星进行起吊移动,工装在其自身的惯性作用下发生颠簸,其作用力通过稳定平台和第二角铝传递至减震元件上,减震元件对第二角铝作用在其自身的作用力进行减震缓冲,提高卫星在移运过程中的稳定性,第一角铝用于将减震元件固定安换装在底座上。
[0011]可选的,所述减震组件设置为多个,且多个所述减震组件的所述第二角铝共同连
接在同一所述稳定平台上。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减震组件的数量设置为多个,多个减震组件安装在底座上共同对稳定平台进行固定支撑,提高了减震组件对稳定平台的作用效果,继而提高了稳定平台对卫星颠簸的缓冲减震作用。
[0013]可选的,所述第一角铝与所述减震元件之间、所述减震元件与所述第二角铝之间以及所述第二角铝与所述稳定平台之间均可拆卸连接。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减震组件的各个结构之间通过可拆卸的连接方式进行连接,可拆卸连接的连接方式便于第一角铝、减震元件以及第二角铝的拆卸更换,可以根据载荷的类型不同选取不同规格的第一角铝、减震元件以及第二角铝,提高移动工装的适用范围。
[0015]可选的,所述稳定平台上可拆卸安装有转置板,卫星可拆卸安装在所述转置板上。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转置板,卫星通过转置板可拆卸安装在稳定平台上,转置板实现了卫星整体与稳定平台之间的固定连接;同时转置板自身有多重不同的尺寸规格,便于转接不同型号的卫星。
[0017]可选的,所述外包罩上贯穿开设有吊装孔,所述吊装器从所述吊装孔穿至所述外包罩内,且所述吊装器穿至所述外包罩内的端部安装有吊装垫片和吊装螺母,所述吊装螺母抵紧在所述吊装垫片的端面,所述吊装垫片抵紧在所述外包罩的内壁上。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吊装器通过吊装孔可拆卸安装在外包罩上,外包罩通过与底座的连接,从而带动置于底座上的避震装置和卫星的移动转运,吊装器便于龙门吊等转运设备的钩挂连接,便于转运设备对移运工装以及安装在移运工装上的卫星进行转运。吊装器穿设在所述吊装孔内,实现吊装器与外包罩之间的连接,吊装垫片增大了吊装器对外包罩的作用面积,降低了外包罩局部受力过大导致的外包罩发生变形的风险,降低吊装器与外包罩之间发生变形的风险。
[0019]可选的,所述底座上还设置有防撞装置,所述防撞装置包括多个可拆卸安装在所述底座上的防撞杆以及设置在所述防撞杆端部的防撞螺钉,所述防撞螺钉安装在所述底座上,且所述防撞杆位于所述避震装置和所述外包罩之间。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防撞装置,防撞螺钉将防撞杆固定安装在底座上,将外包罩安装在底座的过程中,一般从上到下套入卫星和避震装置最终与底座连接,套设过程中外包罩相对底座会发生晃动,防撞杆对外包罩进行限位,降低外包罩与卫星发生碰撞的风险,提高卫星四周的安全性。在对卫星进行移运的过程中,外包罩受到外力冲击时,会产生结构变形,防撞杆对外包罩进行支撑起到限制作用,降低卫星受到外包罩变形冲击的风险。
[0021]可选的,所述外包罩包括与所述底座可拆卸连接的钣金结构层,以及安装在所述钣金结构层内壁的防撞泡沫层。
[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防撞泡沫层,防撞泡沫层自身具有柔性,可以起到减震缓冲的作用,降低外包罩与卫星发生磕碰导致卫星受到损伤的风险;钣金结构层自身具有较高的强度,钣金结构层对卫星进行罩设防护,降低外界实物对卫星造成磕碰的风险。
[0023]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24]1.通过设置避震装置和外包罩,在利用工装对卫星进行吊装移运的过程中,减震装置起到减震缓冲的作用,缓冲卫星移运过程中发生的颠簸,提高工装系统以及卫星在移动过程中的安全稳定,改善卫星吊装移运工装对卫星移动时卫星稳定性差的问题。外包罩对卫星进行包裹,对置于其内的卫星进行保护,降低外部因素对卫星转运过程中发生的干扰,降低外部实物与卫星之间发生磕碰的风险;
[0025]2.通过将减震组件的数量设置为多个,多个减震组件安装在底座上共同对稳定平台进行固定支撑,提高了减震组件对稳定平台的作用效果,继而提高了稳定平台对卫星颠簸的缓冲减震作用;
[0026]3.通过设置防撞装置,防撞螺钉将防撞杆固定安装在底座上,将外包罩安装在底座的过程中,一般从上到下套入卫星和避震装置最终与底座连接,套设过程中外包罩相对底座会发生晃动,防撞杆对外包罩进行限位,降低外包罩与卫星发生碰撞的风险,提高卫星四周的安全性。在对卫星进行移运的过程中,外包罩受到外力冲击时,会产生结构变形,防撞杆对外包罩进行支撑起到限制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卫星吊装移运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安装在所述底座(1)上的避震装置(2)、罩设在所述避震装置(2)外部的外包罩(3)以及安装在所述外包罩(3)上的吊装器(4),所述外包罩(3)可拆卸安装在所述底座(1)上,卫星(5)可拆卸安装在所述避震装置(2)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卫星吊装移运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避震装置(2)包括减震组件(21)以及安装在所述减震组件(21)上的稳定平台(22),所述减震组件(21)包括安装在所述底座(1)上的第一角铝(211)、安装在所述第一角铝(211)上的多个减震元件(212)以及安装在所述减震元件(212)远离所述第一角铝(211)端部的第二角铝(213),所述第一角铝(211)和所述第二角铝(213)相互背离的端面均与所述底座(1)平行设置,所述稳定平台(22)安装在所述第二角铝(213)的端面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卫星吊装移运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组件(21)设置为多个,且多个所述减震组件(21)的所述第二角铝(213)共同连接在同一所述稳定平台(22)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卫星吊装移运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角铝(211)与所述减震元件(212)之间、所述减震元件(212)与所述第二角铝(2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七四专利代理机构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沪航卫星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