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U型钢剪力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75719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26 19: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U型钢剪力榫,包括至少一个并列排布的U型钢以及位于U型钢正下方的底板,U型钢的两个竖直朝上的支脚均一体成型的连接有水平的上固定脚,上固定脚上开设有上安装孔,底板上开设有卡槽,U型钢的底部一体成型的设有能够嵌入卡槽内的榫体,分别位于底板两侧与其一体成型设置的下固定脚上开设有下安装孔,上安装孔通过锚固件固定在上梁体的底面上,下安装孔通过锚固件固定在下墩体的顶面上;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U型钢剪力榫结构简洁,安装、检查、维护和更换简单且方便。维护和更换简单且方便。维护和更换简单且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U型钢剪力榫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桥梁支座的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U型钢剪力榫。

技术介绍

[0002]我国是一个地震多发国家,特别是华北、西北、西南三大地震活动区,都有地震落梁破坏的实例。落梁破坏势必造成严重的交通中断,延缓了救援,损失是巨大的。在我国抗震设计规范中规定,为防止纵、横向落梁,常采取挡块、锚栓、钢托架式等防落梁构造。现有的防落梁措施主要是通过构造措施在与梁体保持一定距离的位置设置脆性混凝土挡块,从而达到将梁体的横向位移和纵向位移量控制在一定范围内的目的。这种措施的缺点是在地震作用下梁体会对挡块造成冲撞,当烈度较高的地震来袭时,脆性混凝土挡块易发生脆性剪切破坏而失效,导致桥梁的落梁被破坏,且当脆性混凝土挡块因破坏失效需要更换时,也不易进行操作。
[0003]有鉴于上述的缺陷,本设计人,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更具有产业上的利用价值的U型钢剪力榫。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有效提高下部结构受力,而且安装简单、方便的U型钢剪力榫。
[0005]本专利技术的U型钢剪力榫,包括至少一个并列排布的U型钢以及位于所述U 型钢正下方的底板,所述U型钢的两个竖直朝上的支脚均一体成型的连接有水平的上固定脚,所述上固定脚上开设有上安装孔,所述底板上开设有卡槽,所述U型钢的底部一体成型的设有能够嵌入所述卡槽内的榫体,分别位于所述底板两侧与其一体成型设置的下固定脚上开设有下安装孔,所述上安装孔通过锚固件固定在上梁体的底面上,所述下安装孔通过锚固件固定在下墩体的顶面上。
[0006]对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带有支撑结构的球形支座做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榫体是和卡槽相适配的榫体。
[0007]对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带有支撑结构的球形支座做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底板上开设与所述卡槽相连通的连接孔,所述U型钢的底部通过贯穿所述连接孔的连接块与嵌设于所述卡槽内的榫体一体成型设置。
[0008]对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带有支撑结构的球形支座做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卡槽和榫体的横截面均设为等腰梯形。
[0009]对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带有支撑结构的球形支座做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榫体和卡槽内侧壁的接触面设为圆弧面。
[0010]对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带有支撑结构的球形支座做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卡槽和榫体的横截面均设为长方形。
[0011]对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带有支撑结构的球形支座做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榫体的宽度
小于卡槽的宽度,所述榫体的高度低于卡槽的深度。
[0012]对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带有支撑结构的球形支座做进一步的改进,包括若干并列排布的U型钢以及一块位于若干所述U型钢下方的底板,每一个所述U型钢底部均一体成型的设有榫体,所述底板上开设有一条用于嵌设若干并列榫体的卡槽。
[0013]借由上述方案,本专利技术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0014]U型钢剪力榫在满足上梁体在一般冲击荷载下各向正常使用状态下的水平刚度要求,并起到保护限位作用,在地震下,发生屈服耗能,且能有效提高下部结构受力,安装简单、方便。
[0015]上述说明仅是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专利技术中U型钢剪力榫的剖视图;
[0017]图2是本专利技术中U型钢剪力榫的具体实施例的剖视图;
[0018]图3是图1中U型钢的俯视图。
[0019]1 底板
ꢀꢀꢀꢀꢀꢀꢀꢀꢀꢀꢀꢀꢀꢀꢀꢀꢀ
2 支脚
[0020]3 上固定脚
ꢀꢀꢀꢀꢀꢀꢀꢀꢀꢀꢀꢀꢀ
4 卡槽
[0021]5 榫体
ꢀꢀꢀꢀꢀꢀꢀꢀꢀꢀꢀꢀꢀꢀꢀꢀꢀ
6 下固定脚
[0022]7 锚固件
ꢀꢀꢀꢀꢀꢀꢀꢀꢀꢀꢀꢀꢀꢀꢀ
8 上梁体
[0023]9 下墩体
ꢀꢀꢀꢀꢀꢀꢀꢀꢀꢀꢀꢀꢀꢀꢀ
10 连接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
[0025]图1至图3所示的一种U型钢剪力榫,包括至少一个并列排布的U型钢以及位于U型钢正下方的底板1,U型钢的两个竖直朝上的支脚2均一体成型的连接有水平的上固定脚3,上固定脚3上开设有上安装孔,底板1上开设有卡槽 4,U型钢的底部一体成型的设有能够嵌入卡槽4内的榫体5,分别位于底板1 两侧与其一体成型设置的下固定脚6上开设有下安装孔,上安装孔通过锚固件7 固定在上梁体8的底面上,下安装孔通过锚固件7固定在下墩体9的顶面上。
[0026]对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带有支撑结构的球形支座做进一步的改进,榫体5是和卡槽4相适配的榫体。
[0027]对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带有支撑结构的球形支座做进一步的改进,底板1上开设与卡槽4相连通的连接孔,U型钢的底部通过贯穿连接孔的连接块10与嵌设于卡槽4内的榫体5一体成型设置。
[0028]对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带有支撑结构的球形支座做进一步的改进,卡槽4和榫体5的横截面均设为等腰梯形。
[0029]对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带有支撑结构的球形支座做进一步的改进,榫体5和卡槽4内侧壁的接触面设为圆弧面。
[0030]对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带有支撑结构的球形支座做进一步的改进,卡槽4和榫体5的横截面均设为长方形。
[0031]对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带有支撑结构的球形支座做进一步的改进,榫体5的宽度小于卡槽4的宽度,榫体5的高度低于卡槽4的深度。
[0032]对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带有支撑结构的球形支座做进一步的改进,包括若干并列排布的U型钢以及一块位于若干U型钢下方的底板1,每一个U 型钢底部均一体成型的设有榫体5,底板1上开设有一条用于嵌设若干并列榫体5的卡槽4。
[003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U型钢剪力榫,满足上梁体在一般冲击荷载下各向正常使用状态下的水平刚度要求,并起到保护限位作用,在地震下,发生屈服耗能,且能有效提高下部结构受力;安装简单、方便。
[0034]在正常运营情况下,U型钢剪力榫不参与工作,不承受任何竖向力,并通过底板上卡槽的槽道释放上梁体由于收缩形变等引起的变形,在地震作用下,U 型钢剪力榫发生作用,U型钢上部产生变形耗散地震能量,可有效组织落梁情况的发生。
[0035]固定型U型钢剪力榫上端与上梁体连接,下端与下墩体连接,U型钢可以设置为一片或者多片与之连接。
[0036]本专利技术中采用活动型U型钢剪力榫,其中榫体的下部采用滑槽结构,置于底板上开设的卡槽的槽道内,榫体上的凸台与槽道的内侧壁相互配合,卡槽的设计考虑到竖向拉力作用,设计成横截面为等腰梯形、长方形、倒V型、倒T 型等等,防止U型钢脱出底板上的卡槽,其中榫体和卡槽内侧壁的接触面设为圆弧面的接触形式,消除结构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U型钢剪力榫,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并列排布的U型钢以及位于所述U型钢正下方的底板(1),所述U型钢的两个竖直朝上的支脚(2)均一体成型的连接有水平的上固定脚(3),所述上固定脚(3)上开设有上安装孔,所述底板(1)上开设有卡槽(4),所述U型钢的底部一体成型的设有能够嵌入所述卡槽(4)内的榫体(5),分别位于所述底板(1)两侧与其一体成型设置的下固定脚(6)上开设有下安装孔,所述上安装孔通过锚固件(7)固定在上梁体(8)的底面上,所述下安装孔通过锚固件(7)固定在下墩体(9)的顶面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U型钢剪力榫,其特征在于:所述榫体(5)是和卡槽(4)相适配的榫体。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U型钢剪力榫,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上开设与所述卡槽(4)相连通的连接孔,所述U型钢的底部通过贯穿所述连接孔的连接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成亮闫蕾蕾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圣世铁路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