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控双向限位支座及限位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75286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26 18: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控双向限位支座及限位连接结构,属于建筑构件技术领域,其包括上支座板和下支座板,利用两支座板上环状肋条和凸起肋条的对应设置和间隙嵌套,再配合两支座板之间滚珠的对应设置,从而能够实现上下两支座板所连接建筑构件之间的水平相对位移,并完成两建筑构件之间水平相对位移的准确限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可控双向限位支座,其结构简单,装配便捷,能够实现上下建筑构件之间的可靠连接,并满足了上部建筑构件相对于下部建筑构件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移需求和限位需求,解决了上部建筑构件实际使用过程中与下部支撑构件之间需要双向滑动的问题,保证了建筑构件设计与使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和应用前景。值和应用前景。值和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控双向限位支座及限位连接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建筑构件
,具体涉及一种可控双向限位支座及限位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限位支座是指支座采取一定的限位装置,对与上部梁或其他建、构筑物连接的支座顶板的移动位置进行限制,使其只能向着特定方向移动。同时,限位支座还承担着将支座顶板上的结构固定于一定位置,并对应承受构件工作时的振动与地震载荷的作用,被广泛应用于桥梁、建筑等领域。
[0003]通常情况下,限位支座的结构主要包括上支座板、下支座板、中间垫板或一些支承物、一些限位装置等部件,其往往只需要解决了一个方向的滑动问题,很难实现双向滑动的限位,且各方向上的滑动限位很难达到可控状态,无法满足双向超长结构的温度效应和抗震要求。此外,现有限位支座的限位装置结构往往较为复杂,不利于安装和维护,导致限位支座的使用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中的一种或者多种,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控双向限位支座及限位连接结构,能够满足所支撑构件的双向位移需求,并准确限制构件的双向位移量,提升了经由限位支座支撑的建筑构件的设置可靠性和安全性。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可控双向限位支座,包括竖向相对设置的上支座板和下支座板;
[0006]所述上支座板的底面上沿环向设置有环状肋条,并由其围成有第一凹槽;
[0007]所述下支座板的顶面上沿环向设置有凸起肋条,并由其围成有第二凹槽;
[0008]所述第一凹槽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二凹槽的内径,且所述环状肋条嵌设于所述第二凹槽中,并在所述第一凹槽中充填有多个滚珠;所述滚珠的上下两侧分别抵接所述上支座板的底面和所述下支座板的顶面。
[0009]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凸起肋条为多段式设置,其包括环向间隔设置的多个弧形段,相邻两弧线段之间形成有缺口,并在环状肋条的外周设置有定位标识。
[0010]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支座板的底面上沿环向设置有垫片;所述垫片设置在所述环状肋条的外侧,并与所述凸起肋条的顶面抵接。
[0011]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垫片为聚四氟乙烯材料制成。
[0012]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凹槽内填充设置有润滑材料,用于所述滚珠滚动过程中的润滑。
[0013]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环状肋条的底面与所述下支座板的顶面之间形成有一定宽度的间隙。
[0014]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环状肋条和/或所述凸起肋条与对应支座板
之间一体成型。
[0015]本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限位连接结构,其包括所述的可控双向限位支座,还包括上部建筑构件和下部建筑构件;
[0016]所述下支座板支撑连接在所述下部建筑构件的顶面,且所述上支座板与所述上部建筑构件的底面连接。
[0017]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支座板与所述上部建筑构件之间设置有上垫板;
[0018]和/或
[0019]所述下支座板与所述下部建筑构件之间设置有下垫板。
[0020]上述改进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0021]总体而言,通过本技术所构思的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包括:
[0022](1)本技术的可控双向限位支座,其包括上支座板和下支座板,通过在上支座板的底面设置环状肋条,并在下支座板的顶面设置凸起肋条,由两肋条围成相互嵌套且彼此间隔的凹槽,并在中部的凹槽内嵌设分别抵接两支座板相对端面的滚珠,以此实现上下两支座板之间的水平相对位移,满足上下建筑构件之间在横向、纵向或者其他水平方向上的相对位移需求,并实现水平相对位移的可靠限位,以此完成限位支座设置后的可控位移,提升上下建筑构件之间支撑设置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0023](2)本技术的可控双向限位支座,其通过优选设置凸起肋条的设置形式,利用其多段式设计,在环向上形成多个缺口,再通过环状肋条外周定位标识的对应设置,使得上下支座板之间的对位调整可通过定位标识与缺口的对位来快速确定,实现可控双向限位支座的准确调节。
[0024](3)本技术的限位连接结构,其通过可控双向限位支座的对应设置,可以实现上部建筑构件和下部建筑构件之间的可靠连接,实现上部建筑构件相对于下部建筑构件之间的水平位移,并对水平位移可靠限位,有效保证上部建筑构件在下部建筑构件上的可靠支撑,实现上部建筑构件的安全、可靠应用。
[0025](4)本技术的可控双向限位支座,其结构简单,装配便捷,能够实现上下建筑构件之间的可靠连接,并满足了上部建筑构件相对于下部建筑构件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移需求和限位需求,解决了上部建筑构件实际使用过程中与下部支撑构件之间需要双向滑动的问题,保证了建筑构件设计与使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和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002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7]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可控双向限位支座的整体结构侧视图;
[0028]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可控双向限位支座的下支座板结构俯视图;
[0029]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可控双向限位支座的上支座板结构仰视图;
[0030]在所有附图中,同样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技术特征,具体为:
[0031]1、上支座板;2、环状肋条;3、滚珠;4、凸起肋条;5、下支座板;6、上垫板;7、下垫板;8、上部建筑构件;9、下部建筑构件;10、垫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技术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0033]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34]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控双向限位支座,包括竖向相对设置的上支座板和下支座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座板的底面上沿环向设置有环状肋条,并由其围成有第一凹槽;所述下支座板的顶面上沿环向设置有凸起肋条,并由其围成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二凹槽的内径,且所述环状肋条嵌设于所述第二凹槽中,并在所述第一凹槽中充填有多个滚珠;所述滚珠的上下两侧分别抵接所述上支座板的底面和所述下支座板的顶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控双向限位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肋条为多段式设置,其包括环向间隔设置的多个弧形段,相邻两弧线段之间形成有缺口,并在环状肋条的外周设置有定位标识。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控双向限位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座板的底面上沿环向设置有垫片;所述垫片设置在所述环状肋条的外侧,并与所述凸起肋条的顶面抵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控双向限位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小念袁双喜彭修宁陈全柯晓军宋艳杨涛彭江陵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四院集团南宁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