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12挡AMT变速器总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72284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26 18: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12挡AMT变速器总成,包括主箱分总成、中间轴制动器分总成、副箱分总成和自动换挡控制系统;自动换挡控制系统包括主箱选换挡执机构、副箱换挡执行机构、信号传感器和THCU控制板;中间轴制动器分总成包括摩擦调速组件和电磁组件;中间轴制动器分总成收到THCU控制板的控制信号,通过电磁组件推动压板压紧摩擦调速组件的摩擦片,实现主箱调速,主箱选换挡执行机构收到THCU控制板的控制信号完成主箱换挡动作;副箱换挡执行机构收到THCU控制板的指令,实现副箱分总成高低挡切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AMT变速器总成集成主箱分总成、中间轴制动器分总成、副箱分总成和自动换挡控制系统,集成度高,结构简单,能实现复杂路况自动选换挡。况自动选换挡。况自动选换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12挡AMT变速器总成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变速器
,尤其是指一种12挡AMT变速器总成。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国内市场主流商用车变速器大多数采用手动机械换挡,换挡冲击较大,整车经济型差。另外长途和复杂路况下对驾驶员的驾驶安全性要求性高。
[0003]采用AMT变速器可以缓解上述问题,且大大提高了整车经济性,和驾驶道路安全性,目前国内主流的重型商用车主要采用的是气动换挡执行机构或者液压执行机构,需要配置单独的气源或者液压系统,控制要求性较高,换挡系统结构比较复杂、零部件多,增加了变速箱的故障率。
[0004]并且,目前市场的AMT主要采用摩擦调速的同步器的换挡结构,换挡冲击大,换挡时间比较长,增加了AMT控制换挡的失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此,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用AMT变速器执行换挡机构复杂,换挡冲击大、换挡时间长的问题,提供一种12挡AMT 变速器总成,自动选换挡控制系统采用电控模块,集成度高,结构简单。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12挡AMT变速器总成,包括主箱分总成、中间轴制动器分总成、副箱分总成和自动换挡控制系统;
[0007]所述自动换挡控制系统包括主箱选换挡执机构、副箱换挡执行机构、信号传感器和THCU控制板,所述自动换挡控制系统和所述中间轴制动器分总成均与THCU控制板进行信号交互;
[0008]所述中间轴制动器分总成包括摩擦调速组件和驱控摩擦调速组件的电磁组件;当主箱需要换挡时,中间轴制动器分总成收到THCU控制板的控制信号,通过电磁组件推动压板压紧摩擦调速组件的摩擦片,实现主箱调速,然后,主箱选换挡执行机构收到THCU控制板的控制信号完成主箱换挡动作;当副箱需要换挡时,副箱换挡执行机构收到THCU控制板的指令,推动拨叉实现高低挡切换。
[0009]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箱分总成包括主箱壳体,所述主箱壳体的一端设置有离合器接板,所述主箱壳体内设置有主箱输入轴、主箱中间轴和主箱输出轴,所述主箱输出轴上套设有多挡结合齿和设置在任意两挡结合齿之间实现两挡结合齿挡位切换的滑动齿套。
[0010]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箱选换挡执机构包括联动拨叉轴和多个主箱拨叉,所述联动拨叉轴带动主箱拨叉推动所述滑动齿套实现挡位切换。
[0011]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结合齿的齿牙为倾斜面或对齿牙进行圆角处理。
[0012]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箱分总成中还设置有倒挡惰轮分总成及倒
挡结合齿和倒挡齿套。
[0013]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副箱分总成包括副箱中间轴、副箱输出轴、副箱高低挡同步器;所述副箱高低挡同步器上设置有副箱高低挡结合齿和设置在副箱高低挡结合齿之间实现结合齿高低挡位切换的高低挡齿套。
[0014]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副箱换挡执行机构包括副箱高低挡拨叉轴和副箱拨叉,所述副箱高低挡拨叉轴带动副箱拨叉推动所述高低挡齿套实现挡位切换。
[0015]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信号传感器包括主箱输入轴车速传感器和副箱输出轴车速传感器,所述主箱输入轴车速传感器和副箱输出轴车速传感器均与THCU控制板进行信息交互。
[0016]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上盖分总成,所述上盖分总成集成挡位的自锁和互锁的结构。
[0017]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润滑系统,所述润滑系统包含油泵、过滤器和连接各结合齿的油管;所述润滑系统能为主箱分总成、副箱分总成内的轴齿件及制动器分总成中提供润滑和过滤杂质处理。
[0018]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19]本技术所述的12挡AMT变速器总成,集成设置了主箱分总成、中间轴制动器分总成、副箱分总成和自动换挡控制系统,所述自动换挡控制系统包括主箱选换挡执机构、副箱换挡执行机构、信号传感器和THCU控制板,所述自动换挡控制系统和所述中间轴制动器分总成均与THCU控制板进行信号交互,采用上述结构后,能实现复杂路况自动选换挡,采用THCU控制板的电控模块,集成度高,结构简单,相比于现有技术的气动换挡执行机构或者液压执行机构使得变速箱总成可靠耐用;另外,本技术换挡时,主箱选换挡执机构、副箱换挡执行机构均采用无摩擦的同步器结构,大大降低了换挡的冲击性;
[0020]并且,本技术还设置有中间轴制动器分总成采用中间轴制动器调速后,可以改善发动机的转速曲线,换挡策列变得方便控制,通过信号传感器与THCU控制板之间的信息交互,控制发动机转速和主箱转速,保证滑动齿套与结合齿的转速同步完成换挡动作。
附图说明
[0021]为了使本技术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0022]图1是本技术12挡AMT变速器总成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0023]图2是本技术12挡AMT变速器总成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4]图3是本技术12挡AMT变速器总成的自动换挡系统结构示意图;
[0025]图4是本技术12挡AMT变速器总成的结合齿结构示意图;
[0026]图5是本技术12挡AMT变速器总成的润滑系统结构示意图。
[0027]说明书附图标记说明:10、主箱分总成;11、主箱输入轴;12、离合器接板;13、主箱输入轴轴承;14、主箱中间轴;15、主箱输出轴;16、结合齿、17、滑动齿套;18、倒挡惰轮分总成;19、主箱输入轴车速传感器;20、中间轴制动器分总成;30、副箱分总成;31、副箱中间轴;32、副箱输出轴; 33、副箱高低挡同步器;34、副箱输出轴车速传感器;40、自动换挡控制系统;41、主箱选换挡执机构;42、副箱换挡执行机构;43、联动拨叉轴;44、主箱拨叉;45、副箱
高低挡拨叉轴;46、副箱拨叉;51、油泵;52、过滤器; 53、油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技术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
[0029]参照图1所示,本技术的一种12挡AMT变速器总成,包括变速器壳体、所述变速器壳体内集成设置有主箱分总成10、中间轴制动器分总成 20、副箱分总成30和自动换挡控制系统40,本实施例中的变速器总成采用分体式设计,所述主箱分总成10、中间轴制动器分总成20、副箱分总成30 和自动换挡控制系统40在变速器壳体内分体设置,有利于提高装配性和维修性。
[0030]具体地,本实施例的变速器壳体采用铝合金进而实现变速器的轻量化设计,同时提高变速器总成散热能力;主箱分总成10和副箱分总成30的齿轴件全部设计为磨齿工艺,提高变速器总成的承载能力和NVH性能,变速箱的最大输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12挡AMT变速器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主箱分总成、中间轴制动器分总成、副箱分总成和自动换挡控制系统;所述自动换挡控制系统包括主箱选换挡执机构、副箱换挡执行机构、信号传感器和THCU控制板,所述自动换挡控制系统和所述中间轴制动器分总成均与THCU控制板进行信号交互;所述中间轴制动器分总成包括摩擦调速组件和驱控摩擦调速组件的电磁组件;当主箱需要换挡时,中间轴制动器分总成收到THCU控制板的控制信号,通过电磁组件推动压板压紧摩擦调速组件的摩擦片,实现主箱分总成调速,主箱选换挡执行机构收到THCU控制板的控制信号完成主箱分总成换挡动作;当副箱需要换挡时,副箱换挡执行机构收到THCU控制板的指令,实现副箱分总成高低挡切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12挡AMT变速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箱分总成包括主箱壳体,所述主箱壳体的一端设置有离合器接板,所述主箱壳体内设置有主箱输入轴、主箱中间轴和主箱输出轴,所述主箱输出轴上套设有多挡结合齿和设置在任意两挡结合齿之间实现两挡结合齿挡位切换的滑动齿套。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12挡AMT变速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箱选换挡执机构包括联动拨叉轴和多个主箱拨叉,所述联动拨叉轴带动主箱拨叉推动所述滑动齿套实现挡位切换。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12挡AMT变速器总成,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磊张二款张香丽杨海华王康林黄伟戴恩虎吴茂瑞刘诗道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绿控传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